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福堂是中国第一位基督教(新教)牧师。他是英国名的传教士兼汉学家理雅各的高足,也是中国第一个接受过完整新教神学训练的人。他早于中国第一个基督教宣教士梁发,被英国伦敦传道会按立为基督教(新教)牧师。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都会区的几家华人基督教会为样本,分析了丹佛华人基督教会的历史与现状,教会的人员构成、参加教会活动的原因、教会运作模式及社会功能,反映了科州乃至美国中西部地区华人基督教会的基本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以丹佛为代表的科罗拉多州华人基督教会历史不长,规模普遍较小,组织结构较为简单。教会信众来源广泛,目前以中国大陆为主体,涵盖了两岸三地及东亚、东南亚等地华人。华人基督徒多从事医学、网络信息、矿业、会计和厨师等专业技术工作。尽管参加教会活动的华人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教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但作为丹佛华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人基督教会仍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社会组织,在团结华人,救助华人弱势群体,特别是在提供精神支持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观海字赐昌,又名泗昌,号贡川(1851~1920),广东归善县荷坳村(今属深圳市龙岗区)人。他是近代中国最早到德国的留学生(表1),也是基督教信义宗最早的华人牧师。  相似文献   

4.
1989年10年28日,“美国曾氏宗亲会”、“旧金山华人文化中心”和“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在旧金山华人文化中心联合举办了题为“美国华人家庭史和族谱学”的专题讨论会,80位有关人士参加了这次会议。这种会议在旧金山湾地区是第一次,在全美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1983年由“南加州华人历史学会”和“亚裔美国人研究中心”在UCLA举办的题为“美国华人家庭史”的讨论会。第二次是1985年由夏威夷  相似文献   

5.
论文基于对美国加州一间华人基督教会的参与式观察,从个体和群体之间互动的角度,探讨了基督教对民族身份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置于跨国的社会语境中考察。研究发现,基督教会在海外华人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华人基督教会的传播体系由话语修辞、日常交往和集体仪式三部分构成,从而对信众的日常生活、精神信仰和身份认同等产生全面影响。华人基督教会具有强化华人的民族身份的作用,而连结宗教身份和民族身份的则是通过话语修辞、日常交往和集体仪式而建构起来的"拟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鲍忠(1892—1964),原籍浙江省永嘉县。从小受其父传教影响,读书后历经教会学校熏陶,1920年进入南京金陵神学院,毕业后在南京长老会母堂传道。1927年,中华基督教会宁镇区会委派前南京堂会牧师孙喜圣和上海清心堂牧师李恒春,于南京四根杆子路(今莫愁路北段)老礼拜堂内举行主礼,授封鲍忠为南京中华基督教会汉中堂(即今基督教莫愁路堂)牧师。1929年6月1日,鲍忠牧师代表南京基督教会参加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  相似文献   

7.
(1)侵华先锋伯驾彼得伯驾(Peter Parker)是美帝侵华的先锋。公元1804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弗兰明罕城,他的父亲是农民,全家信奉基督教,183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5月10日复被封立为牧师,于10月26日乘“马礼逊”号轮船抵广州,为美国基督教医师奉国外宣教会派遣来华的第一人。他先到星加坡学习华语,次年便到广州,在新荳栏厂地开了一间眼科医局,到了1856年,这所医局被毁于火,乃迁地方重建新院,这所新院,即日后远近闻名的博济医院的前身。又曾组织“广州医药传道会”,在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传入中国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 ,中国平民百姓将基督教视为异端邪说 ,对信奉基督教的人抱有鄙视和排斥的态度 ,将信教者视为“洋奴汉奸”。在这一社会环境下 ,一些正当奉教的人遭受巨大的压力。也正因为这一原因 ,一些基督教界的有志之士一直在寻求建立华人自立、自养、自传的教会。一、华人宣教会中国基督教会最早致力于自立、自养、自传的 ,始于1862年成立的厦门长老区会 ,其次则是成立于1865年的山东华人长老区会 ,以及1868年在厦门附近成立的属于公理宗伦会的自立教联会 ,再往后便是成立于1873年的广州“华人宣教会…  相似文献   

9.
论文对美国当地两家基督教会进行长达一年的实地研究,考察了其社会网络的特点及其对华人新移民构建社会资本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基督教会对华人新移民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的影响。认为华人教会将发展出紧密的闭合网络,有利于华人新移民发展出科尔曼式的闭合型社会资本,从中获得归属感、情感慰藉以及更加实际且有执行力的帮助。本土教会将形成富于结构洞的稀疏网络,有利于华人新移民发展出波特式的结构洞型社会资本,从中获得异质性信息、多样化的观点以及潜在的创新机会。  相似文献   

10.
创办日知会 黄吉亭和胡兰亭是美国圣公会鄂湘教区著名的中国籍牧师,二人早年就读于武昌文华书院,毕业后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神学院学习,分别于1891年和1893年授会吏职,是美国圣公会鄂湘教区最早的一批中国神职人员.作为教牧,他们并不满足仅仅将上帝的福音传播给国人,而是更关注基督教与本土的融合,更关注祖国的命运,"胡黄均有心革命".1900年复活节,黄吉亭、胡兰亭牧师在武昌高家巷教堂组织"中华圣公会",希望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教会.  相似文献   

