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据《佤族简史》记述,“汉代两晋的濮,唐代的望、望外喻、望苴子,属同一族体,也就是后来的佤族”。“所谓嘎喇、哈瓦、卡瓦,这些族称指的都是佤族”。“史书对佤族的称呼还有古剌、哈剌、僰濮、扑子蛮、黑僰濮、木棉濮、黑齿蛮、夷人等”。佤族,是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56个少数民族之一,佤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群体。  相似文献   

2.
《山茶》2011,(4):38-38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据佤族传说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以一只木槽拯救了佤族人。因此,族人们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其最高的崇拜。为了获得民族的繁衍、壮大.佤族人将木槽制成女阴形.并将象征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置诸其上。  相似文献   

3.
《山茶》2011,(4):36-37
关于佤族的起源.有“司岗里”的传说。一种解释为:”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是从石洞里出来的.而最先出来的就是佤族。距离云南南部西盟县城以西约三十多公里的阿佤山中部有一石洞,至今仍被西盟等地的佤族同胞视为圣地。当然.”司岗”亦有其他解释.例如”葫芦”。不过.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有不同的解释.却都把阿佤山视为族人的发祥地,可以说.”司岗里”是佤族人对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初,我到了澜沧拉祜族傣族自治县,同我的佤语老师三木刀会合,向蕴藏着丰富的佤族文学遗产的澜沧江两岸的深山密林进发,去搜集佤族神话史诗《西岗里》。佤族是云南省西南部的古老民族之一,属于宗色人种,现有人口二十六万六千多。分布在沦源、西盟、澜沧、孟连、耿马、双江、镇康等县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岗里》就在这些地区广泛流传。佤族历来对《西岗里》有两种解释:西盟一带说“西岗”是石洞,“里”是出来,即人类从石洞里出来;沧源、澜沧一带说“西岗”是葫芦,即人从葫芦里出来。尽管两个地区的佤族人民对“西岗”的解释不同,但是  相似文献   

5.
新米节,布朗语叫“宋初”,乌语谓之“节克拉哦”。每年阴历七月,当稻谷即将成熟的时候,由阿占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通知各家各户下地掐新谷。一般是选属蛇的日子,因为蛇吃东西不多,意味着收获的谷子经吃。下地  相似文献   

6.
木鼓是佤族宗教信仰的一部份,拉木鼓是祭祀祖先的节日,也是佤族重大的祭祀活动之一。相传,木鼓象征着母亲,木鼓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召唤,于是木鼓便被奉为“一寨之母”和“生命之源”,世俗生活与宗教活动都离不开木鼓。佤族人视木鼓为通天神器,无论哪一个部落建寨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拉木鼓祭祖。  相似文献   

7.
云南的佤族长期生活在高山密林之中。身背长刀、肩挎火枪的佤族汉子,其主要生产活动是打猎。严酷的生存环境,陶冶出佤族人异常强悍、奔放的民族性格;由于打猎富于冒险性,往往需要结伴活动,所以,佤族人又极富团结友爱精神。从古到今整个佤族人民都遵守着“上山打猎,见者有份”这一古规。不但参与打猎的人无论你是否打到猎物,只要打到了猎物都是人均一份,即使是路人碰上了,也要分给一份。他们对各种动物的习性了如指掌,每次狩猎,都能满载而归,有时还能猎到老虎。佤族人认为虎是兽中之王,是神派来的使者,故每当猎到老虎,佤族人…  相似文献   

8.
韩全红 《旅游》2004,(2):42-51
阿佤山,位于云南省思茅地区西盟佤族自治县,拉祜族人称西盟为“西密”,傣家人称西盟为“勐坎”,意思都是“产金子的地方”。西盟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思茅地区西部,怒江山脉南端,是中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国家特困县。怀着对佤族“司岗里”传说的向往,唱着儿时就经常唱的“阿佤人民唱新歌”,我从北京到云南昆明,没来得及欣赏昆明的美景、品尝昆明的美味佳肴,就迫不及待地去火车站前的长途客运站,登上了开往思茅地区行薯所在地——思茅市的长途卧铺大巴车,开始了我的阿佤山之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凤庆荼道文化中的佤族音乐为线索,对1990年,凤庆茶道文化中所使用的佤族音乐与现在茶道文化中的佤族音乐进行比较、分析,对凤庆茶道文化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变异的过程作一简单梳理.对凤庆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省西南边陲的沧源县阿佤山深处,至今还有着一个神秘的佤族原始部落。这里是过去的“葫芦王地”,盛行着“拉木鼓”等神秘、古老的习俗文化,这就是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村  相似文献   

