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封发现一批宋代窖藏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12月,河南省登封县冯湾村农民在村边挖土时,发现一批窖藏瓷器。这批瓷器装在一件褐色大瓷缸内,出土时瓷缸被打破,除个别瓷器被击碎外,还有26件保存完好。其中有钧瓷24件,磁州窑系瓷器2件,主要器形有盘、碗、瓶、钵等。一、钧瓷盘,12件,分二式。Ⅰ式盘10件侈口圆唇,浅腹,内底较平,圈足露胎,胎色灰白。通体施天青色釉,施釉肥厚,釉质细腻浑厚,下部垂釉如蜡泪,圈足内积釉厚似乳钉,器表有桔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07,(5):75-78
1.清雍正粉彩福寿双全纹盘 撇口,弧壁,平底,圈足。粉彩装饰绘福寿双全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6字2行楷书款。雍正官窑制品。雍正一朝虽仅13年,但其瓷器质量高超,彩釉品种空前丰富,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珐琅彩以及各种颜色釉瓷。釉上釉下彩绘,  相似文献   

3.
1987年3月,绵阳市中区刘家农民修房取土时,挖出一铜盆,内盛7件瓷器,其中青瓷2件,白瓷1件,青白瓷(即影青瓷)4件。 铜盆,侈口、深腹、平底,壁极薄,锈甚,口沿部分残。口径22、底径11.8、高9.5厘米。 瓷器7件,分四式。 Ⅰ式4件,青白瓷碗,侈口,斜直腹,小平底,器内外均施釉,砂底。釉色白中泛青,内腹壁模印一圈云雾纹和潮水纹。口径16.8,底径3.8,高5.6厘米。(图1) Ⅱ式1件,青瓷碗,侈口,浅腹,腹微折,圈足,通体施满釉,釉色闪青,外壁饰  相似文献   

4.
1989年4月,原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市西郊麒麟岗上中原电梯厂生活区,发掘了一座砖石混砌的明代武略将军墓①,该墓历史上已遭到破坏,所以,在墓室的石墓门外除发现一合方形石墓志外,墓室中的随葬品仅发现5件瓷器。现将该墓出土的5件瓷器介绍如下:青釉刻花瓷炉1件,器为釉下刻花,白瓷胎骨,造形为大敞口,凹面口沿内敛外折,筒形腹下收,矮圈足,腹的下部附3个蹄形假矮足,器内外通施豆青色釉,釉厚润泽,釉面有较大的裂片纹,器底露胎,器腹纹饰分为上、中、下三层,中层为凸饰八卦纹一周和带弦纹两周,上、下层为平面刻饰缠枝花纹、…  相似文献   

5.
在不少有关早期青瓷的考古资料中,常见一种三足、或四足、六足不等)的盘形器,它们被称为盘、座或盂(有盖)。如: 1.1957年考古学报第4期罗宗真"江苏宜兴晋墓发掘报告"一文中关于墓中出土的青瓷器中说:"有盖盂一件。……盖上有网纹和弦纹,底有三只熊足,遍体施釉,釉色匀整光润,是这批青瓷器最好的一件。径11.8,高6.5厘米。" 2.1958年考古学报第1期浙江省文管会"黄岩秀岭水庫古墓发掘报告"中说晋墓中出土:"三足盘二件,出自墓10、22。外施淡青色釉,盘内无釉,露灰白色胎,高4.4,口径12.8,底径13.4厘米。"  相似文献   

6.
《南方文物》2006,(1):124-124
宽沿外折,盘腹较斜而浅,圈足较小而高。并且口沿上装饰两个立鸟。尤其,重要的是,盘内底中心铸有一个蹩纹,呈俯视的氅形,圆盖,盖中心为涡纹,外为一圈圆点纹,最外为一道云雷纹。氅头部呈三角形,长颈,两个圆眼很小,当为蹩,而不是龟。氅盖两侧伸出四足,并饰有云雷纹。在蓬纹四周加饰3条俯视的鱼纹(鱼身饰云雷纹)。这个蹩纹与氅鼎之铭氅字相似,可能也具有标识器主人族氏之功能,暂称为氅鱼纹盘。通高20.5厘米,口径38.8厘米。  相似文献   

