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前期闽粤移民四川数量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前期闽粤移民四川这一历史现象,已为历史学界所关注。近年来,笔者发表了《清代四川的广东移民会馆》和《清代四川的广东移民经济活动》①等拙文,探讨了广东移民在四川的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认为清代广东移民以群体为结构的社会组织──移民会馆数量在200所以上,分布在四川的85个府州厅县中,占清代四川府州厅县的50%以上。广东移民的农业生产活动,使四川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四川商业性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广东移民丰富多彩的工商业经济活动,更是推动了四川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清前期四川的闽粤移民会馆的建…  相似文献   

2.
清初移民四川与啯噜的产生和蔓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清政府鼓励在川境垦荒以及大规模地向四川移民。然而,在四川这个新的移垦区域中,社会整合与人口快速增长不相适应,社会控制机制未能很好地建立起来,对大量的移民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制约。移民中的棍徒、游手无赖之徒与本地流氓恶少相互勾串融合,产生了一种异姓结拜的松散组织——啯噜。啯噜的产生和蔓延,与清初不加限制地向四川移民,与四川这个未趋整合的移垦社会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郭栩  马瑞 《沧桑》2012,(3):111-114
民国时期,由于自然灾害而迁徙至王山坪的林州移民通过辛勤劳动解决了自己的生计问题,并同当地人形成了较为融洽的土客关系。土客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和接触中逐渐实现了融合,形成了当地现在土客兼容的复合型文化。移民在内心深处对迁移活动保留着清晰的群体记忆,其坚韧不拔的移民精神也在代际间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
刘斌  杨钊 《人文地理》2015,30(3):50-56
占据移民主体的劳工移民因涉及地方变迁与心理感知而成为地方感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劳工移民而言,其所谋生的企业与城市间在感知判断中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如何关联对探究其感知与行为特征等有着重要意义。以劳工移民汇聚地"北京"和集聚地"饭店"为案例,探究此背景下的地方感关系与路径。数据与结构模型分析表明:①在饭店与北京市两尺度中地方依赖均显著影响着地方依恋与认同,凸显了依赖这一功能性感知在地方感构建中的重要作用;②证实了饭店劳工移民的地方感在两尺度间存在关联,而且是以饭店地方依恋及北京地方依赖为关联维度;③得出了一种地方感由微观环境向宏观环境拓展的路径,由饭店地方依赖开始,至北京地方依恋与认同。  相似文献   

5.
梁勇 《清史研究》2020,117(1):45-56
在清代以重庆为代表的四川乡村社会重建过程中,移民通过集资、捐献、缴纳厘金及罚没等方式形成了大量以会产、庙产、学产为名的各类乡村公产。清代重庆乡村公产形成方式、存在形式及管理模式具有强烈的移民色彩和突出的地域性特征。由于清代州县财政经费短缺现象始终存在且呈加剧态势,在"以公济公"的名义下,乡村公产被地方执政者改变用途,提拨他用。晚清新政,国家以筹办新学、警政及办理实业等名义不断提拨各类乡村公产。进入民国后,由于军阀混战和地方的公共建设,政府成立公产提拨机构,加速了乡村公产的国家化进程。乡村公产的国家化进程体现了州县财政从传统向近代转型过程中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部真实反映清初移民社会生活史的族谱陈世松族谱是研究封建社会移民史的重要资料。迄今,在研究对四川乃至对全国都曾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的移民浪潮──“湖广填四川”时,各种学术论著无不援引族谱作为分析论证的依据。目前在一些大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研究单位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7.
白凯  王晓娜 《人文地理》2018,33(5):133-142
通过探索性分析,初步建构并检验了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的组成结构;以丽江古城为实证研究案例地,关联分析了社会氛围对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经验主义视角下旅游劳工移民的地方融入是人、活动、地方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涵盖感知性融入(地方评价)、功能性融入(活动参与)及情感性融入(地方依恋)三个方面,且三者所建构的地方融入结构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外部有效性;社会氛围与旅游劳工移民的地方融入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恭忠 《清史研究》2006,(1):115-124
移民、客家及其对地域社会变迁的影响,是中国近世历史上非常突出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深入和扩展,近代中国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及其变迁之类的问题①,尤其是华南地方社会的历史建构过程和运行机制②,已经引起了学界的相当重视。不过,在清代华南社会中十分常见的土客冲突现象及其对地域社会运行的影响,依然没有引起史学研究者的充分关注。③另一方面,近十几年来客家研究方面论文、著作不断涌现④,似乎已经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客家学,不过它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扎实的历史性探讨比较欠缺,由此制约了相关论说的学术深度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对汶川地震移民来说,社区人文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本文基于调研数据,构建模型来探究社区人文社会环境对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社区人文社会环境下的16个单一指标,仅"社区治安"和"干群关系评价"对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有显著影响;但16个单一指标集成的4个综合指标-"配套设施"、"邻里关系"、"干群关系"和"观念习俗",却均对地震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影响显著,并且除"观念习俗"与移民的社会适应程度呈弱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其他3个综合指标与移民的社会适应程度都呈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一、四川客家人的前世今生明清之际,巴蜀大地承受了持续多年的战乱,从一个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渐成一片重罹杀戮、寥寥孑遗的破败焦土、蓬蒿世界。至清朝初期,四川广袤大地,一时可谓"有可耕之田,无可耕之民"。清政府在招揽躲灾外逃原住民的同时,也开始向四川大量移民。清康、雍、乾时期,四川接纳了全国各地约18个省的移民入川插占垦荒,重建四  相似文献   

