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少才 《湖南文史》2014,(10):59-59
肉类菜肴在满族菜谱中占主导地位,现在东北一些老字号的饭店,肉类菜谱都能见到过去满族菜谱的影子。其中禽兽野味占相当比例,就是现在的一些名厨手艺也源于古老的满族烹饪手艺。主要做法有“扒”“烧”“烤”“烀”“脔”等,其中“扒”是东北方言,意在炖煮肉食时,加火蒸发使水慢慢耗掉,使味更浓香,色调更美观。这是满族先人在长期狩猎中发明的一种野外烹饪法。它能使各种难熟的兽肉,如熊掌、鹿、狍、野猪的“蹄筋”成为宴席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上,满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东北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并且丰富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满族先世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考古实据的历史就有6800年以上.满族先祖在千年前的靺鞨人建立的臣属大唐的渤海地方政权时期的音乐即“渤海乐”和女真所创作的“女真乐”和清代的“满洲音乐”,已成为东北古代音乐的主体.满族音乐内容广泛,种类众多,音乐旋律优美流畅,有鲜明的节奏个性,风格独特.然而,从清朝灭亡,到东北的伪满洲国,到解放后的文革,满族文化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灭绝性的打击,使满族的民粹文化消失殆尽.满族音乐文化也在这一浪潮中走到了消失的边缘.本文尝试从政府、学校、媒体、企业等多个角度对满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对策,为满族音乐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满族渊远流长,从金代时起,这里的山山水水就留下了满族先人女真人的足迹。现有满族人十七万。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现在,丰宁满族人民广泛流行的满族民歌,经过近年来挖掘、搜集到的不下百余首,有的收集在县、地区、省的《民间歌谣集成》里和《满族民歌集》,内容丰富多彩,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风格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和东北满族发祥地的民歌现有相同之处,又有演变中新的内容。入关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吸取兄弟民族民歌中的营养,满族民歌也在不断提高和演变之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跑马占圈谣真实地反映了丰宁满族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其他们的欢乐、痛苦。  相似文献   

4.
在东北民俗生活场域中,满族风俗对东北作家群创作有重要影响.满族风俗成为东北作家群创作的生活场域.满族风俗成为东北作家群描写的主要内容.满族风俗与东北作家群创作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黑龙江省三家子村等地区的满族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使用满语,被学界誉为满语的“活化石”.黑龙江地区的满语保留至今,除了与满族生存的偏僻地理环境以外,还与清代满语文教育对东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影响及东北少数民族的分布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8·27延安特大交通事故”面前的本真表情,导致“网络问政”进入“扒表时代”。在官方“三公消费”和官员收入财产有制度性保护、不得公开的前提下,网民只好在他们的外围扒扒,而“扒表”比“扒烟”、“扒祖宗”,在技术上更可行,也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满族是建立后金和清政权的主体。盛京地区(主要是今辽宁)是满族的故乡和清朝的发祥地。清史、满族史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重要的地位。盛京地区满族历史研究对于清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乃至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史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加是廿世纪三十年代即活跃于坛的名东北籍作家,曾任辽宁省联主席,他大量的小说、诗歌和散作品,不仅描写了东北人民抗战的热情与史实,而且描绘了东北所特有的风土人情。本通过对马加作品的理性分析,从满族化特质角度,揭示出“民族英雄情结”和“故乡草原情结”是其创作意识中的两个基本特征,同时对作家在创作中重视满族民间化,以及重视满族的民族心理和化传统的趋向,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满族作家端木蕻良是中国现代优秀小说家,他的东北书写多是能够传世的文学精品.他对东北现代小说的艺术转型、文本体式以及现代满族小说走向的建构功不可没.明晰的文体意识,独特的叙述形态,鲜活的人物刻绘,无不融汇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诗性抒情.这些文学贡献使其在现代小说史和满族文学史上,为自己确立了不可移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再谈老舍先生和满族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记得,四年前,曾在满族文学史稿讨论会上谈过一次“老舍先生和满族文学”,后来,这个讲稿发表在《满族文学研究》和《新文学论丛》上,只是为了引起研究者们对这个专题的兴趣。现在,借《满族研究》杂志创刊的机会,我还想作些补充,是汇集近几年收集到的一些情况和资料散编而成,不成系统,只求把这个题目再扩充一下。如能对有志于此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些可用的素材,我将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的满语借词概述许皓光,刘延新0东北是满族人民的故乡,是满语的发祥地。在满汉人民长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满族文化在汉族人民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语言方面,则使汉语,特别是汉语的东北方言吸收了大量的满语词语。本文试就汉语中特别是东北...  相似文献   

