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扬多次要求丁玲担任文艺界领导工作,丁玲都拒绝了; 周扬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漠视,激怒了丁玲延安整风后,尽管丁玲写作上的“转向”与周扬所追求的趋向一致,但是,作为一名作家而存在的丁玲,在内心深处对周扬仍然不肯认同。虽然表面  相似文献   

2.
梦棠 《纵横》2004,(12)
丁玲生于1904年,卒于1986年。今年是她100周年诞辰。再算一算,她告别人世也快20年了。对于知晓和经历过中共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史,以及建国后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这段历史的人,差不多都知道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女作家丁玲。我上小学刚学会认字造句时,听到大人们在传说当时一件轰动性的新闻:从延安过来的女作家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说得了斯大林文艺奖金。那时斯大林还没死,中国和苏联关系算很好。后来又听说,女作家还被邀请去莫斯科在电台上讲话。于是丁玲成了闯入我脑海里第一位现代作家的名字,比知道鲁迅、茅盾还早。我想以后一定要…  相似文献   

3.
<正>著名作家丁玲的名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让世人熟悉了桑干河这个名字。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在桑干河畔吉家庄遗址的考古发掘,使我们有机会揭开那里4000年前的古老文明,陶窑、房址、墓葬、黑陶、骨器等精彩的物质文化遗存渐渐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吉家庄遗址位于山西大同云州区吉家庄村南约150米桑干河南岸二级台地上,南靠殿山,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著名女作家丁玲诞辰105周年。她40年代的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获得斯大林文学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她也遭受过诸多不公正的待遇,而这一切皆源于1933年4月她被国民党中统特务秘密逮捕、囚禁了三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作家与稿费     
在解放区,没有稿费一说。后来,边区政府尊重作家劳动,发"边区票",延安的作家,可以拿上"票票"进馆子,请朋友高高兴兴吃上几碗羊杂碎。解放了,进城了,以货币的形式付稿费了,虽然那时的税收政策已见雏形,但是对作家并不征税。1951年,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因为奖金归个人所有,而且不征税费,丁玲把巨额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作家协会,周立波把他的部分奖金也捐给作协。作协把两项捐款合在一起修建了作协幼儿园,买了幼儿园的设备,如桌椅、板凳、床和院子里的滑梯等大小玩具。  相似文献   

6.
一 1980年春天,丁玲在北京协和医院作了乳腺癌的切除手术。夏天,她应江西省有关部门的邀请到庐山疗养。这时候,我为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教学学术讨论会,也上了庐山。她知道我要上庐山,便让女儿和女婿托我把家里九寸黑白电视机捎去。送去电视机的时候,我告诉她:“我的同学当中有人读了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你关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重印前言》,很有意见,说你为什么直到今天还要强调自己对毛主席的那种感情,如说这本小说也是为他老人家写的呀,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是怀着战士冲锋时的那种感情,喊着‘为了毛主席,冲啊!’等等。人家…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家丁玲和陈明的爱情,在文学圈甚至圈外,都引起人们关注。近日,年过九旬的陈明,出版了《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以亲历者的身份,系统地回顾两人相伴走过的历程。书中在陈明的简介中说:这本书,“对于了解丁玲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极其宝贵的独家史料”,对于像我这样关注丁玲的人来说,自然是必读的书了。读后有所感,为小文与读者分享,恳请陈明及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万红 《神州》2012,(18):49-50
人以生命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上,构成了一种现实的存在,当人的生命降临于世,一切都可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有着千万种选择。20世纪的灾难和痛苦对中韩两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不幸,对文学艺术者来说,却是特殊的赐予,是来之不易的财富,因为“这个巨大的不幸”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题材。就是这个特殊时代,塑造了中韩两位巨人似的作家丁玲和朴景利的独特人生和独特的艺术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土地》,两部作品也成为中韩两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创作格局。而朴景利的《土地》却完整的保存了文学传统的创作格局,本文对两作品传统创作艺术性曲研究来说明两部作品的创作艺术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向东 《百年潮》2004,(9):48-55
陈明扮演的伯夏吸引了丁玲 1937年5月初,陈明从山西太原经西安来到延安,成为抗大十三队的一名学员.那一年他正好20岁,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勃勃生气.  相似文献   

10.
孙玉祥 《百年潮》2004,(4):77-80
学过现代文学史或学术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鲁迅与顾颉刚是一对冤家,彼此之间一提到对方,就忍不住笔露锋芒,骂他个鲜血淋漓.尤其是鲁迅,甚至不惜在历史小说<理水>中,塑造一个很可笑的"鸟头先生"来影射讥讽顾颉刚.  相似文献   

