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和《三国志》于地名标点因地理统辖关系不明而误断多处,现摭拾四则如下。1.《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集解引韦昭曰:“句章,东海口外州也。”按:“句章”后不该断开。该句意指句章东海口外州为甬东,断开则误为东海口外州为句章。集解所引当出自《国语》注。《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韦昭注:“甬句东,今句章东海口外洲也。”《左传》哀公二十二年作“甬东”,杜预注:“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2.《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引《献帝春秋》曰:“孙策率军如闽、越讨朗。朗泛舟…  相似文献   

2.
“朱方”辩     
朱方,春秋时曾一度是吴邑。在《左传》中,“朱方”这一地名出现过三次。其一,《左传·襄公廿八年》记载:齐庆封奔吴,“吴句馀予之朱方,聚其族焉而居之,富于其旧。”其二,《左传·昭公四年》云:“秋七月,楚子以诸候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八月甲申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其三,《左传·昭公四年》曰:“冬,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史记》则载五次。《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曰:楚灵王三年“夏,合诸侯宋地,盟。伐吴朱方,诛庆封。冬,报我,取三城。”《史记·吴太伯世家》云:“王余祭三年,齐相  相似文献   

3.
<正> 《史记·货殖列传》有“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中华书局《史记》点校本,重点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之句,学界对其解释颇有不同。田久川先生在《史记译注》中说“因以汉都”是“因(之)以(建)汉都”的省略,并译为:“秦孝公和秦昭褒王治国于咸阳,汉朝籍此以建都城,还有建于长安附近的各陵县。”台湾庄万寿先生在《白话史记》中则译“因以汉都,长安诸陵”为“后来即为汉都长安古墓群的所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着一支被称作“发”的古代居民。《逸周书·王会解》记作“发人”,《管子》和《史记·五帝本纪》均记作“发”,《大戴礼记·少闲篇》则记作“北发”。 《管子》一书的《揆度》和《轻重甲》篇均有“八千里之发、朝鲜”的记载。春秋时期,燕与朝鲜(箕氏朝鲜)东西相接,发人自不会在二者之间,而应在燕之东、朝鲜以北求之。 发,《集韵》注为:北末切,入声,末韵。郭沫若认  相似文献   

5.
清阮元校刻《尚书》(《十三经注疏》本 ) ,以宋刻十行本为底本 ,参以元明刻本等。诸刻本之祖本为唐《开成石经》本。《开成石经·尚书》所据乃唐卫包改伪《古文尚书》隶古定字为楷体字本。伪《古文尚书》存汉代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其中《虞夏书·甘誓》篇末句为“予则孥戮汝”。唐石经、宋、元、明刻本均同。可知 ,自唐以来此句经文传刻无误。然而汉人引此句文字则有异。《史记·夏本纪》作“予作帑女”。《汉书·王莽传》云 :“秦置奴婢之市 ,与牛马同。《书》曰‘予则奴戮汝’。”《周礼·司历》 :“其奴男子入于罪隶 ,女子入于春…  相似文献   

6.
“四介既简”,此句出自 《石鼓文·田丰》.王昶《金石萃编》释文、潘迪《石鼓文音训》并误释此句为“吾众既简”.潘氏解“简”为“选也”.“四介”二字,郭沫若说:“二字颇漶漫,然谛审可辨,《诗·清人》‘驷介旁旁’.”郭说甚是.按古文献“四”、“驷”相通.《诗·小雅·四牡》:“四牧騑騑”.《仪礼·既夕礼》:“玄纁束马两”,贾公彦《疏》引《诗》作“驷牡騑騑”.《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地有白马四”,《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作《左氏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有白马驷”.《诗·大雅·大明》:“驷騵彭彭”,《公羊传·隐公元年》:“赗者何?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徐彦《疏》引《诗》作“四騵彭彭”.《诗·秦风·驷(?)》:“驷(?)孔阜”,《说文》马部“(?)”字下引《诗》  相似文献   

7.
大约距今2000年前就已流传这样一句民谚:“只知二五,不知一十。”形容那种不动脑筋,不会全面思考问题的人。 先秦文学中也屡有出现。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知二五而不知十  相似文献   

8.
研究吴史吴文化者,多取始于周太伯仲雍东奔立国“句吴”说,因此句吴人姬姓——周室宗亲.(精确地说,句吴统治集团为周家宗亲)由于这是出自史学大师司马迁的笔下(《史记·吴太伯世家》)故人都奉之为圭臬,笔者却不敢视之为信史,略陈管见如下:太伯仲雍兄弟奔东吴说是不可靠的.诚然,上古时期民族迁徙是常有的,但少数几个人迁奔如此之远却是绝无“仅有”了.就地理而言,从岐山至太湖之滨即便取直也有三四千里之遥.兄弟二人(至多带少量随从)不要说是出于仁义让位于幼弟,就  相似文献   

9.
孙叔敖“三相三去”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叔敖 ,春秋时楚国令尹。传世典籍中常见孙叔敖“三相三去”的记载 ,即孙叔敖曾三次出任楚相令尹这一职务 ,又三次辞去之。这方面的材料很多 ,如 :《庄子·田子方》 :“肩吾问于孙叔敖曰 :‘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 ,三去之而无忧色。’”《荀子·尧问》 :“孙叔敖曰 :‘吾三相楚而心卑。’”《吕氏春秋·知分篇》 :“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 ,三去令尹而不忧。”此外 ,《淮南子·汜论》、《史记·循吏列传》、《史记·邹阳列传》、《新序·杂事第三·齐邹阳客游于梁》等篇中也有类似的记述。与孙叔敖的事迹相类似 ,典籍中又记春秋时楚国令尹子…  相似文献   

