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永萍  李俊义 《满族研究》2023,(1):37-44+66
辽宁北镇庙内现存元明清三代碑刻共56通,其中元代碑刻12通、明代碑刻15通、清代碑刻29通。庙内碑刻多数记祭祀之经过,此外还涉及封山、修庙、游山等诗文、纪事,为还原与解读元明清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且宝贵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通过实地调查北镇庙现存元明清碑刻,现场拍摄原碑及拓片,集中说明庙内现存碑刻信息,遵照原碑,比对众方志所著录的北镇庙碑文,集中汇校,查缺补漏,尊是黜非,继而探析碑文之意,发掘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县内发现的唐天宝年间的货币算起,锦屏至今已12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锦屏为名曾两度建县。第一次为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废铜鼓卫,置锦屏县,治铜鼓卫城。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撤县为乡,置县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保存的明嘉靖四十年窑神庙刻立的《重修地震窑神庙记》碑加以录文和初步考证,该碑刻已残断不全,但保留了碑文主要内容,记述了明代当地地名沿革、窑神庙在明代的修建历史以及庙宇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大地震中严重受损及重修等情况,碑文内容对研究澄城县尧头窑的瓷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位于廊坊市境内的回龙亭碑刻有清乾隆三十八年御制文《阅永定河记》和两首御制诗,本文试图从碑文入手,并梳理相关史料,还原永定河自康熙三十七年至乾隆三十八年六次改道的历史。初步探讨乾隆的治河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晓旭 《南方文物》2003,(1):126-126
江南大学金其祯研究员用十余年时间著成107万字的煌煌巨著《中国碑文化》,2001年11月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专著对学术最大的贡献是将碑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来研究,改变了以往将碑刻单纯作为书法艺术研究或考据学研究的传统研究方法,不但在研究方法上是一个飞跃,而且拓展了碑刻的研究领域,揭示了碑刻的文化内涵,使碑刻作为一门文化史上的新兴学科昂首立身于学术之林。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从碑的起源一直阐述到现代碑文化,既是一部碑刻本身的发展历史,又是一部反映碑刻与人类历史相关的关系史。下篇为碑文化专题论述,多角度的探讨了碑与…  相似文献   

6.
曹道士碑是黑龙江省发现唯一的金代道教碑刻,原立于阿城县东南百余里之松峰山太虚洞内,现存阿城市文物管理所金上京博物馆。其碑文虽于《吉林通志》、《宾县县志》等书中有记载,但碑文脱字、误字较多。建国后陆续有人对此碑进行过考察研究,但都是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虽对碑文做了校正,但仍然有误。关于书法方面的研究似更无人问津。本文拟在勘误曹道士碑文的同时,并对其书法艺术和书法源流作点粗浅的研究,以就正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净觉寺位于河北省玉田县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的佛教古建筑群,寺内现有清乾隆年以来的碑刻9通,本文据碑文记载及相关资料,对该寺的始建、修缮与增建等情况做了整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8.
魏郡等字残碑存字若干,虽不完整却也是难得的东汉碑刻遗存。碑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地理历史价值。碑文书法水平虽不算精到,却有大璞未雕、生动自然之意。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千百年来为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艺术 ,其中石刻碑文也给新疆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新疆历史上的碑刻记载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生活场景 ,是我们研究西域历史、文化重要佐证 ,也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在新疆发现的碑刻中 ,年代最早的要数汉代《仁尚碑》,该碑 1980年发现于天山北麓松树塘。它是东汉时期西域都护仁尚率部追擒匈奴单于时刻于天山北麓。碑高 1.6米 ,宽 0 .65米 ,碑文共 5行 ,每行 10余字 ,隶书。由于年代久远 ,碑文字迹已残缺不全 ,但其中“唯汉永元…  相似文献   