11.
明清以降,伴随着"湖广填四川"以及战争、商贸引起的文化迁移与交融,四川地区的演剧走向繁盛,形成了"无节不演戏"的局面。四川方志中记载了大量的节庆演剧史料。节庆演剧产生了五大中心,呈现出仪式向狂欢的蜕变过程,体现了移民文化的特点,并为川剧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清代的佛山镇,义仓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地方善举,成为地域社会的"善举联合体"。佛山义仓的运作机制,不是对宗族公产房支轮值原则的简单移植,而是将"九社""八图""二十七铺"的里社组织融入到义仓的管理中,且在义仓管理中,力求革除豪族对义仓公产的强占,从而使义仓成为佛山地方善举的母体。在社会联结的意义上,围绕北帝信仰的祖庙,在空间和象征上成为佛山镇公共管理的黏合剂。  相似文献   

13.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a zone of intense imperial contact—and competition—between British India and Qing China. Even before the 1904 Younghusband Expedition to Lhasa, Indian rupees had become the primary currency of commercial exchange across the plateau, and British explorers had gathered detailed knowledge of both the presumed natural resource bounty of eastern Tibet and the lucrative border tea trade traversing it. This article explores models manifested by these interactions between British and Qing officials, merchants and explorers in the Kham region of ethnographic Tibet and the role empires played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century global spread of Euro-American norms. Although Sichuan officials directly engaged with administering Kham shared a common perception of Khampa society with their British counterparts, they also recognised the encroachment of Indian rupees and British explorers as challenges to Qing authority, if not a prologue to territorial expansion paralleling the contemporaneous scramble for concessions in coastal China. Beginni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Zongli Yamen in 1861, close Sino-British interaction along two tracks, British ‘lessons’ in statecraft and diplomacy in the imperial capital Beijing and commercial and political actions in the imperial borderland of Kham, provided models for Qing assertion of exclusive authority on the plateau. Two globalising norms inflected in these British models—territoriality and sovereignty—fostered transformative policies in the borderland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mplemented by Sichuan officials, these policies sought to undermine Lhasa's local challenge to Chinese authority via monasteries, thereby legitimising appeal to international law to repel regional challenges from both British India and Russia. This article analyses in depth two examples of these policies in action: a silver coin modelled on the Empress Victoria Indian rupee and a monopoly tea company partly modelled on British Indian tea firms and the Indian Tea Association. Both contributed to weakening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power projected into Kham by British India and Lhasa. The adaptation of these models in Qing policies fostered by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century Sino-British encounter in Kham reveals the conduits through which Euro-American norms of authority were shared, and demonstrates their power to transform relations in the interstices of global power, where empires met empires and states met states.  相似文献   

14.
1860年之后,东北柳条边外地区内忧外患并发。为了摆脱危机,清政府于光绪初年设东边道及通化等县,管辖鸭绿江中游到长白山腹地的广大地区。随着人口日增和边疆危机的加深,加强边政建设,尤其是地方行政设治,成为当务之急。1908年清政府批准设立长白府。长白府设置后,首先完善内治,强化控驭;其次加强对朝侨管理,抵制日本的侵略图谋;最后,招民实边,建设边陲。经过边臣疆吏不懈努力,荒芜略辟,边陲粗安,使清朝在其垂暮之年,力行边政,阻遏了侵华势力对我长白山地区的领土觊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维护了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5.
在“沙拉碗”式融合理念下,新加坡华族内部存在的诸多融合裂痕,也使华族新成员面临融合困境。论文借鉴分层融合理论中的弥合思路,分析了新加坡社会中的制度性、组织性及互惠网络弥合机制及成效,总结了新加坡华族新移民的融合模式,探讨了其中政府政策与社会接纳间的关系以及亚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从明清时期问世的五部《朝邑县志》可知,其女性人物传记的编纂在体例、手法、叙议结合的传述模式,及纂者编纂态度、动机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沿袭与变化。明代方志传女性所秉持的存故实、警顽懦及批判社会意图,到清代则演变为以宣扬女性守节、禁锢女性思想为主。这种变化,与入清以来官方意识形态的调整与变化,及朝廷和地方政府借史志编纂引导舆论、教化习俗以禁锢人性的策略有根本联系。  相似文献   

17.
云南汉族分布区发展最快的时期是明代。明代80余万汉族军事移民大规模进入云南,深入传统的当地民族世居区或边疆地区,建立卫所,定居屯田,促使云南涌现出大量的汉族移民新区,形成相对稳定和独立的汉族社会和汉夷杂居的发展趋势,基本奠定了明清以后直到今天云南各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交融的基础,成为明清以来云南边疆开发和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论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选择南非的中国新移民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非中国新移民群体的概况,阐释了中国新移民在南非遭遇的文化冲突以及他们的适应策略。研究发现,中国新移民在基本价值、家庭观念、消费观念等方面与南非人有明显的冲突,新移民群体对"南非文化"持一种"保持距离"的态度。具体体现在居住区域、社会交往和通婚等方面。同时,同质性强的中国新移民身处介于同质与异质之间的社会空间,对南非文化仍有明显的隔阂。  相似文献   

19.
略论晚清汉学的兴衰与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清时期,兴盛于乾嘉年间的清代儒学主流学派-汉学-尽管走上衰落的道路,但这种衰落并非直线性地下降,而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曲折变化的过程。自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汉学依然是中国学坛人多势众、著述丰富、分布广泛的强势学派,居于学界“老大”的地位。晚清汉学家们秉承乾嘉宿儒治学传统,在经学、小学、音韵学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取得显著成就,甚至在某些方面直驾乾嘉而上。晚清汉学因处于与乾嘉汉学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形成“实”、“通”、“变”的历史特征,并随着中国传统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实现着自身的新旧更替。晚清汉学既沿袭了传统儒学的许多消极因素,也包含着其中的积极成分,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产生了复杂而多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