11.
聚居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佤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俗,翁丁佤族古村落在保留了佤族传统丧葬习俗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丧葬文化,文章通过对佤族丧葬仪式的介绍,从而透视出佤族人敬畏自然、笃信灵魂不死和祖先崇拜的生死观,最后得出佤族丧葬仪式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一年,一群英国官兵,偷渡萨尔温江,入侵我国班洪、班老一带地区,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并扬言“要把佤族人杀得鸡犬不留”,妄想独吞阿佤山河。一日午夜,佤族壮士躲在丛林里,商议如何击退敌人。班洪寨子的一个勇士说:“我们用晒干了的牛皮挂在树上,向树上空放火药枪,然后退在一旁观看……”大家听了都点点头,齐声说:“好,好,好!”第二天,东方还未发白,英国兵持枪荷弹摸到了这片丛林,看见树上挂着一块又一  相似文献   

13.
松林 《丝绸之路》2010,(23):45-48
阿佤山是云南佤族聚居较集中的群山,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思茅和临沧地区,属于横断山区高山峡谷地带,有“三山四河”之称。司岗里位于阿佤山中部,在西盟县城以西约30公里的山上,被视为“圣地”。  相似文献   

14.
孔明进佤山     
相传在三国时,孔明七擒七纵孟获后,和南方各民族订了盟约,深受云南少数民族的敬重。一天,孔明带领一帮人马到思茅一带巡视和游览,一路上受到了各民族兄弟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孔明心中十分高兴。可是,当他率领的人马到了西盟佤山马散寨西边的一座高山下,突然听到山上传来咚咚咚的木鼓声,满山遍野站满了佤族汉子。他们有的手中握着寒光闪闪的长刀;有的拉开了弓,搭上了毒箭;有的举着标枪和各式各样的兵器在“欢迎”孔明。孔明一看情况不妙,便差人上山请佤族头人前来山下商谈。佤族头人一到便怒气冲  相似文献   

15.
不灭的火种     
佤族人民对于火,有着特殊的情感。过去,为了保存火种,火塘里的火长年不熄,而且每逢一年一度的“便克”节(火把节)前后,要举行一次隆重的取火仪式。过节那天,家家户户,灭掉旧火,换上新火,名曰取新火。我拜访了一位精通佤族历史和习俗的佤族老人,向他询问有关取新火的由来及其意义。那位老人先给我念了这样的祈祷词: 前人说/闪着星子的火,/散落在地上的火,/烧到根头的火,/是旧的火,/破烂的火。/旧的火,/破烂的火,/是灾难和不幸的根源。/因为这样,/我们才奉行  相似文献   

16.
许文舟 《丝绸之路》2010,(11):52-52
人类吸烟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最原始的吸食方法是“嚼烟”。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看到佤族妇女们津津有味地嚼着旱烟叶的时候,我便知道旱烟在这个民族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佤族笃信万物有灵,认为鬼神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木鼓乃佤族人崇拜的神圣之物,是佤族的象征,他们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佤族还崇敬牛,牛头象征财富、吉祥。"剽牛祭木鼓"是佤族最大的宗教活动,每逢重大节日时举行。这是对主宰一切的天神的最大尊敬,可以得到他的保佑。  相似文献   

18.
袁建龙 《神州》2013,(10):200-201
佤族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由于社会跨度大、文化底蕴不够深、生产生活方式落后,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生活状态,佤族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学生的学习基础一般都比较薄弱。本文我从重视开展实验教学、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联系佤族学生生产生活实际、注重练习策略、通过化学背景、史料介绍,激发培养佤族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际,阐述如何培养佤族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一、缅甸佤邦 缅甸联邦有众多民族,其中佤族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是缅甸古老的民族之一。缅甸佤族约有70万人,有近60万的佤族人集聚在缅甸第二特区——佤邦。  相似文献   

20.
孤儿西诺     
很古以前,有一个佤族、傣族杂居的地方,人们都喜欢拿出一些钱财和粮食为乡亲们办一些善事。可是有个佤族小伙子除了一身力气以外,什么也没有。他左思右想,自言自语地说: “人家富有可以赕金银财宝,赕牛羊鸡猪。我是个穷光蛋,唯有一身力气,只有用力气来作赕了。”第二天、他见寨中有幢竹楼破了,便砍来龙竹,割来茅草,编成草片,一个人把这间竹楼修好了。主人回来,看见正从房顶下来的小伙子,感激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