11.
我行我摄     
《旅游》2013,(2):8-9
图片趣话过年去"真是瑞雪兆丰年呀。(三等奖)走!我们回家过年去!(二等奖)朋友们都到我家喝酒来吧!(鼓励奖)家里人都忙着剪窗花呢,辈辈薪火相传不光是技艺还有祝福。(一等奖)庙会上的小贩卖的是"福"也收获了福,瞧他都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优秀奖)  相似文献   

12.
周扬多次要求丁玲担任文艺界领导工作,丁玲都拒绝了;周扬对《桑干河上》的漠视,激怒了丁玲延安整风后,尽管丁玲写作上的“转向”后与周扬所追求的趋同一致,但是,作为一名作家而存在的丁玲,在内心深处对周扬仍然不肯认同。虽然表面上她与周扬保持了一种平和的同事关系,但在私下里,她对周扬却没有什么好的印象。从披露出来的1948年前后丁玲的日记、信件中是可以看出来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丁玲本拟转赴东北,但因交通阻隔而留在河北。1946年,周扬也离开延安到河北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并担任了这个革命根据地的宣传部长。1947年,丁玲写出了后来获得…  相似文献   

13.
严怪愚 《百年潮》2006,(6):58-61
初识老乡范长江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我到了徐州.同旅社住的一位<武汉日报>的记者告诉我,说:"名记者范长江明天便要到徐州来了!"语意中似挟讽诮.我说:"本是名记者嘛!我们欢迎!"他说:"什么名记者?!""老实说,没有<大公报>这块牌子,凭他的本事,他‘红'得起来吗?"(范长江当时是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我说:"我佩服的倒是他的本事,而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我认为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为范长江生色,而是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和<塞上行>这两篇文章给<大公报>生色."  相似文献   

14.
【失误原文】绿太阳■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二中许惠吉"外婆,您瞧,太阳真小,像个绿皮球。"外婆先是一愣,然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理直气壮地解释道:"因为阳光照在大山上,大山就变绿了;阳光照在溪水上,溪水也变绿了……"  相似文献   

15.
孟东 《文史精华》2008,(3):44-47
陈企霞是所谓"丁、陈反党小集团"里的主要人物."丁、陈"受批判的直接原因是毛泽东的<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一封信>.该信指斥主编<文艺报>的丁玲、陈企霞拒绝发表李希凡和蓝翎评论<红楼梦>的文章,是"压制新生力量,向资产阶级思想投降".1954年10月18日,中国作协党组召开会议,传达了这封信.……  相似文献   

16.
龚育之 《百年潮》2002,(11):52-57
推荐给<理论动态>的是哪篇材料? 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三日<致胡耀邦>,是推荐一个材料给胡耀邦,请他领导的<理论动态>刊登的.编者注释,指为韩树英<"一分为二"是普遍现象>,刊登在<理论动态>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五日那一期上.但是,韩在<炎黄春秋>去年第三期上发表过一篇回忆,说,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意图是胡耀邦在党校的秘书转达给韩的,写出后经胡耀邦亲自修改,七月十二日还批示了意见.这都不可能是七月十三日乔木推荐以后的事.而乔木也没有必要向胡耀邦推荐一篇胡耀邦自己组织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第一册的<孔子诗论>部分三处提到<樛木>一诗的主旨为"时".关于其意义,本文联系到<诗经>此篇进行了探讨.<樛木>诗的"福履"二字盖读若"蔑(伐)历",意指贵族受到关于其经历及功绩的考察与肯定.简文的"时"字应当理解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时遇、机遇的概念.<孔子诗论>的相关简文与<诗·樛木>篇的相互印证,对于阐释楚竹书和<诗经>相关文义都是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彦博是北宋的一代名臣,在文学和书法上也颇受推崇,传世文集有<文潞公集>40卷.<全宋诗>卷273至卷278"文彦博"条下辑录了他的诗集,集外又补辑8首,但仍有遗漏.本文主要根据<两宋名贤小集>和乾隆<济源县志>及同治<榆次县志>、<宋人小集>等文献,辑录集外佚诗计35首又2句.并勘正4处讹误.  相似文献   

19.
1962年8月6日,毛泽东在中央北戴河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关于阶级、形势、矛盾问题的重要讲话.在谈到陕西户县三个农民党员写的<当前形势怀感>(亦称<一叶知秋>)时,他严厉批评了这封来信,说:"一叶知秋,也可以知冬,更重要的是知春、知夏…….任何一个阶级都讲自己有希望,户县城关公社写信的同志也讲希望,他们讲单干希望……".  相似文献   

20.
卢弘 《百年潮》2004,(7):66-67
<百年潮>2004年第四期上,发表了两篇文章,都是关于徐梦秋的.徐曾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是当年红军中的一个著名人物,我曾在红军和长征史料中,见过一些他的文章和照片.只是在全国解放以后,各种革命历史著作中,几乎都不提他了,原因是他后来在新疆叛变了革命.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一件事却使此人一度又"浮现"出来.这是当年的一件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