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在中国主要有四次大规模的中亚科学考察,即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1927年5月—1935年5月)、中法科学考察团(1931年5月—1932年3月)、美国中亚科学考察团(1930年5月—10月)、斯坦因第四次中亚考察(1930年8月—...  相似文献   

2.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中法建交曾被西方舆论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当时 ,由于美国和台湾当局的阻挠 ,中法建交的过程曾出现一波三折的复杂局面。谈判之初 ,由于法国坚持中法建交不应以法台断交为前提而使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得知中法即将建交的消息后 ,美国和台湾当局又设置重重障碍 ,竭力阻止中法建交。围绕中法建交与法台断交 ,有关各方折冲俎 ,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战  相似文献   

3.
西、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越南对中国西、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并“寻找”了各种理由,其中之一是“中法《重庆协议》把在西沙和南沙的受降权交给了法国人”。但考察中法《重庆协议》后可知,该协议根本没有涉及到西、南沙群岛。  相似文献   

4.
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法国派其首任驻华分舰队司令卜罗德指挥镇压太平军的"华洋会剿"。在1862年的南桥之役中,卜罗德中枪身亡,成为被太平军击毙的最高级别外国将领。本文详细考察了中外不同视角下的"卜罗德之死"及其死后各方的反应,指出各方高规格祭奠卜罗德系出于各自不同目的。清方希望换取法方在镇压太平天国方面的继续合作,法方则将卜罗德视为拿破仑三世远东战略的执行者。分析卜罗德来华的具体作为和对中国政局的影响,可以深入揭示法国与清政府在"华洋会剿"中各自的利益考量和彼此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2021,(3)
正北京西山碧云寺,依山而建,环境优美怡人。很多人知道,这里是孙中山先生灵柩暂厝地。鲜为人知的是,陈毅在坐落于此的中法大学就读,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职业革命的漫漫征途。中方动员法方退还庚子赔款,合建两所中法大学民国肇始,西学渐进,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前身)。1916年6月,他们又联系法国热心教育的知名人士,在巴黎成立华法教育会,合力推动中国有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蔡元培为中方会长,巴黎大学教授欧乐任法方会长。后来,华法教育会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地都建立了分会。  相似文献   

6.
李莎  李思慎 《纵横》2011,(12):24-29
领导安源路矿罢工胜利经验丰富进入核心领导层 1921年10月的一天,一艘客轮由法国马赛驶出,客轮上搭载着一批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由于里昂中法大学将留法的勤工俭学生拒之门外,为争取“生存权,求学权”,中国留学生开展了“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  相似文献   

7.
据国际先驱导报消息,上月,世界著名的艳舞夜总会——法国“癲马”夜总会在新加坡正式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据点。据悉,这个以“裸体艺术”享有盛名的法国表演团体,正式进军亚洲市场,它的下一个目标将是中国上海。据法国媒体报道,“癲马夜总会”(CrazyHorse)决定与一个中国股东团合作,  相似文献   

8.
许虹 《百年潮》2003,(8):26-30
1964年1月27日,我国政府与法国政府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首次采取了在内部达成默契的基础上先宣布建交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方式,为中国迎来与世界各国第二次建交高潮打开了突破口。法国的需求法国提出与中国建交是从法国在对外事务中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考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法国作为西方盟国的重要成员,追随美国,坚决不承认新中国,继续与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保持着外交关系。虽然50年代法国曾提出过同中国建交,但由于中法之间在建交问题上存在着两大障碍,使中法未能正式建交。这两大障碍:一是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二是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中国反对法国的  相似文献   

9.
丛绿 《中华遗产》2006,(1):20-21
2005年11月9日—17日,云南省政府和法国驻华大使馆等单位组织了一场名为"接轨——中法记者滇越铁路行"的活动,30多名中法记者对滇越铁路及其沿线遗迹进行了联合考察与采访。滇越铁路纵贯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关于西周金文中所谓“康宫”问题 ,唐兰先生认为康宫是康王之庙 ,立论的基点是昭王时期铜器令彝铭文。但对令彝的年代和铭中人物的看法 ,学术界一直聚讼不已、多有纠葛 ,致使“康宫说”历来备受质疑。本文通过对令彝及相关铜器铭文和史实的综合考察 ,认为令彝的年代在昭王时期是可以成立的 ,因而“康宫说”的正确性也是不容怀疑的。  相似文献   

