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绥边区的晋西抗战学院、晋西师范学校、党校二部、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四院校(以下简称四院校)是在中共晋绥分局和边区行政公署直接领导下,根据当时战争发展和革命工作的需要连续发展起来的,是培养革命干部的综合性学校,从1940年2月创建晋西军政干部学校,5月定名为晋西抗战学院,1941年9月奉行署命令改名为晋西师范学校,1942年将晋西三中、民干校、行政干校合并于该校,1943年整风期间改为晋绥党校二部,1944年春  相似文献   

2.
党校生活 1943年下半年,晋绥边区的审查干部和“抢救运动”,波及到了整个边区。晋西北的武委会、青干校、晋西北师范等单位合并成立了晋绥党校二部,进行整风学习和审查干部的工作。原晋绥党校改为一部,校长是饶斌,教育长郑林。党校二部校长是阎秀峰。 晋绥党校为了学习环境的安定,把校址选在黄河西岸陕西佳县境内的高家堡。  相似文献   

3.
智效民 《炎黄春秋》2012,(11):63-69
山西兴县蔡家崖的牛家大院,在1940到1949年之间,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如今这里是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承担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但是,当一个个参观者来到这里接受教育的时候,却很难想象这个大院在1947年土改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起父亲被儿子牵着"牛鼻子"挨斗的惨案。这位儿子,就是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副主任、党组书记牛荫冠;这位父亲,则是牛  相似文献   

4.
我所经历的一段培养妇女干部的情况,主要是1944年至1945年在晋绥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期间,这个学校的前身是晋绥党校二部。1944年整风审干运动结束,到甄别阶段时,为培养抗战胜利后能够开辟新局面的干部,成立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学员大多来自各地区的县区等方面的基层单位的干部教师,也有少数部队的干部、战士,还吸收了一些家在敌占区不甘被敌奴役志愿献身抗战的热血青年。学校分设五个学习队,一队有  相似文献   

5.
从晋西抗战学院到实验学校,经过近六年的时间,胜利地完成了她的历史任务。在这几年间,晋西抗战学院——晋绥师范学校——党校二部——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几经更迭,一方面要完成培养人才支持抗日战争的任务,另一方面要随着敌人春夏秋冬四季不断对根据地的“扫荡”而转移,保证学校不受任何损失。特别值得提的是,粮食供给、教学物资都相当困难,师生们就在这种环境中,发扬党勇于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历史任务。现就我的记忆简述有关梗概情况。  相似文献   

6.
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于1944年5月由晋绥师范改组而成,二年之内,经历着整风运动,生产运动,日寇投降,大反攻,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在新教育方针下,探索前进着。今天在纪念“五·五”——学校诞生二周年的时候,应该以二年来管理之得,及曾经过的道路与存在的缺陷,公诸边区教育界,以供研究与指教。  相似文献   

7.
母校的教诲     
我的母校是晋西抗战学院,她创建于1940年5月,在1941年9月,改名为晋西师范,以后又改为党校二部,最后叫做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到了1948年,晋绥边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如暴风骤雨一般,在全境普遍开展起来,我人民解放军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时期,无论地方或部队都需要大量干部,学校里的师生今日调走一批,明日又调走一批,有的参加土改工作;有的参加保卫延安的战役;有的北上迎接解放包头等地,准备接受新任务,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完成了她的使命,圆满地结束了。母校为晋绥边区培养了大批干部,为我们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她的许多宝贵教学经验值得发掘整理、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8.
《沧桑》1996,(3)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在山西与邻省、区接壤部相继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三大战略革命根据地。根据地、解放区结合建立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进行土地革命,先后颁布了施政纲领、婚姻条例,从思想上、组织上和政策上进行了婚姻家庭制度改革。如:1941年4月1日晋绥行政公署的前身、晋西北行政公署公布《晋西北婚姻暂行条例》,1941年7月7日晋察冀行政委员会公布《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布《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1943年2月4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公布了新的《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1948年5月9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也颁布了《晋绥边区婚姻条例》。从这些婚姻法律的基本精神来看,其共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其基本的精神都是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晋西北、绥蒙一带活跃着一支革命文艺劲旅,它就是最初建立于1944春的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的五五剧社。五五剧社从一个业余文艺团体逐渐发展壮大为驰名晋绥边区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雁门剧社,其间,它为动员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为革命事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干部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前,我就认识了林枫同志。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从晋西南到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我都在他领导的地区做新闻工作。那时他先后担任过的职务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部长兼山西省委书记、晋西南和晋西区党委书记、晋绥分局代理书记。解放战争期间,他从晋绥解放区率领一批干部到达祖国东北边陲重镇哈尔滨。新中国成立后,林枫先后担任过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兼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等职,从1959年3月起又是中共中央文化教育小组成员,长期主管教育工作。1957年秋我…  相似文献   

