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昭信 《史学集刊》2004,(3):110-112
满蒙联姻是清史、满族史、蒙古史及边疆经营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一些文章陆续问世。南开大学杜家骥教授在资料上又开辟途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这一课题研究的新的、突破性的进展。其所著《清朝满蒙联姻研究》一书,便是他长期辛勤研究的结晶,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9月出版。全书65万字,分3编、25章、93节。这是杜先生近年来继《清皇族与国政关系研究》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引起史学界同仁的极大关注。我与杜先生是忘年之交、老朋友,每每看  相似文献   

2.
喇嘛教对辽宁蒙古族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境内的蒙古族历史上崇信黄教派(格鲁派)喇嘛教。喇嘛教在辽宁蒙古族地区的传播与兴盛过程,其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一是消极影响,这种影响的教训是严重的;一是积极影响,这种影响我们也必须公允地给予肯定。本文就喇嘛教对辽宁蒙古族社会影响的这两个方面予以简单评述。一辽宁境内蒙古族地区喇嘛教的开始传播,与明代蒙古族东部封建主的提倡相关。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蒙古东部封建主察哈尔部图们汗遣使请达赖三世索南嘉措来内蒙古东部地区传扬教法。是年,索南嘉措还应东部蒙古封建主喀喇沁部昆都伦汗(白洪大)…  相似文献   

3.
满蒙联姻是有清一代奉行不替的基本国策。这一现象,引起过不少学者的关注。由于帝王婚姻多为政治婚姻,以往的研究,大都将着眼点放到联姻的政治背景及导致联姻的直接政治原因上。毫无疑问,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任何一个历史现象,都不可能是由单一因素形成。它是社会各种因素综合运动的产物。影响满蒙联姻的,除政治因素外,还必然会有许多相关因素起作用。本文拟从后金与清初时满、蒙二个不同民族的生存整体环境出发,对联姻的社会功能和导致联姻的一些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些探索。一、满蒙联姻的社会功能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婚…  相似文献   

4.
<正> 乾隆一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最为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历代清廷尊崇喇嘛教的最盛时期。研究乾隆与喇嘛教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察清代的宗教政策、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本文试图就乾隆尊崇喇嘛教的历史背景、行为表现、政治用心、深远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水平有限,望方家不吝教正。  相似文献   

5.
6.
王海晨 《史学月刊》2004,44(8):36-46
1915年日本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后,中日双方围绕“二十一条”中有关“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部分展开了长时间的交涉,史称“满蒙交涉”。交涉过程中,张作霖坚持抵制态度,并采取了为中央政府出谋划策、明应暗抗、以夷制夷和发展地方经济等具体措施,终使日本长期要求解决的“满蒙悬案”,一直“悬”到张作霖被炸。  相似文献   

7.
蒙古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对该民族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既是生活资料,也是生产资料。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及实践造就了蒙古人尊马、崇马的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必然要反映到社会意识范畴,深嵌在社会文化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马文化。马崇拜是蒙古族马文化的重要特征与体现。在祭祀、通过礼仪和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蒙古人都展示了他们对马的崇拜。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在实践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蒙古族的团结和争取,出台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保证了联蒙抗日的正确实施。本文在揭示抗战时期蒙古族面对的侵略、离间与压迫的基础上,论述中国共产党的蒙古族政策及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佳 《神州》2012,(14):199-199
萨满教是不少北方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在藏传佛教进入蒙古高原之前,也是蒙古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萨满教的音乐舞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深深地植根在蒙古草原上;同时,它以自己独特的美的魅力浸透到蒙古族民间舞蹈中去,为蒙古族舞蹈的多元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马威 《神州》2014,(17):45-45
近些年民族风刮的异常精彩,而蒙古族服饰也是具有鲜明特点及生命力的一部分,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抓住蒙古族服饰特点生命力强的特点,分析服饰在野外环境中的适应性,包括颜色方面、结构方面,针对独特的草原气候采取的解决方案。总结出蒙古族服饰野外特点的传承性,针对环境所展示的服装特征表现出强大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1.
努尔哈赤(1559—1626)以一个女真部落酋长和明朝的地方官员,在短短四十年左右时间,统一了东北地区,为满洲贵族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成为清政权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这与他执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对内、外蒙古的政策,是有重要关系的。 努尔哈赤提出和推行了一系列对内、外蒙古的具体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现在懂满文满语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在清朝兴盛时期,"国语"不仅是满洲旗人必须学的母语文字,在广大的蒙古族地区和达斡尔族地区,满文在各种公文、信函中广泛使用,掌握满文是升官晋职的重要奈件.由于社会需求的推动,清代出现了大量的满蒙辞书,满文对蒙古语言文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官修的实录、方略、则例等大都有满蒙互译本;在达斡尔族地区,满文成为通用文字,迭斡尔族学堂和私塾中教授的全部是满文;满文对蒙古族和迭斡尔族的文化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在令天.研究蒙古族和迭斡尔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应忽视满文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扈伦四部与建州女真是明末女真族中最主要的两大部,也是后来形成满族共同体的主体部分。在女真各部中,扈伦四部与建州女真联姻次数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双方先后联姻达三十八次,是其它女真各部所不及。而且联姻给双方带来了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正一、哈布斯堡家族开启联姻模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匈帝国国土面积欧洲第二,仅次于俄国,人口是欧洲第三,仅次于俄国和德国,是当时的世界八大强国之一。这个庞大的帝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联姻而确立起来的。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加冕成为罗马皇帝。十四年后,查理曼大帝去世,帝国分裂,东部归于萨克森王朝统治。萨克森王朝君主从罗马教皇处获得了"罗马人皇帝"的称号,并发展成"德意志民族  相似文献   

16.
汉剧是诞生于湖北境内的地方剧种,属皮黄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黄”。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黄”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1912年,  相似文献   

17.
蒙吉族与锡伯族的关系,散见于清代一些史籍里,近现代有关满族史、清史的史论中也有涉及。然而,做为专论,实在鲜见。本文拟作综述,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一、九国之战前蒙古族与锡伯族的关系 锡伯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锡伯之名,最早见于历史记载,研究者认为是《满洲实录》、《清太祖实录》关于哈达世系的记叙。《游洲实录》卷一:  相似文献   

18.
19.
20.
清朝对东北边陲民族的联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娥娥红粉映边霜, 细马丰貂满路光。朱幕漫传翁主号, 黄眉争识内家妆。空怜拂镜凝花态, 莫为无浑笑粉郎。千载奉春遗策在, 玉颜那更恳龙荒。这是清代边塞诗人吴兆骞在其所著《秋笳集》中写下的一首诗。诗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因罪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在长达二十一年的流放生活中,写下了许多反映边疆斗争与风土人情的诗篇。他在这首诗旁小注云:“时以妇女赐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