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亦足披发 《韩非子·说林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徒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山,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文身 黑齿 赢饰 《战国策·赵策》:“披发文身,错璧左衽,甄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冠秫缝,大吴之国也。”《左传》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赢以为饰……”。 善舟 《淮南子·齐俗》:“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吕氏春秋·大贤贵因篇》:“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生而至,有舟也。” 嗜鱼盐 《风俗通义·佚文》:“吴楚之人嗜鱼盐,不重禽兽之肉。”《史记·贷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鱼,或火耕水耨……”。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早的城建于何时,古代文献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黄帝”时期(《汉书·郊祀志》);有的说是“种农”时期(《汉书·食货志》);有的说是“鲧筑城”(《吕氏春秋·君守篇》);有的说是“城郭盖禹始也”(《太平御览一百九十二引《博物志》)。考古发挖资料证明,我国在新石器  相似文献   

3.
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史念海隋唐时期交通相当发达,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尤为当时后世所称道。运河有不同的渠道,渠道相互连缀,可以通到许多地方。长江亦多支流,支流之大者船舶亦皆畅通无阻。水上交通既已发达,其沿岸也就相应出现一些都会。这...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期 ,东京地势低平 ,河网密布 ,水上交通发达 ,而此时城内人口众多 ,为解决居民粮食及生活用水问题 ,北宋政府先后主要开挖、疏浚了四条运河贯穿京城 ,故有水门一说。检《宋史》卷 85《地理志》载 :“东京……汴河上水门 ,南曰大通 ,北曰宣泽。汴河下 ,南曰上善 ,北曰通津。惠民河 ,上曰普济 ,下曰广利。广济河 ,上曰咸丰 ,下曰善利 ,上南门曰永顺。其后又于金耀门南置开远门。以上皆太平兴国四年 (979年 )赐名 ,天圣初 ,改今名。”今按 ,此处“惠民河 ,上曰普济 ,下曰广利”云云有误。考《宋史·地理志》上、下水门之书法 :上当为河水…  相似文献   

5.
魏真 《史学月刊》2003,(10):116-117
中国古代民本资料中 ,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长期以来 ,人们多把这段话归之于荀子的思想 ,并且当作荀子的重要言论 ,似乎荀子是这段话的始作俑者。这实在是一个误解和误传。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其原因有二。一是这段话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见之于《荀子·王制篇》 ,二是文献资料中有几个地方都把这段话直接说成是荀子的言论 ,不可不谓言之有据。其资料如下 :《艺文类聚·舟车部》云 :“荀卿子曰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太平御览·舟部》云 :“孙卿…  相似文献   

6.
1·《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云:“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汉军复与甄阜、梁丘(?)战於沘水西,大破之,斩阜、(?).”这里所载“甲子”,当为“壬子”之误.《汉书·王莽传·下》云:地皇四年“三月辛巳朔,平林、新市、下江兵将王常、朱鲔等共立圣公为帝,改年为更始元年,拜置百官.”《后汉书·刘玄传》亦云:地皇四年“二月辛巳,设坛场於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即帝位,……建元曰更始元年.”据此可知,王莽地皇四年,亦即刘玄更始元年.另据《汉书·王莽传·上》载.王莽上台后,改国号,并改元,同时又改历法,把汉初始元年“十二月朔癸酉”,改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也就是说.王莽时所用历法比原来西汉时所用历法提前了一个月.更始即位后,以汉统自居,复用原西汉历法.这样,《汉书》、《后汉书》记载这一段历史时,往往有一个月之差.因此,《汉书·王莽传·下》所载:地皇四年“三月辛巳朔”,亦即更始元年“二月辛巳”.既知更始元年二月朔日为“辛巳”,那么其正月之朔日即可推定.当时正月为二十九天,查干支表,上推二十九天,则为“壬子”,而非“甲子”.另查陈垣《廿史朔闰表》,更始元年正月朔日亦为“壬子”,恰好相合.以此可证,《后汉书》当属误记.  相似文献   

