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元雪 《沧桑》2010,(3):49-50
作为两种不同文化形态背景下的中国和西方宪法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视阈下对宪政理念的不同理解,影响了各自的宪政实践。此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恶与性善的人性预设、个人自由与国家集体至上的宪政理念、社会契约的"契约政府"与家国同构的"父家长制"、现代法传统与官僚法传统等的区别。西方的宪法文化促进了宪政的产生,而中国的宪政运动却缺乏支持宪法存在的文化氛围。因此,中国的宪政建设要取得成效,就离不开移植和培育宪法文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中世纪宪政价值问题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三十多年来,有关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方中世纪社会政治生活和思想观念中所蕴含或滋生的宪政资源进行了系统考察,根本扭转了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传统观点。但是,由于时日尚短,该问题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尚需立高以开拓视野,俯身以探察细微。其中最根本的是,应超越单纯证伪补偏的学术理路,立足于人类宪政史的整体高度,将历时态考察与共时态比较、宏观概括与微观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对中世纪的宪政价值做出一个更加完整而准确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3.
张剑 《史学月刊》2007,1(6):48-52
《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末一个重要的宪法性文件,是各方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大纲的产生自有其合理的一面。虽然大纲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但诸多条文仍不乏合理性、进步性和民主性。大纲在中国宪政史上确立了根本法的地位,确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了分权模式,初步确立了权利义务观念,与西方宪政初步实现了形式上的对接。  相似文献   

4.
李海毓 《神州》2013,(24):171-171
实行宪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而要在我国建设宪政,领导干部宪政意识的提高是关键。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论是宪政主体,还是在对宪政内容的实践中,宪政意识都很淡薄。对此应从民主、人权、法治三方面来增强领导干部的宪政意识。  相似文献   

5.
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宪政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幕。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在内的国内各派政治力量进行政治协商,达成了宪政共识,为中国设计了一套宪政制度。即:改组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在中国通过一部民主的宪法,建立一个两院国会制、责任内阁制和省自治制度的宪政国家。本文对此进行一个大致的勾勒。  相似文献   

6.
万红 《黑龙江史志》2012,(15):13-15
梁启超宪政思想的理论渊源既有儒学基础,亦有西学渊源,其中尤以西学为核心,且无论儒学还是西学,都受到其老师康有为的深刻影响.然而,梁启超将传统儒学及西方近代政治和法律思想只是作为理论渊源和参考,都左右不了其宪政思想的独立性.儒学作为理论基础,可使梁启超的宪政思想更贴合中国实际;而西学作为理论渊源,可使梁启超接受西方先进宪政理论的指导.梁启超宪政理论研究上的实事求是精神,独立自主而又博采众家之长的气魄,应当是学界特别是法学界坚持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便开始了追求宪政民主的艰难历程,这一过程贯穿纷繁复杂的中国近代史的始终,成为中国近现代史鲜明的主线。中国人追求和实践宪政民主的主要历程,可以概括为十大内容。1.宪政民主共识的形成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便觉悟到西方宪政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最早介绍和赞赏宪政民主制度的国人,以林则徐、魏源、徐继等官员为代表。如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首次向中国人介绍了英国的议会制度。魏源是中国称赞宪政民主制度的第一人,他在《海国图志》百卷本中断言:美国的宪政民主制度具有永恒价值,"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徐继则是中国介绍华盛顿事迹的第一人,他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创建美国宪政民主制度的历史功绩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南京临时政府的宪政体制是立法权与行政权两权分立的总统制式的分权制衡宪政体制。在实践中,临时政府与参议院之间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矛盾冲突:借款事件和定都之争,但两次冲突都在体制内较好地化解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宪政体制还不完善,还存在一些缺陷,但基本架构和运作是良好的,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9.
谢红星 《沧桑》2009,(1):156-157
训政阶段理论是孙中山宪法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相当的局限性。一方面,训政阶段理论实质上否定了简单的制度决定论,具有某种合理性;另一方面,训政阶段理论未能全面把握宪政实施过程中制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未能准确界定宪政这一范畴,其内容设计也有重大不当,从而充满悖论。虽然如此,训政阶段理论对于宪政的实施,尤其是非西方国家宪政的实施及建成却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是行政学理论和实践中的一对矛盾。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将管理主义发挥到极致,从而引起了新一轮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之争。本文从管理主义的概念界定、对管理主义的批评以及后管理主义时代的理论选择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较为全面的认识和评价管理主义以及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薛成有 《攀登》2005,24(5):127-128
通过对中国宪政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中国宪政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于宪法本身需要修改和完善,需要确立良好的宪法制度,而且在于中国宪政的文化基础尚需筑实.因为如果不能改良传统文化中的非法治思想,不能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和宪政道德,则很难彻底地实现宪政政治.  相似文献   

