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婧 《文物世界》2015,(1):10-14,46
太湖地区史前玉玦以素面、扁圆环形玦为代表,主要用作耳饰,盛行于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晚期,其主流材质、制作方法分别由石英向软玉、打制法向切割法转变,体现了石英玉时代向软玉时代的嬗变及玉、石制作技术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相当长一段时期,江南深受中原士人的轻视,被看作蛮荒之地。魏晋以后,随着中原士族和人民的避乱南迁,不仅带来了众多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南北文化的差异逐渐缩小,情况有所改观。隋唐以降,伴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中心相应地发生位移,太湖地区的文化地位越来越突出,终究成了全国文化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3.
光彩夺目的中世纪阿拉伯文化,是阿拉伯各国人民在继承古代文化的基础上辛勤劳动、努力创造的。它象一盏明灯,照亮了黑暗的中世纪,促成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阿拉伯文化中成就最卓著的是天文学。白塔尼(公元?—929年)经过四十一年的仔细观测和精心计算,著成恒星表。艾卜勒·外发(公元939—998年)首次把正割和正切应用到天文观测中,正确地算出了二均差。伊本·优努斯(公元950—1008年)的哈克慕历是他对后世的最大贡献。在数学方面阿拉伯人除了传播阿拉伯数字及十进位法外,对代数学、几何学和三角学都有很大的贡献。花刺子  相似文献   

4.
保定地区处于太行山东麓,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更是南北系统两种文化的交汇与对峙地带.文化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研究史前北方与中原两大文化区系之间关系的关键地区。众多的考古发现建立了该区域史前文化的编年系统,显示了其发展进程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从而成为太行山以东地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小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的主要构成是中国学术文化。历代学术文化得以流传。则离不开古代的刻书事业。我国古代的图书,按刻书单位可区分为官刻本、私刻本和坊刻本三种。官刻本指的是由府政出面组织所刻的书;私刻本指的是由私人出资组织并以私人名义所刻的书;坊刻本指的是一般书商为了牟利而刻的书。这三种刻本中,官刻本受统治思想的直接指导,有一定的时代或历史局限;坊刻本出于牟利,滥而不精;私刻本一般说来能精选细雕,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达以及学术文化史的源远流长,私人刻书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对两千年来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撰成气魄雄伟的不朽巨著 ,为史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成为传统史学的优秀楷模。《史记》又运用高超的文学手法来写历史 ,刻划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成为历代作者揣摩效法的古典文学的典范之作。司马迁“最通经学 ,最尊孔子”,对确立孔子作为古代圣人的地位贡献至为巨大。《史记》突出地表现出大一统民族观 ,并对各家学说兼容并包 ,因而成为民族精神的巍峨丰碑。总之 ,从文化史的宏观角度考察 ,司马迁是仅次于孔子的 ,又一位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7.
8.
正2019年3月16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在"南博讲坛"为公众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课程——环太湖和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栾教授将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中国考古学文化分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黄淮下游的海岱地区、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燕辽地区、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长江上游的川渝地区"的"5+2"格局,而作为同属史前时期"中国东部地区"的海岱地区和环太湖地区,两个文化较为发达、独立并自成体系的  相似文献   

9.
豫南地区史前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南地区地处豫、鄂、皖三省交界处,主要有裴李岗、仰韶、屈家岭、龙山和二里头文化,其中以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除裴李岗文化时期外,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始终表现出多样、复杂的文化面貌,依据相关考古和文献资料,这一现象可能与华夏和苗蛮(或称三苗)集团之间经常发生的冲突和战争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太湖与杭州湾地区原始稻作农业起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与杭州湾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稻作遗存距今在7000年左右,钱塘江流域有距今9000~8000年的稻作化遗存,是探讨稻作起源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0月28~30日",骆驼墩文化论坛——骆驼墩文化遗存与太湖西部史前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宜兴召开。会议围绕"骆驼墩文化命名"问题展开讨论,对骆驼墩遗址的发现,骆驼墩文化遗存的性质及内涵、学术意义、价值定位、文化交流、保护利用进行了界定,提出建议;并就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划分及其标准,考古学文化的谱系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2.
敦煌地区的史前文化包括新石器时代文化、过渡类型、四坝文化、骟马文化等.敦煌地区史前时期的生业经济较为复杂,既有相对稳定的农业,也有灵活且适应环境的畜牧业;四坝文化之前时期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骟马文化时期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比重降低.敦煌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和缓冲地带,也是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不断碰撞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说:“你们广东省有个惠能,你们知道吗?惠能存哲学上有很大贡献,他把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推到最高峰,要比英国的贝克莱早一千年。你们应好好看看《坛经》。一个不识字的农民能够提出高深的理论,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① 近年一些西方学术机构和媒体,把惠能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东方文化三大圣人”之  相似文献   

14.
15.
太湖文化区史前时期的墓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地区的史前文化,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分析,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之后,是以印纹陶为代表的马桥中层类型的文化遗存。前3种史前文化遗存,发展关系明确或比较明确,又与邻近或其他地区的史前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无疑  相似文献   

16.
在吴文化研究中,吴文化发源于太湖地区还是宁镇地区,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学者根据太湖与宁镇地区印纹陶某些特征的一致,认为西周后期两地区的文化面貌已“融为一体”,并以此作为吴国由宁镇地区东进到太湖地区的论据。笔者认为全面准确认识太湖地区周代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17.
三、战国时期安徽在经济、文化领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春秋过去,我国历史上多姿多采的战国时期来临。战国尚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期,那时七国并峙,竞争剧烈,经济、政治、文化在各国各地都有较大的发展,安徽也不例外。在经济上,我们可以看到安徽淮北地区的水利事业,在战国时期,有显著的进步。特别  相似文献   

18.
土墩石室墓及土墩墓在夏商至战国早期盛行于江南地区,随葬品以陶器和原始瓷器为主。学者们对它们的的分布范围和规律、内涵特征、文化渊源、分期断代、区域特点等问题,已经作了较广泛的研究,但还不够深入。笔者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随葬器物的种类与组合,根据类型学原理,对本地区土墩石室墓及土墩墓的分期编年作了新的探讨。与以往相比, 笔者较注重器物总体形态的发展,从而更能在细节上反映其形态上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豫东地区大汶口和龙山两种变前文化的面貌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结合文献记载,论证了东夷太昊部落与这两种史前文化的密切关系。并认为这两种文化应是由太昊部落及其后裔创造的。  相似文献   

20.
蓟运河上游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蓟运河属海河北水系,由泃河、州河两大支流汇合而成,全长153.5公里,流域面积5323平方公里。本文谈及的蓟运河上游地区是指沟河、州河流经的京、津、冀结合地带,主要指行政区划属于北京市平谷县、天津市蓟县、宝坻县和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县(图一)。在这一地区陆续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中,北京市平谷县上宅、北埝头,天津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