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奴化教育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以大量的历史事实,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两次侵占青岛时期在青岛实施的殖民教育和奴化归附教育,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当年以教育为侵略武器,在青岛培养殖民统治,并且妄图从思想上征服中国人民,最终吞并中国的侵略野心。  相似文献   

2.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宪兵随军队进入东北。日俄战争后,日本攫取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并在东北成立了关东宪兵队。关东宪兵队成立后,参与了侵略中国、镇压中国人民反抗和在中国刺探情报等一系列活动,犯下了滔天罪行。吉林省档案馆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关东宪兵队当年没来得及  相似文献   

3.
在艰苦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贵州各族民众曾与全国人民一起,同仇敌忾。贵州子弟兵源源不断奔赴抗日战场,重创了日本侵略者,也付出了巨大牺牲,谱写出黔军出省抗战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4.
田晶 《纵横》2011,(9):12-14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西侧陈列着一块倒下的石碑,这是当年日本关东军为了炫耀所谓的“柳条湖事件”的“功绩”而建立的。如今,它作为侵略者的罪证之一,永久地倒在了中国人民的脚下。  相似文献   

5.
1945年底至1946年初,中苏边境城市黑河从苏军手中先后接收了3800多日俘,其中多为病俘。中国黑河地方政府筹建两个疾病诊疗所,先后收治日本病俘1800余人。中国人民以无比博大的胸怀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给病俘以及时救助,这与当年侵华日军残暴虐待中国战俘及平民百姓的恶行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主要通过病俘收治、组建医疗队伍、加强病俘管理、提高病俘待遇、控制疾病传播、妥善处理病俘尸体、优先组织病俘南下等方面来叙述这段中国人民救助日本病俘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武装侵略,贵州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致,并肩作战,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时光流逝,岁月不居,转瞬四十年了。抚摸着战争的创伤,回顾过去,激励将来,作为当时历史的见证人之一,不揣谫陋,就现有资料,将贵州人民在八年抗战中所作的贡献以及所遭受的损失作一简要记述。错漏难免,亟盼了解当年情况的和拥有资料的读者指正和补充。贵州人民对抗战的贡献贡献有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之分。抗日  相似文献   

7.
1945年底至1946年初,中苏边境城市黑河从苏军手中先后接收了3800多日俘,其中多为病俘。中国黑河地方政府筹建两个疾病诊疗所,先后收治日本病俘1800余人。中国人民以无比博大的胸怀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给病俘以及时救助,这与当年侵华日军残暴虐待中国战俘及平民百姓的恶行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主要通过病俘收治、组建医疗队伍、加强病俘管理、提高病俘待遇、控制疾病传播、妥善处理病俘尸体、优先组织病俘南下等方面来叙述这段中国人民救助日本病俘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一场新侵华战争。日本妄图以武力制造地方“事变”的模式,肢解、蚕食中国,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从此,中日两国进入了长达十五个年头的战争时期。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九一八事变,引起了中国、日本乃至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巨大变化。中国历史出现了新的转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国内阶级矛盾逐渐居于次要地位,终于形成了第二次国  相似文献   