11.
牛兴田 《文史月刊》2002,(11):15-18
1943年9月27日,日军第五十九旅团八十五大队从临县白文镇、寨子村分两路出发,以强行军奔袭驻扎兴县的晋绥党政军领导机关。早已得到情报的一二。师首长已将领导机关安全转移,敌人扑了空,又掉头向兴县西北魏家滩、马普滩地区“扫荡”。10月4日,敌人转到黄河东岸黑峪口,并炮击我驻陕北盘塘的河防部队。我河防部队根据周士第副司令员事先的命令早已作好应战准备,立即予以还击,敌八十五大队死伤十几人,仓惶逃窜,黄昏前赶到赵家川口据点。  相似文献   

12.
虽然我的原籍是北京,但是晋绥边区是我的第二故乡。战争年代,我的父母带领我们九个兄弟姐妹来到晋绥参加革命工作,其中五人在晋西师范学校学习工作过,三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我们在这所革命的学校里,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对党和学校的恩情永生难忘,对晋绥这块土地感情很深。  相似文献   

13.
辛文 《纵横》2014,(6):35-36
我第一次见李井泉同志是在山西临汾。当时他任晋绥分局书记兼党校校长,来党校讲过课,我那时在党校担任教员。他的江西口音很重,不留神还听不大懂。解放军南下时,我随部队到了四川,先是在西康省工作,后来川、康合并,我就来到成都,长期在省计委工作。  相似文献   

14.
李德平 《沧桑》2009,(6):63-64
抗战时期,山西是毒品的重灾区,然而对晋绥根据地治理鸦片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空白,资料的缺乏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笔者试图借助在山西省档案馆发现的一些当时晋绥边区的判决书,来考量一下当时晋绥根据地治理鸦片的情况,从社会史的角度来分析晋绥抗日根据地的禁烟、禁毒运动。  相似文献   

15.
晋绥边区人民剧社,组建于1948年的八九月间.它是由绥蒙剧社、七月剧社的留守处和晋绥二中业余剧团兼并而成的.共分两个队,一队是演出历史剧,以传统剧目为主,二队是演出现代剧目,以歌舞为主.它在晋绥根据地虽仅一年多的历史,但在人民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贺龙中学,坐落于山西省吕梁市北16公里处的方山县大武镇北垣吕梁山脚下,始建于1945年9月2日,是贺龙元帅亲手创办的一所培养军政干部的中等学校。贺龙中学的前身,是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学校先后设有贺中一部、二部、三部、贺中附小和地方干部培训班。1948年夏,学校迁往临汾。之后,与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步兵学校合并,后又扩编为西北军政大学。办学历时3年多,共培养学生3000余人。  相似文献   

17.
1948年3月,为了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中共中央开始向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转移,与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领导更大规模的全国范围的战略进攻。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粥时率领中央领导机关,从陕北吴堡川口村河庙渡口东渡黄河,在临县高家塔的下里滩靠岸,25日到达兴县蔡家崖。4月1日,毛泽东在蔡家崖作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土地改  相似文献   

18.
1944年5月,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在边区政府所在地——山西兴县成立。1946年初春,由兴县碧村搬迁到山西岚县东村镇(县政府所在地)。 1946年4月8日,我们学校的全体教职员组织各队学生,自己动手修补宿舍和教室的房顶,突然听到远处有飞机声,因天阴,时有蒙蒙细雨,大家四处看望,并纷纷议论,为什么会有飞机来到岚县?有的说:日本小鬼子已经投降了,是不是他想逃跑迷了路或没有汽油了,飞到山区来了。多数同学认为,是国民党蒋介石破坏和平打内战,向解放区、根据地发起进攻,约半个小时后,飞机声渐渐远去,然而大家仍在猜疑不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9.
晋西抗战学院成立于1940年5月,校址设在山西兴县。是晋绥边区培养地方行政、民运、教育干部的最高学府,它的前身是晋西北军政干部学校。这个在战争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高等院校,曾为我们党培养了大批干部,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该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联系实际,师生团结的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山西省临汾市发现了一份《晋绥边区临时农会告农民书》。这是一份研究晋绥根据地土改的原始公文,是中国土地革命运动的真实见证,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原件为纸质印刷,长42厘米,高27厘米,字迹清晰公正,加盖有红色长方形篆体印章“:晋绥边区临时农会关防。”发文时间为: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