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恒  李文硕 《历史研究》2016,(4):160-173
正在人类历史上,以放眼世界的宏阔目光观察人类文明发展的方法有着漫长的传统。从希罗多德的《历史》问世以来,不同类型的"世界史"在不同文明中多次出现。到19世纪,西方近代史学的奠基者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在晚年失明后口授7卷本《世界通史》,虽然没有最终完成并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但他将自己心目中的"世界"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世界一体的角度出发撰述世界历史,对于后世的史学家不乏启示意义,世界史撰写逐渐从描述性记载步入学术性研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特定的历史原因,使近代中国呈现出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文化意识相互冲突、交汇融合的复杂状况。因此,近代思想史向来是史学研究者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主编的《清末社会思潮》,就是这个研究领域里又一部富有特色的新作。  相似文献   

3.
清代前期,广州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中西贸易口岸,外销画作为一种商品兼有艺术品的职能.它面向欧美等外国市场,同时也兼有了西洋画和中国画的双重特征。18世纪晚期,欧洲兴起一股“中国风”,在装饰艺术方面对,中国的兴趣,使得外销画作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历史的历史》是继伊格尔斯的《全球史学史》①之后第二部讲述历史写作、历史思想以及历史学科全球发展史的著作。它以全景方式展现了从古至今来自不同历史传统和不同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背景的人们为揭示、理解与再现过去所做出的努力,并着重表明历史意识以不同形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不同历史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吸引我们的是,作者对目前处于优势地位的  相似文献   

5.
于化民 《史学月刊》2001,(4):102-104
历史是在时间中运动的过程。时间对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是公平的,谁都无法躲在时间外面当历史的悠闲看客;然而在一定的时段内,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发展却不尽相同,历史的内容千差万别各有特点。造成这种差别的不是别的,而是这些国家和民族自身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像走过一段路要回头看看以免前面走弯路一样,每当一个特定的时段终结时,人们总是习惯地回过头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这正是人类高明的天性。  相似文献   

6.
一 近年来西方著作的大量引进,令人颇有应接不暇之感。如果说,一百年前——即“自海通以来”——出现了第一次介绍西方思想学说的浪潮;那么近年来——即“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则可以说是第二次浪潮。这第二次浪潮的成绩,是无容置疑的,它有助于开阔我们的眼界,深化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认识,使我们不致再象过去那样  相似文献   

7.
秦红丽 《沧桑》2008,(3):242-243
自中国的第一批移民抵达美国后,华裔美国人就一直徘徊在美国主流文化之外,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所在,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使他们成了双重他者,既远离中国文化,又不被美国文化所接受。本文试图通过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来解读华裔美国人长期以来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寻找定位的过程,从老一代移民对"中国人"身份的坚守,到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人面对两种文化的困惑和矛盾,以及处于双重"他者"的尴尬地位,再到以汤亭亭为首的美国华裔作家对文化身份的新构想,通过中美文化的融合来建构独特的文化身份,通过平等对话来达到两种文化的沟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指出:"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人到社会生活的深处时才取得的."①马克思的这句话,让我们想到几个问题.其一,在马克思讲这番话之前,历史研究基本是在政治史范式下进行的,历史为政治服务,是政治的附庸和工具,历史体现着一种资政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权建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量档案史料的公开是开展这种研究的原因和动力。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方式以及农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农村的政权建设研究较早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不论在国内或国外都涌现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而有关城市政权建设的研究则相对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明清消费文化愈来愈成为历史学所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又受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使其研究呈现丰富多元的面向,本文所要讨论的巫仁恕的《品味奢华》便是这样一种研究视角的代表作,该书透过细致具体的实证研究,展示了晚明消费社会背景下士大夫阶层的消费文化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士大夫阶层对自我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12.
13.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localizationist doctrines becam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memory trace paradigm.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s dealing with the localization and the nature of ‘the loss of articulated speech’ (motor aphasia) by Bouillaud, Lordat, Dax, Broca, Trousseau, Baillarger, Charcot and Wernicke shows how the biological paradigm of localization presented by Gall and based on the notion of organ-function correspondence was transformed into a model based on localizable memory traces. This change resulted in the theoretical unific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motor and non-motor forms of aphasia. These forms, which the earlier authors tended to separate in their analyses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were now regarded as involving similar mechanisms related to the loss of mnestic images. The crucial step in this development was taken by Broca who presente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faculty of coordination of speech movements, which according to his predecessors was the faculty lost in motor aphasia, was actually an intellectual faculty and a specific form of memory, and motor aphasia consequently a selective kind of amnesia. Theorists like Charcot and Wernicke generalized this idea into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localization based on the notion of memory traces. Thus, the localization of function was reduced to the localization of representations. Instead of biological paradigms, this model of localization is rooted in the epistemological tradition of psychology represented by Locke and Condillac, who were primarily interested in the problem of representation. In physiology, this approach usually resulted in attempts at localizing representations instead of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