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毛4岁了,是个特别喜欢探究的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比如,3岁的时候,他问我:“为什么地球上有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3岁半的时候他会问:“为什么我只能看到我的身体,看不到我的脸?为什么我只能看到我身体的前面,看不到我的背?”……近期他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人长大了要结婚?为什么非要长大了才结婚?”他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我能回答,有的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和知识范围。尽管我屡次被他问倒,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好奇是科学的源泉,保持一颗好奇心很重要。所以,不管是查书还是上网,我都尽量给他一个科学的解释。有一次,我们讲到地球上…  相似文献   

2.
年前有文章谈及“文革”中曾有红卫兵、造反派编有《江青文选》,并有追随讨好者欲正式出版《江青文选》,后因故作罢。今年《炎黄春秋》第3期上甘惜分先生在《我见到的陈伯达》一文中谈及对陈伯达的评价,又建议说:“但是作为一个学术人物,他的前半生还是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按照不因人废言的传统,我们是否也可以把陈伯达著作择其精华编成文集,让后人研究中国历史时有所参考。”又说:“据我所看到的陈伯达著作中比较有学术价值的大约有几十篇,即使其中个别地方并非都完全正确,也可全文收入,使后人能够从中了解一个真实的陈伯达。”其实,许多…  相似文献   

3.
陈先瑞 《百年潮》2000,(5):42-49
改组领导班子1970年12月16日。毛泽东在38军党委12月10日送军委办事组并中共中央的《关于检举揭发陈伯达反党罪行的报告》上批示:“林、周、康及中央、军委各同志:此件请你们讨论一次,建议北京军区党委开会讨论一次,各师要有人到会,时间要多一些,讨论为何听任陈伯达乱跑乱说。他在北京军区没有职务,中央也没有委托他解决北京军区所属的军队问题,是何原因陈伯达成了北京军区及华北地区的太上皇?林彪同志对我说,他都不便找三十八军的人谈话了。北京军区对陈  相似文献   

4.
孙冶方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文革中被关押7年之久,饱受迫害。直到1975年才被释放。病重期间,他写下这样的遗言:我平生没有个人的怨仇,不错,在过去,我曾经挨过不公正的批斗。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一切都要记在林彪、康生、陈伯达和“四人帮”账上。运动中一切个人恩怨应该统统忘掉,忘得越彻底越好。但是过去被林彪、康生、陈伯达、“四人帮”们颠倒了的理论是非,必须重新颠倒过来。我是经济学家,你们不让我思考经济问题,我用什么抵御顽疾、消除病痛呢?我可以说是死而无恨了!这都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的成就呀!我死后,我的尸体交医…  相似文献   

5.
哀公问政在国外周游了十四年之后,孔子六十八岁时终于回到自己的故土──鲁国。一天,鲁哀公接见他,对他说:“先生,我很高兴你回到鲁国。”孔子回答说:“落叶归根嘛!”“请先生给我谈谈治国之道吧。”“首先是选人任官。”孔子道:“不要选用强人,因为他们惯于骄傲;不要选用佞人,因为他们惯于奉承;不要选用贪人,因为他们惯于夸张。如果你想有匹好战马,首先要驯服它,然后才要求它优良。所以,如果你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应该选用有德之士为官。”“好官应具备哪些德呢?”“首先,他要生性忠厚,然后要求他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只…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人妖颠倒的岁月,全民浩劫的岁月,不堪回首的岁月。 1966年 5月 5日,我被告知:你被撤职了。通知是中央组织部下达的,还明确地讲,是陈伯达点的名。这晴天霹雳,所为何来,叫我莫名其妙。因为前一天,5月4日,我还受交通部团委的邀请,做发扬五四传统的报告哩。 “文革”伊始飞横祸 “三反”帽子戴头上 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59年2月,我从广东调到《红旗》杂志社工作,任编辑委员、党委书记、副秘书长。当时,《红旗》杂志总编辑为陈伯达,副总编辑是邓力群和胡绳,邓力群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7.
公鸡与虫儿有个7岁的儿童,很喜欢找无德禅师,和他天南地北地乱说一通。无德禅师并不觉得这样不好,反而认为童子出言不凡,他的话里常能听出禅味。一天,无德禅师对小童说:老僧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经常跟你辩论。现在我们做最后一次辩论,假如你输了,你就买饼供养我;假如我输了,我就买饼和你结缘。  相似文献   

