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归国科技企业家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以往的跨国性研究多从移民与祖籍国之间的跨国互动来进行探讨,论文则揭示了看待海归跨国实践的反方向视角,提出"跨国文化资本"这一概念,重点探究中国如何将这一群体纳入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中,以及这一自上而下的互动关系所显现的机制与特征。与传统类型的华人企业家相比,科技型企业家在教育、社会背景、移居国等方面具有一些显著特点。在科技型企业家归国创业的过程中,跨国文化资本成为一个凸显因素。中国政府努力将这些科技企业家所携带的跨国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挖掘跨国文化资本所蕴藏的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而归国科技企业家所获取的政治资本是其将跨国文化资本成功转化为经济资本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论文利用归国适应理论,通过分析三所北京高校的30名海归教师深度访谈结果,从环境因素、自身因素和组织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他们的归国适应情况。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海归教师在回国初期都感受过不同程度的归国适应困难,回国时间越长,归国适应困难越有所好转。适应过程中,很多教师产生过较强烈的疑惑、不满、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不仅会降低海归教师的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和总体生活质量,还会较大程度影响其工作质量。为确保高校人才引进的效益,有必要充分了解海归教师群体的归国文化适应状态、遇到的困难及相关诉求,从政府、学校和个人等多个层面共同探寻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摄影术诞生后不久即传入中国,但其后很长时间内,在中国发展非常缓慢。直到20世纪初,以近代留学生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兴起和介入,才使得摄影术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出现了一次飞跃。这些先进知识分子不同于以往开照相馆的生意人,他们是摄影术的真正研究者。他们利用国外有利条件和自身语言优势,翻译了大量西方摄影科技文献,用近代知识体系去探究摄影,并把研究成果付诸书籍或媒体。归国后,他们不仅带回了摄影技术,还力图把在西方促使摄影蓬勃发展的学术环境如观念、制度、教育体系等引入中国。清末民初,出版传媒业呈现繁荣景象,摄影术也迎来发展契机。留学生首创摄影画报、摄影杂志,载有大量照片的报纸、杂志和书籍也有很多是留学生创办的。此外,在组织摄影团体、举办影展、引进西方摄影理念、普及摄影教育等各方面,留学生都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纵横》2007,(9)
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很快,已建立起包括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单位档案室、档案馆、档案教育、档案科技研究、档案宣传与出版、档案学术理论研究及档案外事工作等8个方面的国家档案事业体系,遍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期,东南亚多国先后出现排华潮,大量华人华侨以“难侨”身份被迫返回祖国。难侨独特的生命历程和空间实践,使其展演出不同的身份协商过程和国家认同变迁。本文以珠海市原红旗华侨农场的越南难侨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剖析其在归国前后不同时期和不同空间的各方互动中身份协商和国家认同的演变过程。研究指出:越南难侨在群体互动、政府政策以及社会支持的影响下,在归国之前、归国初期和归国后期有着明显的身份认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其对祖国(中国)的国家认同不断加强。研究通过时空耦合视角为移民的身份协商和国家认同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框架,亦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在难民治理和侨务政策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上,对教育、人才培养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作者结合近年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分析民族博物馆在发挥教育作用方面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浅谈如何更好地将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结合,发挥育人作用,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教师的薪水及其生活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育红 《民国档案》2004,23(4):71-77
民国时期,教师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职业群体。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直接关系教师群体之素质,并大体上反映一个国家及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本从生活史的角度,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教师的薪水及其生活状况进行了考察,认为这一时期小学教师待遇不仅非常低微,而且差异亦极为悬殊,由此制约了当时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影响着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形成小学教师队伍的人才逆淘汰现象。而这恰恰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安黎娜 《神州》2013,(13):83-83
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吸收了赫尔巴特的课程教育理论和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所产生的教育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教材、学生为主"三中心"教育模式。而课程又是这课程教学模式主要的构成环节之一。随着时间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科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做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在这期间,我国的教育模式还保持一成不变。为了更好的塑造人才,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适应经济型社会经济体系,我国在2001年6月颁布了《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以下文中称纲要),并在当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基地开始进行实验。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张卫 《黑龙江史志》2014,(24):45-46
相对历史上的留学潮,如今的留学生职业竞争力如何。论文通过对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150名海外留学归国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从其择业倾向、主要就业渠道、职业满意度、就业问题等多方面了解这一群体的职业现状,结合培养成本因素,分析这一群体的不同职业满意度,进而总结影响职业满意度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从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自身和相关部门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颜晓军 《收藏家》2012,(12):28-30
中国美院在美术史论与文献研究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学术传承,老一辈学者如潘天寿、邓白、史岩、王伯敏等人对于中国美术史论与文献研究作出重要的贡献。如今,以范景中、曹意强等人为首的学者也在这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前年,中国美院中国美术史的教学还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美术史论专业也是国家美术史论的重点专业。  相似文献   

11.