7.
纣和武王,是历史上一个时期两个相对立的人物,用孟轲的话说,前者是“至不仁”,而后者是“至仁”(参《孟子·尽心下》)。关于他们,史籍中有许多记载,有人却对某些记载表示怀疑。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其甚也”(《论语·子张》)。孟轲则怀疑《尚书·武成》说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孟子·尽心下》)。如此说来,正像明人叶盛所说:“信史诚有未足信者矣”)《水东日记·史官以心术为本》)。而怀疑一般都是有所见的。苏轼说:“子贡言此者,盖  相似文献   

8.
秦汉黄河津渡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秦汉时期黄河津渡的设置对手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津渡的设置,不仅决定于经千百年交通活动考验的交通大道的走向,还要考虑到河流的水位、流速以及两岸地势等条件。《苟子·子道》:“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还说到涉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革,汉语词汇也同样发生了大变革。总的来说是随着文言文退出历史舞台,白话文正式取得统治地位,白话词汇已较彻底地代替了文言词汇,如不用“之”“乎”而用“的”“吗”等。但从语言的本身规律看,这只是词语的更替,以多数人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去代替少数人所使用的语言形式,而所表现的概念则没有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最能反映“五·四”词汇的特点的是在“五·四”时期产生的新词语,我们称之为“五·四”新词汇。本文拟以最能反映“五·四”新词汇的特点的《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为例,来探讨“五·四”新词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四介既简”,此句出自 《石鼓文·田丰》.王昶《金石萃编》释文、潘迪《石鼓文音训》并误释此句为“吾众既简”.潘氏解“简”为“选也”.“四介”二字,郭沫若说:“二字颇漶漫,然谛审可辨,《诗·清人》‘驷介旁旁’.”郭说甚是.按古文献“四”、“驷”相通.《诗·小雅·四牡》:“四牧騑騑”.《仪礼·既夕礼》:“玄纁束马两”,贾公彦《疏》引《诗》作“驷牡騑騑”.《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地有白马四”,《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作《左氏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有白马驷”.《诗·大雅·大明》:“驷騵彭彭”,《公羊传·隐公元年》:“赗者何?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徐彦《疏》引《诗》作“四騵彭彭”.《诗·秦风·驷(?)》:“驷(?)孔阜”,《说文》马部“(?)”字下引《诗》  相似文献   

11.
一、民俗、民俗学的概念和内容民俗 ,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①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中国 ,“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 ,如《礼记·缁衣》“故君民者 ,章好以示民俗”② ,《史记·孙叔敖传》“楚民俗 ,好庳车”③ ,《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 ,化民俗”④ 等等。而其开始在学术界的使用 ,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被周作人先生首先从日本介绍过来。此后时而用“风俗” ,时而用“民俗” ,直到19 …  相似文献   

12.
宇宙,原意指的是房屋结构。 关于“宇。”《易·系辞传》:“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楚辞·招魂》:“高堂邃宇,槛层轩些。”指的都是房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宇,屋边也。”又《诗·大雅·绵》:“聿来胥宇。”郑笺“宇,居也。”《诗·幽风·七月》:“八月在宇。”郑笺释“屋四垂为宇。”由于“宇”训为  相似文献   

13.
益州地区,古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民殷国富。但在东汉末年,益州的统治者“赋敛烦扰”,“贪残放滥,取受狼籍”(《三国志·刘二牧传》引《汉灵帝纪》),使生产受到很大破坏,激起马相、赵祗所领导的益州黄巾军起义。在刘焉、刘璋父子统治的二十七年中,刘璋手下的东州兵“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缺,益州颇怨”(《三国志·刘二牧传》引《英雄记》),又激起赵韪等人的反抗。刘备率军入蜀前,益州地区的生产虽然没有象黄河流域遭受到那么大的破坏,但整个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惨遭屠杀,幸存者被迫四处流离,昔日繁华的名都洛阳和人口集中的中原地区,出现了“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后汉书·仲长统传》)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的悲惨景象。汉献帝从长安逃回洛阳,因洛阳周围数百里内被董卓的军队焚烧一空,得不到粮食供应,只好下令“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三国志·董卓传》),袁绍和袁术的军队因抢不到足够的粮食,不得不用桑椹和蒲螺充饥,刘备的军队在徐州被袁术打败后,“饥馑困败,吏士大小自相啖食”(《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英雄记》),曹操的军队由于缺乏粮食,程昱给他筹备了三日的军粮,里面混有不少人肉干(《三国志·程昱传》注引《世语》)。那些封建军阀的军队因而“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三国志·武帝纪》。面对“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三国志·毛阶传》)的现实,谁能够迅速恢复和发展被遭受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使流民安定下来,谁就能够站得住脚,壮大自己的政治势力。  相似文献   