12.
满族萨满教神秘的面纱,使一些有关满族史学术专著、有关清代东北史的论述认为萨满祭把仅是跳神、拿邪,未能将满族萨满野祭与空祭分开,致使以一面而代全体。他们用以概括的篇章,实在未能说明满族萨满教和清宫萨满祭把的宏富内容。尽管萨滴教的研究在国际上是热门之学,国内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但清宫萨满祭把的研究由于各种原因方始起步,资料的搜集也十分有限,许多问题若明若暗,极待进行开拓工作。本篇从清宫萨满祭扫及其历史演变的角度做一探求,希望能使满族萨满教的源流,清宫萨满亲把的历史演变清晰一…  相似文献   

13.
一、1月16日,东北第一个市级满族联谊会,沈阳市满族联谊会成立。沈阳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全国研究满族问题的基地,全市现有满族同胞20余万人 二、2月1日,广州市满族联谊会举行敬老会,向80岁以上满族“老寿星”赠送了慰问金。 三、2月10日,巳故著名满族画家溥心畲画展在吉林省博物馆展出,共展出国画作品90件。 四、2月20日,是台湾的粘姓满族同胞在台湾定居200周年。“台湾粘氏宗亲会”在台湾彰化县福兴乡《粘氏宗词》举行渡台200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活动深入东北沈阳地区。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价上涨。沈阳满族正身旗人,官庄的壮丁和佃户一向以制钱折纳银租,银价上涨加重了沈阳满族人民的封建负担,清政府的横征暴敛,使许多沈阳满族自耕农被迫出卖土地,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过程。清统治者为增加收入,在盛京沈阳进行了所谓“清赋”和“清查旗地”的活动。结果有势力的大户人家仍然隐匿私占,把负担加在满族贫苦农民身上。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陆续参加一些满族文学的研究工作。工作中,接触和思考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并不系统,因之产生的思考则更欠周密。这里,扼其要点,汇拢成篇。姑且称之为“漫笔”,以掩疏漏杂沓之弊。 一 “满族文学”,在我国文学领域,甚至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领域,都是一个姗姗来迟的概  相似文献   

16.
王科 《满族研究》2005,12(3):121-125
满族作家曹革成的长篇小说《四季蛮荒》.以其浑朴、自然的“东北书写”.穿越大东北民间历史的风尘,为我们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黑土地上底层群众的风俗史,在破译和解读大东北的民间历史.认同与高扬大东北的人文精神以及表现大东北地域特色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不啻是满族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喜人硕果。  相似文献   

17.
岫岩满族自治县农民民间绘画蜚声中外,是1988年2月中国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之一。岫岩满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474,900多人,满族占71.7%,在全县237名农民现代民间绘画画家中。有93%以上是满族,其中女农民画家占9%。 岫岩满族农民现代民间绘画,以其多年来收集,挖掘,整理的满族民间美术品为基调,以其满族民间艺术风格和特色蜚声中、外。自1973年以来,这个县的满族农民绘画作品,先后20多次参加过全国、辽宁省、丹东市的美展,荣获过全国农民画展二等奖;辽宁省、丹东市农民画展一、二、三等奖。国家美术馆收藏和被编入《中国农民画集》。  相似文献   

18.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南临燕山长城,北倚内蒙古高原,总面积为39548平方公里,人口353万。其中满族人口为11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8.2%。在所辖8县3区中,设有丰宁、宽城两个满族自治县,一个围场满蒙自治县。这里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明末清初,蒙古诸部在这块土地上携毡帐、水草游牧和狩猎。康熙、乾隆年间清廷为团结蒙古、藏等民族,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里设立了木兰围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每年或隔年“举秋犭尔大典”,在避暑山庄接见蒙藏等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处理国家军政要务,使承德成为清代前期统治全国的第二个政治…  相似文献   

19.
有清一代的近三百年间,满族人民除了聚居在东北三省,为兵为农,固守乡土之外,也有一部分人“从龙入关”,或服官,或披甲,有的驻防重镇,有的驰骋疆场,人数之多,地区之广,远远地超过前代王朝,从而在民族上、文化上、生活上出现了广泛地融合。其中满族大户著姓的世系源流、分合迁徒,因为有文字记载,可以整理出一条脈络分明的痕迹,不仅为家族史研究的对象,也能为满族史,地区民族史,一代少数民族风貌提供佐证。马佳氏是明清时代的满族著姓之一,略述其氏族源流世系,供研究满族史的参考,兼补正史之不足和讹误。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中的满族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中的满族人民古清尧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为集中力量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曾电令东北军首领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①致使东北军在战前毫无应战准备,战后便节节让步,让日本侵略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