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翠云 《沧桑》2009,(3):47-47,55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一届中央首次提出新的发展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  相似文献   

3.
<正>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观大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演进,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GDP发展观",即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20世纪70~90年代出现的"新发展观",包括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进入21世纪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从中国来看,在对什么是发展、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回顾这一发展理论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为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系统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对我们党在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各项事业发展的科学观念和根本方法,图书馆应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断发挥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功能,更好地适应本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乔益洁 《攀登》2005,24(4):38-40
发展观是对枉会发展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对枉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建国以来党在领导枉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上,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变化。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枉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指引中国发展进步的理论基础。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了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增强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方志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第二轮修志,为编修精品良志做出贡献。一、方志工作者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代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具有全面性,在发展方式上具有统筹性,在发展目的上具有人本性.  相似文献   

11.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继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后国际环境保护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大会的召开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范围的环保主义高潮有着直接的联系。在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上,南北国家代表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几个主要焦点议题产生了分歧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立了世界各国在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一般性原则。二是制订了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全球环境与发展演进过程为切入点,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现实地剖析了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阐述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和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措施,提出旅游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可行途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发展观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一个轴心。邓小平理论框架中十分清晰地显示出他的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点;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构想,反映了邓小平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以人为本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这一发展观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对可持续发展与城乡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健 《人文地理》1999,14(3):31-35
一定区域内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及城乡关系的合理演进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本文从逻辑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提出城市内涵发展和乡村生存与有序发展模式,尤其强调指出:扩展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探寻新的城市发展理论是城市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模式不适于贫困乡村及一般乡村的发展。对城乡关系的演进,从演进态势、促进其合理演进的契合点及营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关系网络角度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揭示城乡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力求对新形势下区域整体合理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nuanced role of cultur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ligh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UNESCO. While UNESCO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intersections between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since 1980s, when the World Decade for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proclaimed, it was only with the negotiation of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that culture began to enter the mainstream development discourse. It is argued that this process, influenced by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has led to the re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culture-development nexus. While the role of culture in the human development paradigm was focused 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other human needs, including identity, education, and health, the sustainability agenda significantly widens the possible roles for cultural factors. UNESCO’s three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culture as a unique dimens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as a driver and enabler of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16.
论人地关系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王铮 《人文地理》1995,10(2):1-5
1人地关系的再认识"人地关系"是古老的哲学命题。在中国古代,至少有三种人地关系的认识观。"人定胜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7.
迟发展效应的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迟发展效应的概念,论述了其负面效应与正面效应--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的内涵及相互转化。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能否崛起,能否赶上并超过先发地区的关键,是看其能否将经济发展理论及建设经验与当地的具体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选择区域开发战略和经济发展的切入路径和突破点,适时地采取一些积极应对策略措施,挖掘、激活后发劣势中的正面效应,强化其相对优势成分,抑制其负面影响,顺利地跨越"瓶颈",创造性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成功地将后发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8.
Formally initiated in 1989, European Union (EU) cohesion policy (ECP) has since passed through a series of metamorphoses, along its five programming periods, while becoming the most financed EU policy. As its name indicates, its initial goals were earmarked for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cohesion, following the intentions expressed in the Single European Act. Since then, from a policy strategy intervention point of view, ECP has shifted into a financial tool to promote investment for growth and jobs. In the meantime, 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 (ESP), which had its debating pinnacle with the release of the European Spat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by 1999, has declined in interest and narrowed into a novel notion of Territorial Cohesion. In this challenging contex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main impacts of ECP and proposes a new strategic paradigm, built around a novel ‘ESP’ vision, backed by the main pillars and dimensions of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and cohesion. More particularly, we suggest that the current rationale for a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 could instead fuel an alternative strategic design based on a cohe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sion: green economy, balanced territory, good governance and social cohe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