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对习近平侨务工作论述的实践与理论渊源进行了探析。认为习近平侨务工作论述直接体现在对侨务工作的相关论述之中,也间接体现在关于统一战线工作、文化工作、民族工作、外交工作、群团工作等与侨务工作相关的论述之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侨务工作论述来自于侨乡工作和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的丰富实践,来自于对华侨华人历史传统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对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是党和国家侨务理论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建国以来侨务政策的回顾与思考”为主题的学术座谈会 ,于2 0 0 1年 5月 1 6日在中国侨联机关举行。座谈会特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彭光涵同志作主题发言。彭光涵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五十年来的侨务政策与侨务工作 ,认为建国以来的侨务工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 1 949至1 956年。这是新中国侨务工作从开始到发展的阶段。二战后 ,东南亚一些国家相继独立 ,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为适应这一变化及配合我国的对外政策 ,我党适时地制定了新…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学术界在民国侨务政策、侨务工作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侨委会,对于海外部仅粗略涉及的现状,依据相关档案及其它文献资料,对国民党海外部的沿革、职能、其侨务工作实绩及与侨务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做了分析和阐述。认为国民政府的侨务委员会与国民党海外党部从党政两个权力系统推展侨务工作,二者分工合作,相辅相成。抗战前,以侨委会为主;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事发生以及日本推行南进政策后,以海外党部为代表的党务系统在侨务工作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世红 《民国档案》2000,(4):102-10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围绕争取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而开展了一系列的侨务工作,并取得相当成效。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较为充分。而关于战后数年间国民政府的侨务工作国内似尚无学者专文论及。本人根据有关资料对1945—1949年间国民政府的侨务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战后国民政府在侨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其效果如何、导致国民政府的侨务工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27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研究系列讲座"之"从全球视角看华侨华人与侨务工作"在中国侨联举行。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丘立本研究员主讲。中国侨联主席、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林军,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中共侨务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的“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刀。①1949年的政协共同纲领重申毛泽东的护侨思想:“尽力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②新中国宪法进一步将中共侨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利和利益”。③建国初期的侨务工作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展开的。鉴于国外有一千多万华侨和国内有一千多万归侨侨眷,建国初期的侨务工作分为国内外两个方面展开。国外侨务工作的方针是:“团结、友…  相似文献   

7.
暨南大学张应龙教授所著的《中外侨务研究》一书于2019年8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计35万字,收录了作者二十年来有关侨务工作研究的17篇文章。张应龙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陆续承担各级侨联和侨办的研究课题,不断开展田野调查,逐渐深化了对中国侨务工作和侨务政策的认识;同时,作者也较早开展外国侨务工作研究并发表了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侨务通论课题组编撰的《中国侨务通论》(试用版)于2012年8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62万字,由理论篇、法政篇、侨史篇、侨情篇、侨务篇和实践篇六部分构成。理论篇由党和国家领导人论侨务、新中国侨务理论实践和涉侨若干重大问题理论研究三章组成。法政篇除了介绍晚睛、民国、新中国的侨务政策之外,还介绍了希腊、日本、印度及以色列等国的侨民政策。侨史篇各章分别介绍了华侨华人社会史、华侨华人经济史、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史和华文报刊史。侨情篇除介绍国外侨情和国内侨情之外,还专门介绍了少数民族侨情。侨务篇首先是侨务工作概论,然后分别介绍了国内侨务工作、国外侨务工作、侨务经济科技工作、华文教育工作和侨务文化宣传工作。实践篇介绍了侨务工作“十六字”原则、侨捐项目监管制度、社区侨务工作、江苏侨务工作经验、引资引智工作、海外华文教育和侨务信访工作等。本书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既有历史沿革,又有现代特征;尽管定位于侨务干部教育培训和侨务工作者学习的通论性教材,但对于华侨华人研究者而言,亦有不少的参考价值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在山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任职,当时全国正处于“把侨务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为四化建设服务上来,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的时期。中共中央在转发胡耀邦同志的讲话中指出:“三千万华侨华人是了不起的力量。搞得好,可以变成促进四化建设、实现统一祖国、扩大海外影响、争取国际朋友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还指出:“侨办同国外华侨联络感情,要多想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10.
论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八次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的梳理,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侨务政策的演进过程与特点。论文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侨务政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拨乱反正,到其后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到现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国梦服务,侨务工作始终坚持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始终围绕着党和国家战略部署确定自身的工作重点,也始终坚持维护华侨和归侨侨眷的正当合法权益,关注海外侨胞的生存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是侨务工作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91年4月下旬,在全国侨联、福建省侨联、厦门市侨联和厦门大学党委的重视和关怀下,全国部分高校侨务工作研讨会在厦大顺利召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全国各地30所高校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共50人,提交大会的文章和交流材料共23篇。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华侨华人遍布五大洲,人数多达三千万。东南亚华人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北美华人则在科技上实力雄  相似文献   

