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民族与宗教问题考察团历经欧洲和非洲主要国家,考察了这些国家的民族与宗教问题,以及各国家政府解决本国民族与宗教问题的政策和措施。考察团通过与专家交流、实地参观等形式,对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形成几点体会。主要有:民族问题是国家政治永恒的主题,解决民族问题是各国政府长期的任务;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在欧洲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日益突出;宗教对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因而,国家的宗教政策直接关系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民族主义于19世纪初在欧洲诞生,后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逐步发展成熟,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在这场席卷欧、美的革命浪潮中,资产阶级把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结合起来,要求在民族自决的原则下建立民族国家,进而用国家主权来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民族国家是相对于神权统治下的宗教国家而言的。为了推翻神权的统治、加强王权和国家主权而确立起来的民族自决原则作为一项刚刚诞生的新生事物,为了使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推广传播,起到鼓舞和号召作用,必然需要对其合法性加以证明。欧洲的哲学家们完成了这项任务。此后,民族自决原则在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分化、整合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地理环境对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它使得英国在军事上由于不易被侵略而保持独立性、在宗教上与罗马教廷分庭抗礼,并因此而易于民族意识成长,从而促进其民族国家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刘泓 《民族译丛》2004,(3):1-13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属性与组织功能,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认为,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使张扬国家利益与维护民族个性的民族主义表现得更为顽强,超国家权力的扩大与成员国权力缩小的矛盾日益凸显;欧盟的建立并非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终结,欧盟不能代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胡雪  杨咏梅 《沧桑》2011,(1):98-99,103
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形态,具有领土、主权独立、垄断合法使用暴力、民族主义政治文化和统一的国内市场这五个特点。中国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它的演变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强化中国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1815年前,近代欧洲曾经出现过四次争夺大陆霸权的企图,但都无一例外地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近代欧洲民族主权国家的兴起和欧洲均势国际体系的形成。欧洲均势的建立和维持,则主要赖于欧洲侧翼强大的海权国家的存在及其发挥的巨大作用。海权国家通过其大陆联盟战略维持欧洲均势的同时,逐渐在海洋建立并巩固了其优势,海洋霸权由此形成。因此,海洋国家在建立霸权方面比大陆国家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反犹主义在欧洲基督教世界是一种普遍性的反对犹太人及犹太教的历史现象。反犹主义运动也一直伴随着犹太人的美国移民史。美国作为一个以基督教为主导的国家,它所秉承的基督教文化传统无疑对其国内反犹主义运动起了首要的推动作用,为反犹主义的孳生和高涨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探讨这一问题,对于认识和把握多元民族国家中的文化)中突与整合,对于加强族群间的和解与合作、消除种族主义和偏狭的宗教情结,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桓 《民族译丛》2004,(5):20-27
越南不仅是一个有着54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而且也是一个宗教信仰多样化的国家。据统计,在该国7680万(1998年)总人口中约有1/5的公民是宗教信徒,他们信奉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天主教、福音教(即基督新教)、道教、伊斯兰教及本土产生的高台教、和好教等。这种多民族与多宗教构成决定了越南的民族问题往往是和宗教因素纠缠在一起的。目前,越南的民族、宗教问题主要表现为北部的赫蒙人争取建立“赫蒙(苗)共和国”的独立运动、中部西原少数民族的“德伽自治国”运动和南部高棉人的“下高棉(Khmer Krom)”独立运动。需要指出的是,福音教在越南虽然只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信徒也仅40万人左右,但该宗教因素已深深渗入到越南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问题当中,在北部赫蒙人及中部西原少数民族的民族分离运动中更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使越南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国际关系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长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民族国家是一种以民族为载体,以人文传统为纽带而形成的、享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共同体,它包括明确的疆界、共同的文化传统、独立行使的最高司法权,以及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几个基本要素。英国民族国家从中世纪后期开始起步,当时王权倚重于市民阶级的支持,在建立新君主制的基础上冲破了教权至上的普世主义的束缚,摆脱了教皇和罗马教廷的控制。在17世纪的革命中,英国的清教徒秉持信仰自由的宗教信念,披着宗教外衣反抗斯图亚特的专制统治。在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从约翰.威克里夫发动的自下而上的宗教改革,到都铎王朝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再到17世纪的"清教革命"和"光荣革命",宗教因素长期左右着英国的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0.