12.
一名接受过西方政治学法学教育的知识分子,抱有对中国的宪政梦想,却在1949年后的政治运动中,整过别人,也挨过整,晚年终怀有切肤之痛,宪政梦不悔  相似文献   

13.
试论孙科的宪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康 《史学月刊》2003,(3):126-128
南京国民政府及“行宪”政府时期,继胡汉民之后,孙科任立法院长达16年之久,主持训政、战时和行宪立法工作。孙科早年留学美国,主修政治。对西方法律思想颇有研究,立法院长任职为他施展专业方面的特长搭建了平台,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在这一职位上,孙科阐释了他中华民国的宪法思想,包括宪法地位、作用、性质、标准、意义,实施宪政的难度以及实施宪政后的多党体制等问题。本文拟就孙科宪法思想方面,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若干问题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时期的宪政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争取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曾推出过许多研究成果。不过,某些与宪政运动直接相关的问题,似乎或缺乏足够重视,或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对1939年与1943年前后两次宪政运动的实际发起因素、不同的争取重点、获得的有形成果三个方面进行了重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宪政运动研究提出个人认识:第一,最早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实施宪政的提案,并非迄今认为的发起第一次宪政运动的七提案,只是由于七提案合并讨论,方形成共同发起宪政运动的既成事实。第二,第一次宪政运动的成果,虽然包括宪政思想宣传与宪政观念普及,但唯一的有形成果则是体现西方议会模式的“期成宪草”。第三,第二次宪政运动虽与联合政府运动有承继关系,但它不仅独立存在,而且也取得了三项成果,需要给予承认并加以客观评价。这三个问题关系到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的完整性,因此也是今后这一研究中需要重视与补充的。  相似文献   

15.
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时期参与的民主宪政运动极大地推进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深刻影响了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追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意愿是民主党派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根本动因;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直接原因;国内外要求民主的强烈呼声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外在动力;共产党的引领和帮助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重要条件。民主党派经过民主宪政运动的历练,日渐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民主党派经过民主宪政运动的实践,对民主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本质认识得更加清楚;民主宪政运动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成功实践,为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之宪政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一种宪政秩序,一种实现民主、法治,彰显政治文明的宪政秩序。在宪法精神指导下,着力推进宪政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由之路。宪政与和谐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尤其是和谐社会实现民主、厉行法治,建设政治文明都离不开宪政建设;宪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审判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宪政国家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审判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文章针对当前社会存在审判不公的现象,对影响审判公正的5点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构建审判公正的10条路径。  相似文献   

18.
税收与现代政治文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事实上,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宪政制度,很大程度上就起源于对政府征税权的限制。欧洲中世纪以来对征税权的限制,导致了建立有限政府的努力,并促进了议会和代议制的诞生,以及近现代宪政的起源。尽管议会的成长造就了“税收法定主义”的理念,但是一个体现更高层次的政治文明的社会要求超越“税收法定主义”,走向“税收宪政主义”,这就是欧美宪政发展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吕游  江世鑫 《神州》2012,(8):13-14,16
陈独秀不是中国民主宪政史上的第一人,却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之一。民主宪政思想终其一生,其晚年的民主宪政思想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的深刻批判和总结。本文基于陈独秀晚年的六封书信和四篇短论,重新对其1937年到1942年的民主宪政观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20.
抗战全面爆发两年后,国统区发生了第一次宪政运动的浪潮。关注中国命运的知识界站在这个潮头,应时开展了关于宪政与抗战的讨论,想借此引起民众对宪政的认识,并将宪政的理论转化为救亡图存的工具。本文对这一讨论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客观评价了正、反两类观点,同时对这次讨论的价值体现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