11.
中法越南战争以中国“胜仗而签败约”,对法妥协让步而结束。由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中法议和条约上签字,故人们有“电飞宰相和戎惯”之愤,认为他应对此负责。实际上,中法谈判的关键时刻,清政府与法国都已对李失望,并背着他另开渠道,秘密磋商,直到达成协议后才让他知道。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直在幕后操纵的海关总税司赫德。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月28日,中法建交40周年。对于法国、法国人,中国大众最先想到的词汇便是“浪漫”,可很多法国人并不认同,“当人们听说我从法国来,总要说你们法国人真浪漫。多无聊!”法国人让·雅克甚至这样反驳。也许40年以来我们对法国人仍然一无所知。那么法国人究竟怎样?他们如何评判自己?中法文化差异究竟多大?文中这些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故事也许能够有一点启发,让你窥探到法国人“浪漫”背后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1925年,为管理法国所退庚款,中法协商成立教育基金委员会,并设两国代表团,共同洽商改善中法教育基金的相关问题。本组史料收录了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组织大纲、成立及其发展状况,中国代表团章程及1926-1944年间中国代表团会议记录及部分预算等内容。兹于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公布本组史料,希望对促进民国时期中法教育事业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1925年,为管理法国所退庚款,中法协商成立教育基金委员会,并设两国代表团,共同洽商改善中法教育基金的相关问题。本组史料收录了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组织大纲、成立及其发展状况,中国代表团章程及1926-1944年间中国代表团会议记录及部分预算等内容。兹于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公布本组史料,希望对促进民国时期中法教育事业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中法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与列强间的第三次战争,对晚清内政、外交和边疆均产生深刻的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学界的中法战争史研究从资料整理、出版到专题论著的发表,均取得不俗成绩,并对中法战争的背景、性质和分期,战争的结局与影响,以及相关战役、外交问题、清政府的战争对策和相关人物研究等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相比晚清一些其他重要历史事件,中法战争史研究还比较薄弱,今后可在外方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对法方和越方的研究,以及研究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郑洸 《百年潮》2010,(10):44-47
在研究共青团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观点。尽管这个观点事实上已经得到纠正,1992年、2002年相继召开的共青团成立70周年、80周年纪念大会,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但“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观点仍然不时被人提起和重申。我们认为,从现在发现的各方面历史资料看,是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中国青年团组织,中国共青团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没有党根本不可能有青年团,“团先于党而诞生”是根本不可能的。为此,我们刊登两位长期从事团史、党史研究专家的文章,对“团先于党而诞生”这个观点进行了详尽、系统的辩驳。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中国和法国的科学领域的接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代(1643一].715年)和康熙执政年间(1662—1722年)一出现了中法两国之间最早的科学接触。这些接触以耶稣会士为中介而产生。1685年,六名法国耶稣会上高法前往中国。除了传播福音的使命之外,他们还负有双重任务:既作为路易十四的科学使节.又作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通讯院士。他们被称作“国王数学家”,并以此名义而领取一份年金、仪器和科学书籍。本文旨在分析向中国派遣的这第一个欧洲科学使团的动机,也将述及法国在华耶稣会士在科学方面所起的真正作用,最后将概述他们对欧洲科学所作的贡献。一、法国传教团:…  相似文献   

18.
让中国人印象深刻的是,萨科齐此次在赢得法国大选胜利的过程中,“中国因素”也成了他的一个“秘密武器”。仕途低迷时受邀访华66岁的法国华侨何福基,是萨科齐的亚洲事务顾问。两人已有32年的交情。1975年,何福基来到法国定居,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餐馆“福利”。酷爱中国美食的萨科齐很快便成了“福利”的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品特展2005年5月1日在北京故宫首次启用的午门城楼新展厅展出。路易十四又被称为太阳王,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路易十四在位期间,法国国力强盛,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殿建筑群, 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还向中国派遣了首个传教士团,开启了早期法中两国间文化交流的大门。本次展览为“中法文化年”的活动之一,分四个部分:太阳王——路易十四、太阳王的亲属臣僚、太阳王的华美殿宇、路易十四与康熙大帝。展出的100件套精美展  相似文献   

20.
李波 《江汉考古》2004,(3):94-95
2004年是中法化交流年。由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旧石器时代大展”2004年3月30日在法国的首都巴黎正式开幕。应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古人类研究所原所长德伦莱(Henry de Lumley)教授的邀请,中国方面有8位学访问法国,参加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