10.
朱明寺大德塔碑,近年出土于苏州虎丘塔塔基填土层.出土时碑石已残,缺失下段(见拓片).残碑长0.41、宽0.45、厚0.14米.现存碑文共17行,88字,但除“朱明寺大德塔”、“大历四年(769)”、“宝历元年(825)”等字外,绝大都分碑文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经考证,该碑是目前苏州历史上最早的碑刻实物,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碑刻实物价值.朱明寺大德塔碑的出土,填补了苏州历史上唐塔的空白,并为我们研究唐代苏州朱明寺大德塔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炳勋墓碑"是昌邑博物馆近年来新发现的碑刻文物,整体完整,雕刻精美。碑文详细介绍碑主一生,涉及晚清"陕甘回民大起义"以及多位重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直隶总督署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农历三月初四日开始动工兴建。当时是直隶提督杨鲲协办直隶总督,农历六月初六日解去杨鲲协办之职,由左都御史唐执玉署理直隶总督。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竣工,共历时八个多月。直隶总督署建成之后,唐执玉亲自撰写了一篇碑文,刻碑以记之。碑文名《新建保定总督公署碑记》,除了为雍正皇帝歌功颂德之外,还记述了修建直隶总督署的原因和经过,更主要的是记载了直隶总督署建筑布局的概貌。碑文中写道:“其东西之广度以丈四十有二,南北之深几倍焉。周垣崇闳,庭阶轩广。有治事之堂,燕私之居,文武…  相似文献   

13.
河东裴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碑刻将碑身、碑文、书法三者完善结合,是雕刻、文学、书法艺术的综合体现,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对研究历史文化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杨榕 《文献》2006,(3):113-126
明清时期,福建各地民俗活动频繁,城乡演剧之兴盛,已成为民众文化生活之大事.故福建地方文献中就有了戏曲活动的记载,戏曲碑刻即其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戏班、戏神、演剧、罚戏、习俗等,折射出民间演剧之缩影.碑刻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记事方式,福建各地宫庙林立,庙多立碑石记述其历史、祀神或重建修缮事宜,随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碑刻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碑刻是记录戏曲信息的载体,属于戏曲文物型文献,其碑文少则十几字,多则数百字,甚至达千余言.福建传世的戏曲碑刻多见于明清,包括庙碑、护林碑、墓碑等,其中尤以庙碑为主,反映出戏曲碑刻与宫庙的密切关系.它们出自历史上地方戏盛行的福、莆、泉、漳等地,是研究福建戏曲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胡静 《丝绸之路》2010,(14):32-34
酒泉地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西北要塞,散布其间的碑刻、摩崖、钟铭、题壁等,以详尽的记述向人们展示了这片土地饱经风霜的历史。这些碑文不仅具有深刻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贵州遵义高坪"土司"墓地出土的《杨文神道碑》,是一篇研究宋蒙战史与杨氏祖源的重要文献。该碑至迟在1291年即被毁,碑文亦湮灭于世。神道碑是被杨氏后人在1275—1291年间有意摧毁的,以表达"忠宋"或"顺元"的动机。碑文作者应是南宋抗蒙重臣朱禩孙,其在德祐元年(1275年)四月的降元变节,可能是碑刻被毁、碑文湮灭的重要原因。杨氏之先应为当地土著僚人,其源自山西太原的祖源叙事并不可靠。在宋元更迭的历史时刻,对一通夸耀宋廷及贬损蒙廷的敏感碑刻的处理,折射了边地"土司"的生存抉择,以及边缘族群融入华夏核心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文物天地》2021,(8):52-55
<正>"张猛龙碑"全称"后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刻,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孔子博物馆藏有张猛龙碑帖44件,有清拓本、民国拓本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拓本。碑文26行,行满46字,有界格,字体浑厚端丽,是北魏书法的杰作,历来受到书法爱好者的关注。碑文所载张猛龙在鲁郡移风易俗、兴办学校、推行教化的政绩,鲜有学者论及。本文结合文献资料,考订张猛龙的家学渊源、兴学背景及儒学在鲁郡的状况,以此审思儒学在北魏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丰润曹氏家族的三件碑刻隆立新近几年,丰润县在进行曹雪芹祖籍在丰润史料调查中,先后在丰润尚古庄、小陈庄、尖山峪、大坡庄、迁西莲花院、遵化马家峪等地发现有关丰润曹氏家族明、清碑刻30余件,这些碑刻对研究明、清两朝历史,深入曹雪芹祖籍的研究等有着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山东省安丘市留山秀云观遗址内,现存有6块清至民国的珍贵碑刻,内容皆与道观及周边民众的宗教信仰有关,是研究山东宗教史与民俗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文章对其碑文重加辑录,并进一步分析了其透露的地方宗教信息。  相似文献   

20.
关于柳本尊碑刻中的纪年问题 ,由于碑文漶蚀 ,后人曾作校补。本文对此作了研究 ,对纪年等问题进行了考查与辨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