15.
杨衒之姓氏家世小考子烨之的姓有三种写法。其一为“杨”,见于《隋书·经籍志》等书;其二是“羊’”,见于刘知几《史通·补注篇》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其三是“阳”,见于《新唐书·艺文志》与元《河南志·三》。四库馆臣从“杨”,认为“羊”可能是误字,而对“阳...  相似文献   

16.
“博士”一词,英文为doctor,很多人以为是舶来品。其实,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产物,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博士乃是官名,其出现最早可上溯到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者,鱼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这是鲁国的博士。《宋书·百官志》也说:“六国往往有博士。”但此时博士的职责已不可考。秦王朝因袭此制,设置博士多达70人(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至于秦朝博士的职掌,《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记载如下故事:“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  相似文献   

17.
王冬斌 《旅游》2007,(6):72-79
闽北,是上古时期闽越族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它西邻荆楚,北接吴越,很早就已“(南楚)与闽中、越杂俗”(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秦、汉之后,中原人口一次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尤其“自五代离乱,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逃难于此,故备五方之俗”(宋·《建安志》)。闽北成了中原文化进入福建的民俗“沉积”地。  相似文献   

18.
王健 《中国钱币》2001,(1):35-38
提出 ,中国货币史上存在一个“通宝钱体制”的历史阶段。“从唐初创立开元通宝起 ,到北伐前制钱完全退出流行为止。即从公元62 1— 192 7年 ,约行 13 0 7年 ,为通宝钱体制时期。 ~~论开元通宝的诞生与纪年通宝币制的形成@王健①《资治通鉴》卷一八五。 ②《隋书·食货志》,《册府元龟》卷五○一。 ③《旧唐书·高祖纪》。 ④《新唐书·高祖纪》。 ⑤如南朝刘宋武帝铸孝建四铢年号钱;后周武帝铸布泉;五行大布钱;宣帝铸永通万国钱等。 ⑥《汉书·律历志》。 ⑦《旧唐书·食货志》。 ⑧《唐六典》卷二二。 ⑨《中国…  相似文献   

19.
倭人,王沈《魏书》与《后汉书·鲜卑传》都有记载.《后汉书·鲜卑传》;鲜卑“种众日多,田畜射猎不足给食,檀石槐乃自徇行,见乌侯秦水广从数百里,水停不留,其中有鱼,不能得之。闻倭人善网捕,于是东击倭人国,得千余家,徙置秦水上,令捕渔以助粮食。”王沈《魏书》同,但称“汗人”。马长寿先生认为,倭人即今日之“倭奴”,古代东海岸当有此族。从东汉东北民族分布看,倭人是否指今日之“倭  相似文献   

20.
在三国时期,吴国为加强西部的防务,特设立西陵督统领其事。关于西陵督的驻地,《南齐书·州郡志》荆州条下载“汉灵帝中平末刺史王睿始治江陵,吴时西陵督镇之”,似乎西陵督驻地在江陵,即荆州治所。但从相关资料的记载来看,吴所设西陵督之驻地实在西陵,《南齐书·州郡志》把西陵督与荆州治所江陵联在一起不妥. 关于西陵督驻西陵,是有明确的文献记载的。《三国志》卷47《吴书·吴主传》载,吴黄武元年“改夷陵为西陵”,同书卷52《吴书·张顾诸葛步传》载“权称尊号……是岁,(步骘)都督西陵”,孙权称尊号即称帝,其称帝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