谭翠芳 《沧桑》2008,(1):1-2
在中国近代历史画卷中,湖湘地区人才辈出,并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湖南近代人才群体,是一项很有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工作。本文按照人才、人才群体形成的内在理路,系统梳理与论述了近代以来湖湘人才群体形成的原因,并总结出不同于近现代湖南历史上各个人才群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朱熹在中国古代学者中算得上屈指可数的伟人,被视为儒家之“大贤”,但是实际上他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应当全方位地来认识和定位。朱熹的历史文化形象可以从学术、教育、文学和道德等四个方面,并结合其学术理念和社会实践留给人们的印象来考察和定位。  相似文献   

13.
论文着眼于延安时期的留日归国群体,分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对日"二分法"政策的推行、日本俘虏教育、敌情研究等工作中发挥的历史作用。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开展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斗争,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团结并领导一批留日归国群体,积极开展敌情研究、参与教育日本俘虏,支持并推动中国共产党对日采取将日本军国主义者与日本人民区别的"二分法"策略,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日政策的形成与实施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军锋 《神州》2012,(9):287-288
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单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加强基础研究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泰州市科协以这一指示为重要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大会精神,树立新发展理念,大力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不断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着力培养科技后备人才。一、打造新引擎,切实促进科学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动画产业作为是一个高科技的创意产业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着,它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随着我国动画企业的蓬勃发展,对动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我国许多高校先后开设了动画专业,在短短几年里就开创了中国动画教育的新局面,然而,实际情况是动画人才的培养远远滞后于动画产业的实际发展,动画人才不能与市场需求密切结合,所以我们应当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更新创作理念,建立一套与动画产业相结合的科学的动画教育体系,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学蕴含着丰富厚重的历史理论遗产。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尤其是中国史学史研究者,在发掘、梳理、阐释中国古代历史理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本刊作为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的专门刊物,始终关注上述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为了推进这方面的研究,促进历史学在理论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展,我们约请了几位专业研究者就有关中国古代史家的通识与智慧问题、中国古代民族史观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历史文化认同问题以及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等问题,撰写了一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史学界同行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史学蕴含着丰富厚重的历史理论遗产。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尤其是中国史学史研究者,在发掘、梳理、阐释中国古代历史理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本刊作为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的专门刊物,始终关注上述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为了推进这方面的研究,促进历史学在理论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展,我们约请了几位专业研究者就有关中国古代史家的通识与智慧问题、中国古代民族史观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历史文化认同问题以及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等问题,撰写了一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史学界同行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史学蕴含着丰富厚重的历史理论遗产。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尤其是中国史学史研究者,在发掘、梳理、阐释中国古代历史理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本刊作为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的专门刊物,始终关注上述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为了推进这方面的研究,促进历史学在理论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展,我们约请了几位专业研究者就有关中国古代史家的通识与智慧问题、中国古代民族史观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历史文化认同问题以及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等问题,撰写了一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史学界同行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史学蕴含着丰富厚重的历史理论遗产。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尤其是中国史学史研究者,在发掘、梳理、阐释中国古代历史理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本刊作为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的专门刊物,始终关注上述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为了推进这方面的研究,促进历史学在理论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展,我们约请了几位专业研究者就有关中国古代史家的通识与智慧问题、中国古代民族史观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历史文化认同问题以及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等问题,撰写了一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史学界同行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