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杰 《攀登》2008,27(3):102-104
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在公安办案实践中,如何合理、充分地运用刑事技术证据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公安和司法机关要从证据法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刑事证据的属性,认真研究该属性在刑事技术证据的运用中所体现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王孔容  吴强 《攀登》2013,(5):119-122
澳门刑事诉讼法典建构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充分体现了澳门法域法制的特点。研究和分析澳门刑事强制措施,揭示其合符理性及蕴涵的法治原则及制度,对我国大陆刑事强制措施的完善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1922年5月,江苏邳县八义集市发生了一场因豪族内部积怨纷争引发的刑事控案。被告曹赤烽在邳县知事崔季友庇护下,屡屡挫败家族兄弟告发。面对基层投诉的不利局面,原告方被迫越级向江苏省公署检举,引起省长韩国钧和高等检察厅厅长周诒柯介入。曹赤烽不但公然阻扰和反对司法机关的侦查行动,还利用自身特权相继催生多方力量卷入,使案情从普通悬案升级为各界瞩目的重要事件。江苏地方司法机关在调查过程中举步维艰,虽然一度坚持追查真相的强硬态度,但最终仍屈服于军人对司法的干涉,致使案件中途而止。"曹赤烽案"透射出北京政府地方司法实践的某种特征,即在政府威权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司法官虽具有较大的独立办案空间,却受制于强大的地方势力而很难真正实现司法独立;司法机关不得不在各种力量的夹缝中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马超群 《神州》2011,(7):125-126
在我国,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在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提高诉讼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受"有罪推定的潜意识"、"权力本位价值理念"、"诉讼功利主义动机"的影响,我国取保候审存在着适用条件给定的过于笼统、保证金的收取随意性太强、取保候审缺乏救济程序的缺陷。下面笔者就相关缺陷和弥补措施谈一下自己肤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马超群 《神州》2011,(14):125-126
在我国,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在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提高诉讼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受"有罪推定的潜意识"、"权力本位价值理念"、"诉讼功利主义动机"的影响,我国取保候审存在着适用条件给定的过于笼统、保证金的收取随意性太强、取保候审缺乏救济程序的缺陷。下面笔者就相关缺陷和弥补措施谈一下自己肤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刘晓燕  张庆立 《沧桑》2013,(6):140-142,147
破解司法信任危机、树立司法权威是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关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当前,司法信任危机的具体表现为:再审申请率高、涉诉上访率高、裁判执行难、刑事错案频现和司法腐败时有发生等。面对司法信任危机,个别地方司法机关的工作存在盲目司法公开,甚至司法过度公开等问题。从司法工作本身来讲,破解司法信任危机应当坚持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民主和司法公开四项措施并举。  相似文献   

7.
于代佳 《神州》2012,(35):158
2013年1月1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已经生效,新刑诉法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和特别程序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尤其是对律师的辩护权有大范围的扩大与调整,大大地增加了辩护律师的可作为空间。  相似文献   

8.
张孝星 《区域治理》2022,(6):108-111,156
刑事禁止令是我国的一项新的制度,对判处管制和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我国的刑事禁止令对管制刑和缓刑犯的监管起到了很好地预防再犯和辅助监督作用.但是在刑事禁止令的实际适用和执行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刑事禁止令在适用中存在...  相似文献   

9.
董明 《攀登》2010,29(1):112-115
“执行难”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司法界的顽疾,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现行的有关规定也存在着内容过于简单、程序过于笼统、强制措施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建立民事强制执行法,进一步完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缓刑是有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我国的缓刑制度虽在以往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以至于目前的刑事司法中很少判处缓刑。为此,有必要追根溯源,寻求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期最终比较圆满的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1.
缓刑是有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我国的缓刑制度虽在以往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以至于目前的刑事司法中很少判处缓刑.为此,有必要追根溯源,寻求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期最终比较圆满的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彭真法制思想述略明文彭真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早在50年代,他就主持起草了诸如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全国人大组织法等重要法律,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机关办案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行使...  相似文献   

13.
李淑兰 《神州》2013,(24):200-201,203
康菲漏油是一起责任事故,该事故已经触犯刑法第338条污染环境罪,但是至今尚未有人因为该事故受到刑事处罚。政府的干涉、各地司法机关的相互推诿、康菲的“混合”身份以及媒体学者齐呼我国法律不完善无法追究康菲责任都为康菲逃脱刑事制裁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4.
许晓强 《沧桑》2008,(1):139-140
监狱作为国家的整个刑事活动中的最后一环,要贯彻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首先离不开立法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层面的支持和帮助。本文着重指出监狱自身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应通过侧重作好保护罪犯权利、完善监管制度等方面的工作,而在监管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充分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5.
寇晓燕 《神州》2012,(28):134-135
非羁押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构成犯罪的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不羁押的方式进行侦查、起诉和交付法庭审判的诉讼活动。为提高诉讼效率,减少社会矛盾,针对轻微刑事案件,禹王台区检察院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构建非羁押诉讼新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刑事法律实践中,一直偏于注重定罪量刑及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权保护,忽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中案外人权利的保护.在刑事执行程序中,不仅案外人的诉讼参与权缺乏法律保障,案外人的权利救济渠道也相当狭隘,案外人的利益诉求往往得不到重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在刑事执行程序中补位"申请执行人"的角色,同时在刑事案...  相似文献   

17.
戢浩飞 《攀登》2013,(6):126-130
我国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基本建立,制度框架日益完善。但从现有规定的角度看,其衔接在形式、内容、程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亟待完善。必须着眼于立法完善、程序保障、制度建设,以期合理有效地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相似文献   

18.
来君 《攀登》2005,24(5):124-126
非法取得的证据能否作为对被告人定罪的根据,是刑事证据中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也是刑事程序中最易发生价值冲突的问题.我国应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尽快确立和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杜绝由非法取证而造成的冤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潘媛 《攀登》2008,27(5):135-136
证人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参与人,证人的证言是诉讼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证据种类。然而,在现实中,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却有一定的难度,其主要原因在于证人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此,本文从建立证人保护制度的意义入手,对我国刑事证人保护的对象、机构以及相关程序和措施做简要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黄毅 《沧桑》2009,(2):76-77
在我国司法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关于实体问题一直是司法界追求的目标,而对诸如是否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判是否公开、公正,是否遵循法定程序等却被忽视了。近年来,随着法制的健全,程序公正正逐步受到重视。本文对程序公正的要求、程序公正的意义、程序公正与程序正义区别、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进而论证了程序公正在司法实践中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