11.
1970年代,一位流亡的苏联知识分子告诉一位美国牧师,苏联知识界正在经历一场东正教的灵性复兴。几乎每位显要的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都在挖掘属灵的主题。这怎么可能呢,在莫斯科,连一本福音书都难以看到了。多年后,牧师在书中写道,那位异见作家,面带骄傲,他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只要人们还在读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基督教的精神就无法从这个民族的心灵中被消失。”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二战前新加坡华人基督教教育为研究对象,初步考证了新加坡华人教会创办学校的历史,分析了影响新加坡华人基督教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新加坡华人教会办学宗旨的转变以及这一转变所产生的效果。认为二战以前的华人基督教教育对教会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中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加坡华人社会在各个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也成为影响教会教育,乃至基督教传播的关键因素。正是基于华人社会的变迁,1885年前后卫理公会调整了教会学校的办学宗旨,从而使新加坡华人基督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承中华传统:在美国大陆和夏威夷的中文学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美国大陆的早期学校:19世纪中,华人社会开始在美国本土及夏威夷群岛形成。初到美国时,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其中生存,华人们对英语等于处理商务和社会事务极为必要的技能十分重视。由于这时的华人儿童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家庭考虑将子女送回国上学。大多数留在这里的孩子则是跟着父母学习中文或者什么都不学。在19世纪近四分之三的时光过去后,第一所为华童设立的中文学校才在美国出现。1874年,幼童出洋肆业局为120名赴美的中国学生在康涅狄克州的哈特福德建立了一个管理机构,①中文和儒家经典是他们学习的内容之一。然而…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以美国中西部K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和向他们宣教的当地基督教组织和个人为主要研究目标,主要分析校园宣教士如何通过各种传教方法来影响中国留学生。本文认为美国的基督教文化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宗教在美国校园的传统合法存在,使当地基督教会有条件和机会接触到来自非基督教国家的留学生。共同的民族背景使华人教会在向中国留学生传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学生在受到美国宗教文化冲击的同时,也在积极体验异域文化,并从中体现出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28日,这天对于北京基督教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今天,将有13位副牧师或传道员将被按立为牧师或副牧师。前辈牧师们将通过按手礼的形式,将主持圣礼、牧养信徒、推行圣工的神圣权力传递给新立的牧师们。对于投身于“福音事业”的年轻人来讲,按牧礼拜无疑是他们在圣职阶梯上获得的又一次神圣的晋升。  相似文献   

16.
王晓红 《民俗研究》2005,(1):241-248
2004年3月28日,这天对于北京基督教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今天,将有13位副牧师或传道员将被按立为牧师或副牧师。前辈牧师们将通过按手礼的形式,将主持圣礼、牧养信徒、推行圣工的神圣权力传递给新立的牧师们。对于投身于“福音事业”的年轻人来讲,按牧礼拜无疑是他们在圣职阶梯上获得的又一次神圣的晋升。  相似文献   

17.
郭南 《民族译丛》2007,(4):95-96
19世纪中叶,不少华人满怀淘金的梦想,飘洋过海,到夏威夷的农庄和美国西部的矿山当契约劳工,后来又到美国西部修建铁路.铁路修成后,等待他们的却是美国历史上惟一的一部歧视少数民族的法令 --《排华法令》.  相似文献   

18.
王晓红 《民俗研究》2005,(1):241-248
2004年3月28日,这天对于北京基督教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今天,将有13位副牧师或传道员将被按立为牧师或副牧师.前辈牧师们将通过按手礼的形式,将主持圣礼、牧养信徒、推行圣工的神圣权力传递给新立的牧师们.对于投身于"福音事业"的年轻人来讲,按牧礼拜无疑是他们在圣职阶梯上获得的又一次神圣的晋升.  相似文献   

19.
1938年6月4日,江苏如皋美国归正基督教会牧师施密特致函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反映1938年3月至6月间该教会神职人员行动受日军限制、传教组织和教会财产被日军破坏等情况,从中可见日军对如皋的残暴统治、如皋沦陷之后的社会状况,以及中国军民的抗日情形,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早期博学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创办博学书院,校址在汉口后花楼居巷(今交通巷).创办筹划人——杨格非牧师,故英文校名为杨格非学院(GriffithJohn College).第一任院长马辅仁牧师.1907年伦敦会同人,借杨格非牧师来华传教五十周年纪念而募款,经汉口教会的教师李家兴先生介绍,以1800串钱购买韩家墩李姓地皮约200余亩,并协助马院长筹建新校舍.1908年新校建成后,博学书院迁入现址.花楼街旧址则让与汉口大同医学院.新校校园宽广,运动场地宏大,西式教学大楼中耸立着钟楼,悠扬的钟声,响彻周围农村,是当时颇具规模的洋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