10.
林剑鸣著《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第340页说,公元前233年(秦始皇十四年)的秦、赵大战中,“秦将桓齮由于失败,畏罪逃奔燕国。”作者自注,系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赵世家》”。经查证,《史记》这两篇均无秦将桓齮败逃燕  相似文献   

11.
战国至西汉时期“夜郎”的地理方位,是在关于夜郎的讨论中,争论得最热烈的问题之一。论者多以《史记》中“夜郎者,临牂牁江”,“浮船牂牁江”的记载为主要依据,从夜郎与牂牁江在地理位置上的关系,推断夜郎的地理方位。由于除《史记》而外,如《汉书·地理志》(《汉书·西南夷传》系抄《史记·西南  相似文献   

12.
“博士”一词,英文为doctor,很多人以为是舶来品。其实,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产物,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博士乃是官名,其出现最早可上溯到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者,鱼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这是鲁国的博士。《宋书·百官志》也说:“六国往往有博士。”但此时博士的职责已不可考。秦王朝因袭此制,设置博士多达70人(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至于秦朝博士的职掌,《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记载如下故事:“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  相似文献   

13.
春秋后期,处于长江下游的吴国,曾赫赫一时,然史籍记载其国君错乱乖误之处颇多,今就在位年代,缕述如下,以供参考.一、余祭和余眛的在位年代.据《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记载,吴王余祭(一作“戴吴”、“句余”)自鲁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至昭公十一年(前531年)在位17年;吴王余眛(一作“余昧”、“夷末”、“夷眛”)自鲁昭公十二年(前530年)至鲁昭公十五年(前527年)在位4年,《中国历史纪年》即以此为依据编辑该二国君纪年,其后《中国历史年表》和《中国历史纪年表》均因袭之.《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于公元前531年条下书作“吴王余祭死,在位17年”,注中说:“《春秋》谓余祭于公元前544年被阍所杀.此据《史记·吴太伯世家》.“又于公元前  相似文献   

14.
<正> 《史记·韩长孺列传》,《汉书·窦田灌韩传》都说韩安国是“梁成安人”,然《汉书·地理志》梁国无成安县,而颍川郡和陈留郡俱有之,以故韩安国之籍贯颇不易确定。《史记》“集解”和“索隐”引用徐广的话,说成安“在汝颍之间”,而“正义”则依据《汉书·地理志》云:“成安届颍川郡。陈留郡又有成安县,亦属梁,未知孰是也。”其实,只要考察一下梁国行政区范围的盈缩,就可对此问题一目了然。据《史记》、《汉书》可知,汉之梁国始建于汉高祖五年春正月,原为异姓王彭越的封地,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五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享誉古今中外。但他的生年,史籍没有明确的记载;历来学者多有考证和推测,众说不一,迄今尚无定论。本人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今年应当纪念他诞生2150年。关于司马迁的生年,他本人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没有记述,班固写《汉书·司马迁传》又缺乏记载,实在令人惋惜。唐代学者司马贞写《史记索隐》、张守节写《史记正义》时,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司马贞于《自序·索隐》“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句下,注引《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囗(按,夺一字),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  相似文献   

16.
《史记正义》纠误一则王洪瑞《史记·秦本纪》有言“躁公二年,南郑反”,此句《正义》注曰:“南郑,今梁州所理县也。春秋及战国时,其地属于楚也。”今人张大可从之,亦云:“南郑:指今陕西汉中地区,春秋及战国时属楚”(《史记全本新注》第93页,三秦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点校本《续汉书·郡国志》在河内郡修武县下刘昭注曰:“史记曰:‘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针对“太行道”一词,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却断作“太行道”。(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昭王四十四年)二书标点有异,孰是孰非,值得一辨。 《史记·苏秦列传》中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太行”。《正义》释此“太行”为“太行山羊肠阪道,北过韩上党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郦生说汉王曰:“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复荣阳,据敖仓之粟,塞成桌之险,杜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则天下知所归矣”。“蜚狐之口…  相似文献   

18.
<正> 王氏合校本《水经·湍水注》云:“湍水出弘农界冀望山,水甚清微,东南流经南阳郦县故城东,《史记》所谓下郦析也。”朱本原作“经南郦县故城东”,赵本始以郦县属南阳郡增刻“阳”字,而王氏合校本从之。究其实际,当以朱本为是。汉代南阳郡有二郦:秦及西汉所设郦县在淯水  相似文献   

19.
释《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谓的“江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谓的“江南”吴宏岐太史公所作《史记·货殖列传》中“江南”一词凡四见,而词意所指多有不同。其在论述全国四大经济区(按有学者称为物产区)时称:“夫山西饶材、竹、、纟卢、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木丹、梓、姜...  相似文献   

20.
“三胡”之名,最早见于《史记·赵世家》,“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按照《史记·赵世家》索隐的说法,“三胡”指的是林胡、东胡与楼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