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晶 《丝绸之路》2011,(24):80-81
随着敦煌舞创作热潮的不断升温,许多舞蹈工作者和爱好者开始对敦煌舞的编创产生了极大兴趣。但是由于编创者审美情趣的不同、自身掌握的素材不同,以及对敦煌舞表现形式认知理解的不同,所创作出来的敦煌舞蹈作品水平参差不齐。针对敦煌舞编创过程中其表现形式究竟是要"保真"还是要"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敦煌舞对敦煌壁画乐舞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敦煌舞系列舞台艺术的不断成功,敦煌石窟艺术已从静止的壁画艺术再生为鲜活的舞蹈艺术。敦煌舞舞台艺术是对敦煌壁画乐舞艺术生命的继承与延续,这种继承与延续主要体现在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壁画中多种艺术样式、多元文化并存且渐近汉化的现象,以及敦煌舞系列品种所体现出的浓郁的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内蕴,都生动地说明在敦煌艺术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深入,中国传统艺术对文化与外来艺术的融合与兼容。  相似文献   

3.
李婷婷 《丝绸之路》2014,(10):74-75
作为我国古典舞流派之一,敦煌舞是中华民族千余年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敦煌舞的民族性、宗教性、风格性给予自身独有的特质,使其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敦煌舞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原创的缺失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敦煌舞的发展。通过编著优秀的敦煌舞蹈教材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敦煌舞的发展才有可能迎来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4.
作为民族舞剧的优秀代表,《丝路花雨》通过艺术创新复活了唐乐舞的艺术范式。本文从历史的维度分析了《丝路花雨》产生、发展的脉络框架,通过分析敦煌壁画和敦煌舞蹈的演变历程,探讨了《丝路花雨》在现代时空下的艺术特征。从传统继承和现实创新的角度分析了《丝路花雨》对于唐乐舞的继承和创新,这是通过对敦煌舞蹈动作的继承创新而实现的。通过外在与内在、舞与剧、民族艺术形象和大众艺术审美的融合性艺术叙事,生动地复活了唐乐舞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张文璇 《东方收藏》2024,(2):107-109
作为长袖舞一种杂技化的延伸,盘鼓舞是汉代乐舞中颇具艺术价值的典型。汉画像中栩栩如生的乐舞形象,不仅再现了时代风貌,更为汉代盘鼓舞的研究提供了图像依据和形象映射。利用图像学、舞蹈身体语言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对现有出土的汉画像石与拓片图像等实物资料进行细致考察。文章通过对汉代盘鼓舞艺术风格和身体叙事的具体研究,探寻汉画像中盘鼓舞的艺术特征与审美文化,力求还原盘鼓舞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6.
刘慧 《敦煌学辑刊》2019,3(3):121-125
敦煌石窟考古开启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精神交汇的新篇章,其影响体现在多个层面。敦煌舞作为一种吸纳敦煌壁画人物舞姿为基础创作的古典舞种,它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充分说明敦煌文化对现代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王晶 《神州》2011,(10):92-92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道德、理想教育的必要手段,而舞蹈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审美教育的内涵、意义作用和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等阐述了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 《神州》2011,(2):32-32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道德、理想教育的必要手段,而舞蹈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审美教育的内涵、意义作用和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等阐述了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王晶 《神州》2011,(23)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道德、理想教育的必要手段,而舞蹈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审美教育的内涵、意义作用和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等阐述了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敦煌舞蹈作为敦煌学的一个分支,一直深受学术界的关注。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敦煌舞蹈的研究可分为对古代敦煌舞蹈资料的研究与敦煌舞蹈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两个方面,成果斐然。在新时代背景下,梳理20世纪以来敦煌舞蹈的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扩大研究视阈、开拓研究思路、推动敦煌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倪达文 《神州》2012,(29):198-198
随着新时期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舞蹈艺术的发展,新时期舞蹈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势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作为一种审美创作活动,深入把握新时期舞蹈创作的审美特点,对提高舞蹈创作水平,明晰舞蹈创作发展方向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新时期舞蹈创作的审美特点进行了浅要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从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发现了唐人舞谱残卷以来,研究这部分舞谱的主要论文有: 1.罗庸、叶玉华《唐人打令考》,载:《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2.冒广生《敦煌舞谱释词》,载《疚斋词论》。3.任二北《舞容一得》,载《敦煌曲初探》。4.柴剑虹《敦煌舞谱残卷《南歌子》的整理与分析》,载:《舞蹈艺术》总第七期。《敦煌舞谱残卷《双燕子》的整理与分析》载:《舞蹈艺术》总第十三期。5.王克芬《敦煌舞谱残卷探索》,载:《舞蹈艺术》总第十三期。  相似文献   

13.
肖婷婷 《旅游纵览》2013,(3):231-232
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作为现代舞蹈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近些以来,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加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事业的迅速发展,舞蹈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开展起来。文中主要围绕塑造学生美的形象、加强动作美的理解和表现、发挥审美的主体性以及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这四方面来探讨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民间艺术审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本文对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例如朴素美、造型美、工艺美,并结合当代美学的发展深入研究了对传统艺术审美的影响。我国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是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民间艺术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它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这是我国先民在不断的积淀和创造中形成的文明成果。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民间艺术的表现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  相似文献   

15.
顾雅男 《神州》2013,(3):200-200
汉代曾经是我国封建王朝经济、文化、艺术比较发达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内形成的各种艺术样式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舞蹈艺术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分析徐州地区的汉画像中呈现的舞蹈形象,论述了汉代舞蹈最为典型的审美特征,并结合当时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该特征形成的原因,以期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族》2014,(2):72-73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以身体语言的方式表现人们细腻的情感、鲜明的性格、深刻的思想等,同时这种语言也反映出各种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生活习性和审美情感。安召舞——土族舞蹈的典型代表,最具土族民风的舞蹈。2011年5月,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们从它的起源、发展、动作技术、音乐风格,比对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的同异之处,土族安召舞在现代社会中,也逐步融入了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岩 《中原文物》2001,(4):68-74
长袖舞是汉代著名的舞蹈,同时也是汉代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本文根据考古发现有关长袖舞的实物资料,从长袖舞在民间的盛况、汉代自娱性长袖舞、专业性长袖舞、长袖舞对汉代社会折射等四个方面对长袖舞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分类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藏传佛教密宗金刚神舞──兼谈萨迦夏季神舞边多宗金刚神舞,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一种属于密宗方面的舞蹈艺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随着藏传佛教的弘扬和发展,这种宗教舞蹈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和完善。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面具。独特服饰、独特乐曲、独特舞蹈程式的宗...  相似文献   

19.
李桂娟 《神州》2014,(3):74-74
民族舞蹈教学在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发展中呈现出新的特点。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在民族舞文化观的指导下探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意义和优势。  相似文献   

20.
新疆岩画中史前猎牧民族的舞蹈,有狩猎舞、放牧舞、性爱舞、巫舞、战争舞、娱乐舞等种类,其分布与形态有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征。舞蹈是原始体育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体育起源的影响因素之一,新疆地区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造就了这一区域原始体育内容、形式和分布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