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集经济、交通、旅游、农业、工业于一体的中心城市.佳木斯一词源自满语,原称呼为"甲姆克斯噶珊",在满语中表示为"驿站"之意.因此,可以说佳木斯市在我国古代便是重要的驿站与枢纽性城市,一直起着联通周边地区,辐射四围城镇的作用.新中国成立至今,佳木斯市更是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布局战略调整是八十年代中国区域政策转变的核心内容。八十年代后,坚持效益与均衡的统一,以提高效益为首要目标,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向东部转移,具体体现在投资政策上的变化。其结果带来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明显变化,也带来负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外国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苏全仁 《攀登》2001,20(5):42-45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可逆转,外国直接投资(FDI)对发展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显,FDI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是改善外资利用效果、增强国内企业竞争力、实现不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阐述了FDI技术外溢效应,并深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也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由于黄河、海河、辽河和滦河等多条大河流人渤海,带来许多营养物质,因而水质肥沃,加以海湾深度较浅,地势平坦,适宜养殖的范围广,是发展海洋农牧化的良好基地。渤海其它海洋资源也相当丰富,素以三大池(鱼池、盐池、油池)著称于世。但过去在开发渤海过程中,没有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盲目开发,导致近年来一些珍贵的鱼类绝迹,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化发生变化,渔业资源衰退。  相似文献   

5.
丁悦 《攀登》2008,27(5):89-91
“青海现象”特指青海省近些年通过举办中国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和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三大国际体育赛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象。“青海现象”特征鲜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7.
罗雨  李同昇  王昭  杨华  武鹏 《人文地理》2020,35(3):104-114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路网通达性是衡量交通发展水平的有效评价指标。以位于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山阳县为例,采用网络分析、空间自相关与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从分项评价、综合评价两方面研究农村路网通达性,并进行通达性分区;提取各区中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分项因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山阳县路网通达性呈北高南低、由高通达性极核向外围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分异特征。(2)通达性水平高的区域地形平坦,区内外交通条件优良,是山阳县的经济、政治及文化中心,对周边村镇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通达性水平低的区域区位偏远,地形复杂,经济发展滞后。(3)路网通达性水平与社会经济的相关系数在不同分区有空间异质性。最后,提出分区优化建议,以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刘艳艳 《旅游纵览》2014,(11):184-185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陇东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分割、干扰、破坏和污染等各种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和扩大。本文着重分析了陇东道路建设施工期以及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以上分析,分别针对施工期与运营期对陇东生态环境不利的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措施,为今后交通建设中对陇东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徐州市城乡交通网络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长度-半径维数、分枝维数、距离可达性、时间可达性和可达性系数5个指标对该区交通网络的空间形态、空间分布、距离关系、时间关系等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城乡交通网络长度-半径维数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徐州市区及周边地区交通网络密度最大,其次是东部,西北部县域交通网络密度最小,分枝维数和长度-半径维数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区内各节点的时间和距离可达性均随距离徐州市区的增大而增大,通达性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节点有徐州市辖区各节点,接近全区平均水平的节点有邳州市、沛县和睢宁县,而丰县和新沂市的通达性水平则低于全区平均通达性水平。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几十年间,天津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腹地和军阀官僚私人投资对天津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腹地经济的发展以及天津与腹地间不断深入的经济互动有了发展的市场基础,军阀官僚私人投资则极大地促成了天津的资本形成。它们实际上分别是市场和政府对天津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表现。如何看待政府和市场对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是地理科学与经济科学在解决"经济区域(系统)"的发展问题过程中交叉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区域经济学则是二战后形成的新兴学科,但两门学科有着共同的思想发展特点,与区位论的发展紧密相联,与区域问题相伴而生,并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而越发具有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在思维方法、研究侧面、学科层次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但两门学科在研究内容和理论框架上越来越靠拢,在学科性质上也日益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2.
区域发展理论与当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媛 《人文地理》1998,13(3):30-34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发展理论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关于区域发展的理论,及其对当代经济地理学的影响。指出,区域发展理论在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着学科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嫮  韩旭 《人文地理》2017,32(1):99-108
从沿线城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中心城市“小时经济圈”两个维度分析高铁开通对中国城市可达性的影响,利用引力模型、区位优势潜力模型、Moran指数等研究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显著改善了沿线城市日常可达性;高铁开通后33个沿线城市对中国261个地级市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均值降低;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城市交通发展不平衡性有小幅度改善;北京、武汉“小时经济圈”呈“面状蔓延”模式,上海、广州、西安的“小时经济圈”呈“轴线扩展”模式。高铁开通显著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沿线城市可达性水平提高,城市间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二线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增长率最高;长三角城市群区位优势最突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潜力巨大;高铁带来的扩散效应增强。最后,本文就依托高铁建设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区域市场营销与区域经济学拓展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伟光 《人文地理》2001,16(4):62-66
区域市场的存在是营销行为区域化的必然结果。环境本底差异加上劳动地域分工出现了区域产品,各种类型区域产品空间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单元,由此带来商品的市场流通,这就要求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区域市场营销理论是对区域市场、市场缺口理论、区际贸易理论以及市场区位论的拓展。企业在不同区域的营销行为,受区际因素和区际关系的影响使营销策略、营销效果发生变化。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揭示这些现象存在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外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学者关于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铁发展的动因、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等方面,呈现出以经济学为主体,融合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特点。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明显不足,在高铁外部性、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地域结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如渊  金波 《人文地理》2002,17(6):89-92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CN下注册的域名、WWW站点及互联网用户三要素变化的分析 ,表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的地域差异巨大。首先 ,东部沿海地带省份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带 ,呈东、中、西三带递减规律。其次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 ,特别是大、中城市 ,广大的农村地域基本属于待发展区。再次 ,在东、中、西三带内部存在次级分异。此外 ,在城市之间也存在次级差异 ,呈超大城市向小城镇递减规律。最后 ,作者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等角度初步探讨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俞勇军  陆玉麒 《人文地理》2004,19(3):41-45,30
区域差异历来是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江西省受周边强经济中心的影响,经济区位边缘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江西省突破原来农业大省的发展思路,致力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外的技术和资金,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江西省内部地区差异较1990年明显扩大,而且表现出各地区相对波动较大的特征。本文采用偏离一份额模型,对江西1990-2001年间11年来的发展状况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探讨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特征,将江西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江西省各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是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ssessing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s of recreation trips is important to public agencies' decisions about using recreation as a rural development tool. Minimizing the total cost of recreation trip production implies that households will spatially distribute their purchases of inputs to trip production, including both trip-specific inputs and durable recreation equipment. A recreation site contributes to a region's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household purchases of trip inputs. The site's cost effects, price information effects, and recreation and retail agglomeration effects cause changes in household recreation purchases and ultimately generate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s.  相似文献   

19.
外商投资对东莞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改革开放后,东莞由广东省一个较落后的农业县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加工业基地之一,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积极引进外资。本文从东莞外商的投资结构特点入手,通过区内区外对比,分析外商投资效益。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外商投资在增强市域经济实力、促进地方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参与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促进地方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对东莞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并针对目前尚存的诸如外资企业中莞方参与较少、外企原材料国产化水平较低、"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今后利用外资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0.
100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受区域环境与经济成本的双重约束。基于100年来东北地区交通网络化过程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与现代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作者探讨不同时间序列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重点分析了37个城市区域的人口、经济等的空间集聚与边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扩展等,揭示东北地区不同时期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化机制,并预测其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