12.
1925—1945年国民政府侨务政策及工作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2 5年 7月国民政府成立后 ,重视侨务 ,在侨务工作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并为此作了很大努力。到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更加灵活务实 ,侨务工作成效显著。本文拟就 192 5年国民政府建立到 1945年抗战胜利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及工作作一简要评述。一192 4年 ,孙中山在大元帅府广州革命政府大本营设置了侨务局 ,并派熟悉侨情的人员专办侨务。虽然不久该局因孙中山的逝世而告停顿 ,但这是中国政府专门侨务机构的正式创立 ,从此侨务工作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孙山中逝世后 ,192 5年 7月 1日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将大元帅府改…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侨务工作者,对于方志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最近,参与编写《新疆通志》中有关侨务工作的专章,有机会学习了中国史志协会制定的《新编省志基本篇目》。根据这个篇目,侨务工作被列在《民政志》里。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遵照双百方针中的争鸣精神,不揣粗浅,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志专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上海市某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论文对该区侨务工作中实施的网格化管理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探讨了网格化管理在侨务工作中的可行性与功能,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网格化管理提高了侨情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给涉侨对象提供了参与社区管理和自治的平台,但仍存在侨情数据收集不充分、网格数据录入与网格化管理不相关,网格员数量少且分布不均、侨界志愿者青黄不接,涉侨对象参政议政功能不足、涉侨对象社区参与情况有差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新中国六十华诞。侨务工作在共和国整体工作大局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也经历着曲折的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误,但结局是业绩辉煌,侨心凝聚,侨心舒畅,侨心振奋,海内外广大侨众爱祖国、爱民族、爱故乡的赤子之心不改,血脉之情不移。几十年问,我国侨务工作中,在对待和处理华侨私房问题上,有着不寻常的波折。回顾其史实,从失误中汲取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过程中索求规律,对当年参与者是艰辛、欣慰的追思感受,对后人则将是一种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广东澄海侨情变化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澄海市是广东省重点侨乡 ,在潮汕侨乡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改革开放后 ,澄海凭借其海外关系众多的优势 ,大力推展侨务工作 ,动员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支援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近年来 ,澄海侨情却发生悄然的变化 ,华侨捐资锐减 ,投资不旺 ,显露出该传统侨乡盛极而衰的种种症兆。究竟是什么因素削弱、制约了澄海侨务工作的优势及其发挥 ?该市的侨情变化 ,是否反映了在潮汕地区这样的中国传统侨乡 ,其“侨”的优势正逐渐丧失 ,侨乡特质行将淡化 ?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从华侨华人的人口统计特征、华侨华人社会内部的差异性与认同的多元性、与祖籍国联系的密切以及在居住国地位的提高四个方面,分析解读了21世纪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就后疫情时代加强华侨华人研究提出几点思考。论文认为,应该客观理性认识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要严格界定和区分“华侨”与“华人”的概念,并且审慎思考“华侨华人”与“华人散居者”这一术语在英文语境中的接轨;应该从国际移民视角审视和看待中国的海外移民和侨务工作,消除偏见误解,为中国移民正名,为中国侨务工作正名。  相似文献   

18.
泉州老城区聚集了几十幢中西合璧的华侨民居。这些海外华侨费尽心力兴建的传统古大厝和洋楼别墅,具有重要的建筑、历史和人文价值。这些华侨民居面临年久失修、产权不明,维护资金大等困境。保护利用好这些近现代建筑,有助于激发老华侨和华侨新生代对华侨民居及祖籍地在情感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或布置华侨华人纪念馆,从而留住海外华侨华人的根脉与乡愁,为国家的侨务工作乃至"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服务。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侨务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对邓小平有关“海外关系”、华侨政策、华侨人才、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以及侨务机构等方面重要讲话的分析 ,探究邓小平侨务思想的精髓及其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侨务工作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作用、机制与政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中国软实力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至今未见有从华侨华人和侨务工作视角系统探讨中国国家软实力的研究成果。论文着重探讨了华侨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影响机制及面临的挑战。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华文化的传播、开展民间外交、中国国情和发展模式的宣传介绍以及对中国国家政策和行为的理解、支持和解释等方面,而机制在于通过华侨华人的个人行为和方式、海外华人传媒、华文教育以及华侨华人社团等发挥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到华侨与华人的不同身份对中国软实力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如何在新时期开展侨务工作,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