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温暖的阳光照向草地,草地就像铺了一层绿油油的地毯一样。草地上的花儿都开了,这里一朵,那里一朵,就像一个个小仙女在草地里穿梭。草地的上空一群群大雁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在和我们说:"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雪都融化了,柳树姑娘把辫子伸进水  相似文献   

2.
<正>秦皇岛有多重美称,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际旅游名城,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城市,中国休闲生态旅游魅力之都,中国十佳宜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这里的风景、古迹名闻遐迩,而如今,"中国观鸟之都"的称号让秦皇岛更富魅力。海鸥悠然戏水,白鹭蹁跹起舞,大雁翱翔天际,万鸟齐飞共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400种鸟的造访候鸟迁徙大都沿着固定的线路,其中海岸线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  相似文献   

3.
瓦屑坝之谜     
赵焰 《江淮文史》2011,(4):139-150
一"瓦屑坝"这3个字,对于众多安庆人,乃至很多"江北人"来说,就像是自己身世的一个重要密码。对,是密码。一个迁徙史上的重要密码。这3个字所蕴藏的信息,以及由此生发的疑问和追溯,云腾雾绕一样笼罩在江淮之间的很多地方。忙乱和奔波的间歇,一旦提及这个词,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静默下来,时间的河流便会隐约呈现在眼前。那3个字,如河流的航标一样,闪着迷蒙的光亮,微弱,清晰,固执。  相似文献   

4.
正《故宫匾上的『门』字为何不带勾》游客大概发现,故宫各殿匾额上"门"字多不带"勾"。为何?传说一:南宋都城临安的玉牒殿,一次遭了火灾,火势延烧,把殿门都烧毁了。在检讨起火原因时,当朝宰相提出玉牒殿门的"门"字,"有勾脚,带火笔",此后"门"字末笔都直下,而且自此形成一种习惯。传说二:明代洪武年间重修学府"集贤门",明太祖朱元璋命中书舍  相似文献   

5.
谢凡 《旅游纵览》2014,(1):12-17
<正>当北下寒风无情地吹走秋日最后一丝温存;当冬日早晨在床上与寒冷斗争;当骑着自由车在街头不再惬意;当口罩都无法面对灰蒙蒙的雾霾……你是不是想如自由大雁一般来一次长途迁徙,寻找一个理想逃避严寒越冬之地?想象着静怡海岛,摇拽的椰子树,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海水拍打着洁白沙滩;阳光下一杯充满热带情调缤纷冷饮,与爱的人感受海风穿透发丝的绵绵爱意,或与家人听  相似文献   

6.
时而拥蒋反共,时而反蒋拥共,真不愧急中"生智"。民国时期,湖南一带有一支人称"佛教军"的奇特军队,全军两万余名官兵同时受戒向佛,佩戴圆形"佛"字胸章。这支部队的首领就是"佛教将军"唐生智。他率领这支军队南征北战,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迁徙历史中,"出东北"、"入中亚"和"进欧洲",都对中外历史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流动迁徙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由东向西迁徙,二是由北向南迁徙。北方少数民族的流动迁徙具有跨度大、阶段性、多向性、艰难性和影响大等特点。尽管学术界已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流动迁徙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还没有进行专题研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相信会实现新突破,逐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8.
<正>边寿民(1684-1752年),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秀才,清代著名花鸟画画家。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晚年又号苇间老民、绰翁、绰绰老人,擅画花鸟、蔬果和山水,尤以画芦雁驰名江淮。他又工诗词,精中国书法。与郑板桥、华岩、金农等人齐名,属扬州画派。但也有人将他列入"扬州八怪"之一。尉氏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收藏有一幅边寿民的《芦雁图》(图1)。该图为横幅,其画心为纸质,长262厘米、高37厘米。画面上在已盛开芦花的芦苇丛中,有两只大雁站在浅水平沙的湿地上,正在俯首窃窃私语,而另一只却在它们的前方单腿独立、回首鸣叫,而在这三只大雁的后方,一只大雁正自顾自的一头扎在深水里捉鱼嬉戏。就是这么  相似文献   

9.
<正>沿河的树荫下,不时传来"啪啪啪""笃笃笃"的声音,这声音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轻微,只见一个老人坐在矮木凳上,弯腰敲着一只白铁盆,神情十分专注。那动作是那么的灵巧娴熟,似在弹奏一支乐曲,敲打出的是一种幽静。老人名叫林恒飞,在这里摆摊白铁加工十多年了,有人叫他老林,有人称他林师傅。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见人肩挑一副担子,一头担子上插着几片光亮亮的白铁皮,一头是生着炭火的小炉子,步履缓慢地沿街走巷,晃动着的担子,不时发出铁皮的碰击声,继而听到一阵吆喝:"有修锅修盆的噢——",那声音不是  相似文献   

10.
中原鸟影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物质保障,一年四季各种鸟类不断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数量最多好还是雁鸭类,每到迁徙季节,成千上万的大雁和野鸭都会汇集于此,每天清晨成群结队地到附近麦地里觅食,然后随着落霞返回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