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鹤梁题刻保护问题及其与水域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鹤梁题刻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在简单介绍和评价白鹤题刻现有保护方案的基础上,本文旨在探讨白鹤梁题刻及其与水域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在进行白鹤梁题刻保护时,除了应注意保护白鹤梁题刻本身,还应恢复白鹤梁题刻赖以生存的水域环境及其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2.
白鹤梁题刻见诸记录的共183则而非通常所说的174则。白鹤梁水文题刻的石鱼标识不早于唐,题刻可以划分为唐、两宋、元明清、近现代四个阶段。唐广德题刻是广德二年非广德元年,已消失的"称斗"石刻为唐大顺元年镌刻,大量南宋早期题刻反映了中原人士流入四川地区的历史背景。长江上游的历史最低水位是清嘉庆元年而非绍兴十年。白鹤梁题刻是人类创造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文明和传统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白鹤梁水文题刻记录了长江自唐广德元年以来1200余年的历史水文数据,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石刻数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题刻。受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它即将淹没江底,文物部门与专家对其保护问题进行了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任国维  游云谷 《文史月刊》2009,(8):F0002-F0002
我国摄影家游云谷,连续19年20多次赴鄱阳湖白鹤越冬地拍摄白鹤,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举办了“珍禽王国”个人展,并出版了精美画册。《白鹤的家园》是摄影家千百张白鹤照片中的一张。  相似文献   

5.
高远 《四川文物》2013,(3):73-78
白鹤梁题刻是三峡石刻文献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的科学、艺术和史学价值。白鹤梁宋代题刻达百余段之多,是研究宋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考补史实、列名人物、稽核地理、探寻官制、展现民俗、研究文字等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参考素材。白鹤梁题刻价值仍尚待挖掘,从而为推动三峡石刻文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6.
法库叶茂台辽墓记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物》1975,(12)
1974年春天,辽宁法库叶茂台公社叶茂台大队发现了一座辽代砖墓(图一、二)。根据中共辽宁省委的指示,在省文化局、铁岭地区文化局主持下,由辽宁省博物馆、铁岭地区群众艺术馆和法库县文化馆的文物工作者进行了发掘,从4月21日开始,到5月15日结  相似文献   

7.
白鹤拳是发祥于福建省永春县的一门独特拳种,属南派少林武术,是中国武坛上的一朵奇葩。它始创于清朝康熙年间,后来向外广泛传播到八闽及台湾、东南亚等地,代有名师,享誉海内外。俗谚云:“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沦(闽南语微温意)。”即形象地道出永春白鹤拳的威力。鲜为人知的是,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曾与永春白鹤拳有一段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距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约1公里处的江心石梁之上,题刻区位于石梁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梁脊标高为138米,只比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但低于最高洪水位却达30米,所以几乎常年没于水中,只有在每年冬春交替的最低水位时,才露出江面,所以三峡工程蓄水后题刻区将永久淹没于水下。  相似文献   

9.
"白鹤梁题刻"系三峡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基于原址保护、原状展示的全面保护理念,应用"无压容器"原理在实施题刻原址保护基础上建成世界上首座水下博物馆,是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案例。但开放五年来,处于长江水下题刻原址的展示与保护方面出现一些令业内外人士关注的新问题。文中针对当前令博物馆备受困扰的白鹤梁题刻水环境不稳定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就水环境控制与题刻展示提升提出了改进之策。  相似文献   

10.
白鹤梁题刻     
《世界遗产》2014,(1):80-81
白鹤梁上长达1138年的历史枯水记录是长江上游修建现代水文观测站前枯水水文信息的主要来源,不仅对研究长江水文变化以及现代航运及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应用价值,对于研究北半球气候、气象和环境变迁过程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