7.
影青瓷为宋代景德镇窑工们在五代青瓷、白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一种特色瓷器。宋代影青瓷具有薄胎素釉、简洁规整的艺术风格。岳西县位于安徽省安庆地区,距离江西景德镇较近,出土了大量的宋代瓷器。文章介绍了岳西县博物馆馆藏的6件极具代表性的宋代影青瓷器,其中包括影青釉瓜楞花口瓶、影青釉高足粉奁和影青釉双鱼纹瓷碗等。  相似文献   

8.
1980年4月,永新县旧城东门外城墙基底深约50厘米处,发现一批瓷器和铜钱。据现场观察,旧城墙残高约5米,禾水自西向东绕城墙流过,城基和堤岸相距咫尺,城墙倒塌后,坑位居中略偏城外,在直径约1米的土坑内堆积瓷器,以小盘扣大盘,盘内成串绕放铜钱。瓷器十二件,铜钱一千余枚,已由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现介绍如下: 一,青白釉印花龙纹浅腹碗四件。高6.5—6.8、口径21.9—22.1、底径7.5—7.6厘米。平口,弧壁,矮圈足,外壁素面无纹,内壁在碗心直径17.8厘米处,绕饰印花单龙戏珠及云纹五朵,外绕凸弦纹一道,龙四爪,张口,露牙,伸舌,竖角,形态凶猛。全器施青白釉,青色稍淡。圈足一圈无釉,系用垫圈正烧。在口部和圈足处有两个  相似文献   

9.
历年来宝鸡市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古代瓷器,现选择其中部分介绍如下: 一、三国瓷器青瓷盘口壶:宝鸡市八一信箱出土。浅盘口,束颈,圆溜肩,扁圆腹,喇叭形圈足。肩部有两道弦纹,弦文以上模印一周菱形方格纹,腹和圈足相接处一道凸弦纹。淡灰色胎,外施淡青色釉,釉层薄而且均匀,胎釉结合牢固,无流釉和釉层剥落现象,器  相似文献   

10.
绍兴市文物公司在民间收购征集的明、清瓷器中,有3件明代青花瓷器比较珍贵,现介绍如下。 1.永乐青花鸡心碗口径16.3、底径4.2、高9厘米。胎较薄,直口,深腹,圈足,无款识。内口沿饰一圈十字纹,底饰莲瓣纹(图版捌:1)。外口沿处饰回纹,圈足以上饰蕉叶纹,圈足处饰波浪纹(图版捌:2)。纹饰疏朗秀丽,线条粗细有别,清晰明快,青花绚丽鲜艳。在花纹的纹理中有钴铁的结晶斑点,呈星状晕散,浓重处凝聚为藏青色,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用手摸有凹凸不平之感。  相似文献   

11.
青花勾枝莲盘,是晋祠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明代宣德青花佳作(附图)。通高5.5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22.4厘米。盘作菱花口, 12花瓣,折肩,浅腹,盘壁与底处亦作菱花形,矮圈足。青花纹样可分为三层:器口沿面饰一周二方连续草纹。盘壁花瓣处饰6种 12组连茎花卉,分别是莲花、菊花、牵牛花、牡丹花等,各自独立组成。盘心饰6朵装饰性莲花、菊花、石竹花、大丽花等,每朵花由枝叶勾连组成。盘外壁同样饰6种12组折枝花纹。青花色泽浓艳,自然晕散,具有浓厚的凝聚结晶斑,深入胎骨。釉色青亮,底无釉,为细纱底,光滑自然,无款识。 青花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品种之一,它以其幽靓素雅,清新明快的独特风格饮誉海内外,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青花瓷是以钻为着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关于青花瓷的起源,目前国内外陶瓷界说法不一。但是到了明青花瓷已非常成熟,而  相似文献   

12.
<正>黄釉瓷器是颜色釉瓷器诸多品种之一。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初的景德镇御窑厂,以黄寓皇,仅供宫廷御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黄釉瓷器11万多件,以帝后生活日用器皿为主,各式大小不一的黄釉碗、黄釉盘数量众多,余多为碟、杯、匙、瓶、壶等;亦有祭祀用的黄釉瓷器及陈设观赏用的黄釉瓷器等,由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为皇家所垄断。以黄寓皇的黄釉瓷器黄釉瓷器是颜色釉瓷器诸多品种之一。"黄""皇"同音,金黄是至尊之色,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以黄色为贵。早在《周易》中,就有关于黄  相似文献   