8.
年前去北京出差,拜访了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和他聊了许多话题。崔永元虽然名气不小,但说话平和,没有架子,尤其是谈起自己女儿的时候,曾经一再声称不谈家事的他更是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脸上洋溢着一种只有身为人父才有的喜悦。记(记者):你的女儿是不是很可爱? 崔(崔永元):对。我女儿很乖、很懂事,一点也不吵,也从来不无理取闹。我在电视台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只有到了家里才感到轻松一点。和女儿在一起是  相似文献   

9.
从60年代起,我们一直担任陈伯达的秘书。1970年中央在庐山召开九届二中全会,我们俩未参加,在北京留守,是由缪俊胜同志(当时也任陈伯达秘书)陪陈伯达去的。1970年9月7、8日,缪俊胜同志从庐山来电话,通知我们说他和陈伯达几时几分乘飞机回京,让我们准备去接。9月初的北京天气不好。那天我们坐着老俞开的车,冒着瓢泼大雨去西郊机场接他们。飞机降落之后,接人的都兴致勃勃地迎上前去。我们也一样,看到朱老总、董老他们先下飞机。陈伯达是最后下来的,他穿着灰色的夹大衣,表情显得灰溜溜的。他给同时下机的人打招呼,人  相似文献   

10.
信任     
有个人上班太匆忙,钥匙插在门上忘了拿,邻居好心帮他取下,等他下班后才还给他,而这个人第二天便请锁匠把锁换了。我认为这个人无非是不信任邻居才换锁,但人与人想相处得融洽,还得靠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木木:最近才发现你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的情感问答,很喜欢。在人与人的关系这个最复杂的问题上,似乎你总能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在看你那么英明睿智、机灵幽默地解答诸多情感困惑之余,我很好奇,你有没有情感困惑?如果也有,你怎么解决自己的困惑呢?在如此多"真理"的武装下,生活中的木木,是否比大多数人幸福?  相似文献   

12.
我的自白书     
大家好!真不好意思,春节快到了,我的身价又上升了,不禁有些飘飘然了,我就很想说故事,说我自己的故事给大家听。我的名字叫做“面子”,说清楚点儿,我是我小主人的“面子”。我的小主人可真棒,不仅成绩好,而且人品又好——为什么说人品好?很简单,他很宠我呗!怎么?不相信?告诉你们,“人要脸树要皮”,我受小主人的宠爱是天经地义!不像什么“英语传播机”李阳,还说什么“学英语,我不要脸”,哎哟哟受不了了。好了,罗嗦了一大堆,还是来说说我的故事吧!一天,小主人的妈妈正在洗衣服,那又破又旧的洗衣机呀,我见了都心烦,小  相似文献   

13.
孤树的启示     
儿子小的时候很内向。他不喜欢与人交往,甚至不愿意上学。虽然很聪明,但直到上小学三年级,在家时还是经常一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在学校也是喜欢一个人独处,不爱说话,更不愿意和同学玩。我和老师多次引导和鼓励,也没有多大改变。儿子11岁那年暑假,我带他去乡下看奶奶。一天刮大风,农田边上有一棵大树被刮倒了。看着那棵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我略有所悟。我跑回去把儿子叫了来,让他看那棵倒在地上的大树:“这棵树这么大,你知道它为什么会倒吗?”我问儿子。儿子说是风太大了。我说:“你再看那边的树林,同样的风,为什么没有一棵倒了呢?”儿子摇了…  相似文献   