路德"因信称义"说之于民族国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使徒时代,耶稣的门徒之一保罗最早提出"因信称义"这一神学思想,其目的在于反对犹太割礼派排斥外邦人接受福音教义.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通过研读<圣经>元典,以教父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和英国宗教改革家约翰·威克里夫的神学主张为依托,结合自己多年的宗教体验,"发现"并重新解释了"因信称义"说.如果说,保罗的贡献在于首倡因信称义,反对因律称义,推动了原始基督教脱离犹太教而独树一帜,促进了基督教教义的形成;那么,路德的宗教贡献则在于,他把因信称义说当做批判教皇权和否定罗马天主教制度的武器,不仅借此创立了新教(路德宗),而且唤醒了处于长期沉睡中的德意志民族,进而为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志稿政治质量应重视几个问题:民族问题,即56个民族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员,民族称谓与民族之间的战争问题,中国的称谓;宗教问题,即分清反动会道门与宗教的区别,宗教内部事务与依法管理,宗教的本质和功能;正确记述义和团和传教士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对一个现代国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除了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外,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被赋予不同的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宗教教育在土耳其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具有塑造宗教认同和民族认同的作用,还因其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在世俗化改革进程中成为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奥斯曼帝国晚期和共和国时期传统伊斯兰教育内容和世俗教育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时期宗教学校建立、宗教课程设置和毕业生去向等问题,来考察世俗化改革和宗教教育间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以此作为土耳其近代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22日至26日,由南京大学欧洲中心、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国家”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国内1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8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论文四十余篇。会议分开幕式、大会学术报告、小组讨论、大会发言和闭幕式等5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得国家构建主体发生了变化。首先,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标志着国家获得独立,民族获得解放,人民获得民主权利,而且将新的国家建立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即民族国家。其次,战争威胁、冷战仍然是凝聚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例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城邦国家体系作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重要来源,一是为欧洲民族国家提供了独立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模式;二是为它们的联系提供了活动的舞台。1494年爆发的意大利战争,使得正在兴起的欧洲民族国家中的佼佼者法国、西班牙、奥地利等通过干涉意大利事务走到一起,而...  相似文献   

16.
借助于计算机对540次欧洲战争的原因所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是领土、霸权/征服和争夺权力等问题。近代早期,除领土和霸权/征服问题外,宗教问题也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主权时代,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是领土问题和商业/航海问题。革命与民族主义时代,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问题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二十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是维护政权自主生存和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正柏 《史学月刊》2008,2(2):102-110
欧洲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以基督教为基础的文化上的同一性,但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欧洲认同".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认同成为欧洲人们的主要和基本的认同.当代欧洲一体化中始终存在是否坚持民族特性/认同的斗争,一体化进程没有取消民族国家认同,也没有形成真正超越民族国家的欧洲认同.但是,欧洲民族国家的认同发生了变化,变得具有开放和兼容性.这对于当今时代人们对待"认同"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华夏民族与国家的演进和互动走着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此形成古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及民族意识中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相一致的深层价值结构,同时也导致古代中国独特的政治地缘与民族地缘的特征。它使中国在国家与民族认同上呈现重要特点:即族别上的兼容性、民族统一与国家安全的一致性、文化的开放性。近代以降,传统家天下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受到严峻挑战,其认同观念面临断裂和重新阐释、再塑的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处在国内严重困境中的俄罗斯,面向21世纪中期前后的欧洲政策,已成为世人注目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当代国际关系的全局审视为基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全视野的战略性探讨。其中对有关俄罗斯决定全球结构的地缘战略张力、民族国家实现国家利益的特征与民族和国家的品格分析等提出了某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巴尔干国家多在国家民族构成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和执行双重政策,即不承认自己境内存在少数民族,却又要求在邻国的“同胞”享受少数民族的地位和权利,以至于在巴尔干地区政局动荡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少数民族问题凸现,一度变得紧张而又复杂。随着巴尔干国家加速融入欧洲一体化的步伐,这个问题将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