13.
在江西省清江县博物馆所收藏的古代瓷器中,有一件褐釉乳钉柳斗纹茶杯,造型和纹饰优美,有迄今所仅见的明确纪年铭文可考,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此杯1976年出土于江西清江县矗湖村鹤卵冈宋墓中。敞口,圆唇平折,束颈,鼓腹,小平底。通高6.2、口径7.2、底径2.6、胎厚0.3厘米。器表带釉,露出白色胎。腹部满布柳斗纹,缘颈附加白釉乳钉十五颗,排  相似文献   

14.
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第三层室里陈列着一件清代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此瓶系清代景德镇御窑厂所烧制,是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典型作品。瓶高26.7、口径8.9,底径儿厘米。圆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瓶身略仿明永乐梅瓶式样,只是口部稍大。通体施白釉,釉中微微  相似文献   

15.
介绍几件吉州窑彩绘瓷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绘是吉州窑瓷器装饰方法之一,它在该窑南宋时期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择近年来在江西出土和收集的几件宋、元吉州窑彩绘瓷器,介绍如下: 一、彩绘奔鹿纹盖罐一件。1975年9月,新干县界埠公社南宋墓出土。罐作圆筒形,平肩,直口,矮圈足。通高18.2、口径9.3、底径8.4厘米。盖呈凉帽形,中间有稍凸起的假纽,有子口,上饰四个对称蝴蝶纹,外绕一道弦纹,盖边全饰褐色彩绘。器身中部双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院藏33件宋代官窑瓷器和12件明清仿官瓷器进行了无损分析。研究人员通过对瓷器釉面、釉及胎釉中间层的显微观察,对瓷器釉纹片和釉中气泡的记录及统计,系统对比了宋代官窑和明清仿官瓷器显微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并对院藏宋代官窑瓷器和明清仿官瓷器的显微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南京博物院从天津征集到一件明万历官窑黄釉宫碗(图1)。口径17.5厘米,侈口、弧腹、浅圈足,通体施正黄釉。造型端庄、釉色纯正、为典型的御窑宫碗。底书"大明万历年制"青花六字双圈款(图2)。黄釉瓷器在明代是皇家的专用品。每年皇帝祭祀地坛要用本朝制作的黄釉瓷器。明朝宣德年间出现一种口沿外撇,腹部宽深,外观端重而又实用的碗,因多为皇宫所用,故称作"宫碗"。这种优美的形制几乎贯穿整个大明朝,无论造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瓷器中,植物图案渊源流长,种类繁多,就其数量而言,远远超过动物图案,而植物图案中的桃纹(包括枝叶、果实)在植物图案中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时至今日,桃纹仍是瓷器上的主要装饰纹样之一。这不仅是因为桃的花果鲜艳夺目,令人喜爱,更因为桃有着耐人寻味的传说和寓意。一、古代典型桃纹瓷器桃纹从什么时代开始作为瓷器上的装饰图案尚无人考究,但从有关注录瓷器看,应该说始于宋代,有上海博物馆藏龙泉青瓷桃式洗和河北定县塔基出土桃形粉盒为证。不过这两件都是模拟桃子形状的瓷器。到元代,发现青花双桃大盘、釉里红桃纹大盘在盘心出现了折枝  相似文献   

19.
盘口瓷瓶     
<正>五代(907~979年)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跳峁墓葬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瓶口呈漏斗状,口部较深。细长颈,圆腹曲收,圈足略外张。瓶口外侧、颈部均饰弦纹。两侧肩部与腹底有对称桥形穿带,之间为带槽。肩部饰有放射状叶纹、弦纹,腹部垂饰联珠灯笼纹。通体饰褐釉,圈足内底无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陕西凤县双石辅、凤州两地,出土了一批唐宋时期的陶瓷器,现选择其中九件瓷器介绍如下: 一、白瓷类白釉碗口径13、高5.5、底径(外径)5厘米。唇口,浅腹,腹壁斜直,玉璧形宽矮圈足。白釉纯白莹润,胎致密。碗内施满釉,外壁施半截釉,底足露胎。此碗为唐代邢窑上乘制品(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