9.
60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抗日战争的烽烟弥漫。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侵略在中华大地上肆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极尽残暴之能事。在面临亡国危险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奋勇反抗,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侵华步伐,主张侵略中国东北地区(为征服全中国之前一步)的思潮充斥日本朝野上下。日本入侵中国东三省之际.日本的这种侵略思潮更加弥漫于其国民脑海。报社记、评论家室伏高信一反其国民的战争狂醉,在他于1931年11月完成的(满蒙论)这部作中,对日本国内的侵略思潮进行了系统驳斥。他向日本国民提出了日本侵略中国必将引发世界大战的灾难进而危及日本的生存的警告,抨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野心和本质,呼吁日本国民从战争思潮中迅速觉醒,指出日本的出路是从中国撤军,走与中国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这种认识,在当年日本狂呼“到满洲去”的战争狂醉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在历史车轮进入21世纪的今天,对于日本国民的对战争的反省,对于中日两国人民总结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教训,着眼于未来,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盛鸿 《史学月刊》2005,(12):118-122
日本当局发动的侵略中国的不义战争,日本侵略军对南京等地军民的血腥大屠杀,以及对中国沦陷区长期的残酷的殖民统治,不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仇恨与持久反抗,而且也引起了一些良心未泯的日本军民的痛苦思索与逐步觉醒。就是在日伪统治的核心地区,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所在地的南京,也有越来越多的日本军民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对日本侵略战争与支持中国人民抗战的活动,发生了各种形式的抵制、反抗乃至叛逃、决裂的事件。尽管日本当局对日本军民的这些反战活动进行严酷的镇压与严密的封锁,但部分日本军民的反战活动始终没有停止,在南京乃至在整个中国与日本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宗惠 《文史博览》2005,(11):26-27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抗日怒潮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地燃烧。当时桂林成为西南名城,很多知名人士和爱国文人云集桂林。日本反战进步作家鹿地亘先生也来到了桂林。在他的积极领导下,1939年12月23日,一批向中国投诚的日本士兵及被教育好的日俘在桂林乐群社成立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并决定在重庆成立“在华日本反战同盟总会”,拟订反战同盟会《宣言》、  相似文献   

13.
60年前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和日本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下面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是当年日本少女今井百合子回国后的回忆和自述,它反映了广大日本人民反战自省和爱好和平的正义心声。  相似文献   

14.
1922年日本在芜湖开设领事馆,管理安徽全境的日本居留民事务,并维护日本在华的种种条约特权。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中日两国外交关系断绝,芜湖领事馆作为一个非法机构,协助日军在占领区进行统治,严重侵害了中国主权和中国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李科友 《南方文物》2005,(4):111-113
今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和东南亚各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战争胜利60周年。可是日本有些右翼政要却无视原日本战犯侵略中国,朝鲜,韩国及东南亚各国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包兰英 《沧桑》2012,(5):32-35
日本全面侵华后,由于战争规模扩大,导致兵源严重短缺。日本国内适龄移民被应征入伍,"满洲移民"的侵略计划受到严重影响。日本政府决定招募"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补充关东军兵源,确保日本侵略当局在东北的治安。青少年义勇军移民作为日本向中国东北"百万户移民"侵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也对日本人民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贡献,亲历二次大战的一些政治家如罗斯福和斯大林都曾经给予高度的评价。罗斯福在1945年1月6日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说:“美国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①1951年9月2日,斯大林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也盛赞中国人民:“在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事业中起了极大的作用。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②日本历史学家伊豆公夫也说:“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和投降,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绵延14年的中国人民的民…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日本军部的号召下,多数文人表现出积极配合的姿态,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进行辩解和美化.但此时还有一部分有良知的日本文人没有屈服于日本反动政府的高压统治,站在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立场,支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部分具有人道主义正义感的日本文人毅然来到中国,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们用深刻、犀利的文字来表达有良知的日本文人对侵华战争的强烈反对.尽管反战的日本文人数量非常少,影响力非常有限,无法改变日本文人主流的战争观,但是他们的反战言论和活动仍是日本法西斯黑暗统治下的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9.
臧马 《文史春秋》2002,(12):4-8
当年,因不堪忍受日军非人的杀戮和折磨,名被掳劳工刘连仁逃入日本北海道深山老林做了13年“穴居野人”,此事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近些年,被誉为对日“索赔旗帜”的刘连仁老人不顾年迈体弱五赴日本打官司(编注:本刊于2001年第4期刊登了臧马写的《中国“对日本索赔第一人”刘连仁的传奇人生》一),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中,有一位一直站在中国人民~边的日本妇女,她就是日本籍医师岩嫩妇佐。岩做妇佐是日本千叶县山武郡横芝叮入.出身于一个武士贵族家庭。1915年,18岁的她毕业于千叶医大助产学校,在千叶医大附属医院任护土长。1919年春,贵州省督军刘显世邀请在千叶医大担任医师的贵州留学生邓光济回家乡创办医院,妇佐也同时应聘随光济越过干山万水来到贵阳.当时聘约三年。他们进行了紧张的筹备,当年8尸,贵州省的第一所公立医院贵州省立医院便正式开业了。当时民智初开,许多人不相信西医。特别是妇女生孩子患病更不能上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