14.
王锐 《炎黄春秋》2004,(10):52-54
年前有文章谈及“文革”中曾有红卫兵、造反派编有《江青文选》,并有追随讨好者欲正式出版《江青文选》,后因故作罢。今年《炎黄春秋》第3期上甘惜分先生在《我见到的陈伯达》一文中谈及对陈伯达的评价,又建议说:“但是作为一个学术人物,他的前半生还是做过不少有  相似文献   

15.
前年,我在美国一所幼儿园考察,认识了一个叫小约翰的男孩。他很热心,曾主动地向我提一些新到的孩子讲解并示范各种玩具的玩法,而且有问必答。第二天,我发现他一个人坐在教室外面,样子很孤独。我问“:你怎么一个人呆在这里?”小约翰低下了头“:我在计时隔离(Time-Out)。”他受罚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公主与哈巴狗的故事一天晚上大班的点点对我说:"妈妈,今天我做了王敞的小狗。"一听这话,当时心里很不舒服,但凭着一个老师的直觉,我也没说什么。第二天,女儿又对我说,她如何如何做王敞的小狗。我有点忍不住气了"难道除了小狗你不能当点别的了吗?比如公主、天使?""王敞是国王,他已经有女儿了,他说没有小天使的。"我一时哑然了,心想:孩子的童话就让孩子去继续吧!又过了几天,那晚点点在我面前学狗叫,"汪汪汪"叫得非常像,还开心的说自己  相似文献   

17.
1990年,我在一篇题名《缘分》的散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1952年5月,我从二野军大五分校转业到息烽。开始是分在县委组织部。因为跟着喜欢写作的县委书记下乡蹲点,在他的鼓励下写了几篇新闻报道在报纸上发表,才三个月,又调县委宣传部,任通讯干事。”这段叙述过于简略。我转业到息烽的具体时间是1952年5月5日。5月6日分配工作,因为家庭成份是贫农、本人又是团员,土改运动中表现好,同时转业的12名军大同学中,只有我一个人分在县委组织部。到组织部上班才两天,5月8日,县委书记史可鉴同志就点名要我参加他领导的工作组下乡蹲点。…  相似文献   

18.
正一次又一次,我访问了鲜为人知的陈伯达之家。他家居住面积有六七十平方米,有客厅、书房、他的卧室、儿子和儿媳的卧室、灶间、卫生间。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陈晓农,为人随和、诚挚,妻子小张贤惠、朴实,他们精心地照料着陈伯达。陈伯达的卧室大约十多平方米,整洁而简朴:一张三尺半宽的单人床,硬板,铺着蓝白方格床单,一个硕大的鸭绒枕头。床边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仰望气质     
毛蕊 《旅游纵览》2011,(12):96-96
<正>多年前我参加过两天北京礼仪学校的培训课,主讲男老师个子不高但长相性感、穿戴体面,声音又标准又男人味,很"范儿"的模样,讨人喜欢。老师用两个课时讲人的气质。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乎"字,一个"于"字,说,你们仔细端详"乎",是不是觉得它很华贵、典雅?可它又有"于"的气质是不是?就  相似文献   

20.
袁鹰 《炎黄春秋》2006,(10):78-78
今天有很多老同志、老前辈在场,他们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我是作为《炎黄春秋》的普通读者发言。我家的报箱里报纸、杂志很多,一天得拿两次。说实话,有一些杂志只是浏览一下,有的根本不开信封。只有《炎黄春秋》,每期基本从头到尾全看完了。如果哪一期来晚了,我们全家就着急。是不是哪一篇文章使某人不高兴,某篇文章犯了禁忌,不让发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心里急,又不好问。我弟弟是人民解放军总后的离休干部,他也订了一份《炎黄春秋》。有一次,到日子没有收到。他很着急,很担心,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被人封了。后来收到了,他才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