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安白塔建于南宋末年,约1207—1221年间,由安丙主持修建。位于渠江边险滩处,为九级四面的楼阁式塔,底部五层为石结构,上部四层为砖结构。其平面布局、立面收分,仿木构斗栱形制与用材,仿木构梁柱、腰檐与平座形制,须弥座样式,以及佛像与雕刻细部装饰等,既符合宋代建筑的营造做法,又具有南宋川渝地区建筑的典型特征。将川渝地区唐宋砖石塔按建造时间排序,可看出从“密檐式塔”“带楼阁式特征的密檐式塔”向“楼阁式塔”的演变过程,广安白塔属南宋晚期典型楼阁式塔,是研究川渝地区宋代建筑风格演变的重要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南充白塔     
南充白塔,又名无量宝塔,在南充县城西嘉陵江岸鹤鸣山上,与南充市隔江相望。“白塔晨钟”是南充八景之一。据《新修南充县志》载:“白塔晨钟,在鹤鸣山,其塔为宋太祖时建。塔高九丈,座纵横各二丈余,高十二级。”又云:“鹤鸣山在治(今南充市)东一里嘉陵江岸,与大云山相连,上建白塔寺,寺傍白塔垩建隆万寿之塔六字,为充城八景之一。”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南充白塔为楼阁式四方形砖塔,高39.56米。下为低矮的石砌台基,原基座为须弥座,四周浮雕着龙麟图案。塔身共十三级,每级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 84《河渠二·黄河》载 :“自淮而上 ,河流不迅 ,泥水愈淤。于是邳州浅 ,房村决 ,吕、梁二洪平 ,茶城倒流 ,皆坐此也”。照标点本说法 ,似乎吕洪、梁洪各有一个 ,但事实并不存在这样两个洪。按吕梁洪位于徐州城东南五十里处的吕梁山下 (今坷垃山 ,海拔 1 4 6米 ) ,因处在古吕城之南 ,且水下有限石 ,故而称吕梁洪。洪是方言 ,以石阻河流为洪。《水经注》卷 2 5载 :“泗水之上有石梁焉 ,故曰吕梁也”。又据嘉靖《徐州志》卷 7:“吕梁洪……本洪在州东南五十里 ,上下二洪绵亘七里”。嘉靖《吕梁洪志·山川》有云 :“吕…  相似文献   

4.
《四川文物》2000,(4):46-48
关口白塔位于彭州市关口镇西北的白塔坪,又名镇国寺塔。该塔建于北宋至和元年至嘉祐五年(1054-1060年);因镇国寺原名福昌禅院,故又称为福昌寺。塔身通高28.34米,为密檐式13级方形砖塔。方形塔基每边长10米。全塔瘦高挺拔,外檐叠涩砌砖达13层,现已部分残损。塔内分为5层塔室,有蹬道盘旋可上顶层。在精制的塔砖之上,有“宋记”、“杨记”、“景记”、“义记”等戳印。砌塔之条砖和方砖对缝,用黄泥白灰沙浆粘合,其内并以扁铁为筋,增强了塔身的抗震性能.故至今该塔仍较为完好。  相似文献   

5.
释《新唐书·方镇年表(一)》“遥领”陶卫宁《新唐书》卷六四《方镇年表(一)》载:“(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泾原节度使马诉地贫军不给,遥领郑、颍二州。”说到遥领之事,最初滥觞于三国时期。到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遂达到“鼎盛”。《晋书·地理志》载...  相似文献   

6.
近读校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发现四则时间、官职、人名方面的错误和标点失误之处,今不揣浅陋,稍加辨证。 1.《长编》卷二○《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辛卯》条(P.464)云:“以建州邵武县为邵武军。” 按:《长编》此处的“太平兴国四年”应为“五年”。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一载:“邵武军,本建州邵武县地,皇朝兴国五年以户口繁会,路当要冲,于县置邵武军。”《元丰九域志》卷九亦载:“同下州,邵武军。太平兴国五年以建州邵武县置军。”《舆地广记》卷三四、《宋史》卷八九《地理志·福建路》记载同上两书。再查《福建通志·地理志》卷一《沿革上》亦云:“建州邵武军,太平兴国五年置。” 2.《长编》卷一七《太祖开宝九年九月癸酉》(P.376)云:“户部尚书致仕、赠左仆射刘熙古卒。”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卷69第914页,正文有“(张)宪初闻有变,出奔沂州。”卷后第923页《校勘记》第二条“出奔沂州”称“殿本、刘本同。《资治通鉴》卷275作‘出奔忻州’。《资治通鉴》注云:《九域志》:太原府东北至忻州二百里。此以宋氏徙府后言也。”但对张宪出奔之地究竟是“忻州”抑或“沂州”,却不予判明,使人读后更不得要领。按,北宋初年人乐史《太平寰宇记》卷23载:“沂州,琅琊郡,今理临沂县”;该书卷42又载:“忻州,定襄郡,今理秀容县……秦为太原郡地,今州即汉太原郡之阳曲县也……(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复为忻州”。“沂州”…  相似文献   

8.
《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彭学艺先生所撰《乐山灵宝塔始建年代之我见》一文,谈到了对灵宝塔始建年代的看法,文中引述有误,今将我接触的史料和个人的看法陈述如下: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凌云寺塔、凌云宝塔、大佛塔、九峰塔、九顶塔,一般人直称白塔,高踞于凌云九峰之一的灵宝峰之巅。凌云山有九峰,所以昔人又称九峰山、九顶山,因而灵宝塔又有相关之名称。灵宝塔为一密檐式方形十三级砖塔。塔的第四层檐下有匾额目“灵宝塔”,楷书,字竖行,可惜元年款。宋代靖康建炎年间(1126年一1130年),嘉州隐士杨晕所撰《碧云亭记》一文中所说:…  相似文献   

9.
毛西旁 《文献》1998,(2):261
《清史稿》卷69《地理志·四川》载:"[雍正]十二年,升嘉定、潼川二州为府."同卷《地理志·嘉定府》又载:"顺治初,因明制为直隶州,领县六.康熙十二年升府,以其地置乐山县."  相似文献   

10.
一、乐山大佛名称的演变乐山大佛是今人对大佛的称呼,大佛最早的名称并不是这样。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最早的名称产生于大佛尚未完工的贞元十五年之前。清嘉庆《乐山县志·卷15·金石》载:“唐敕放生碑,县东凌云山足。碑久亡,明人重立石,亦多泐。记其存者云:凌云寺灵山大像前(缺)敕禁断采捕(缺)者贞元十五年九月(缺)曰。”明确记载当时大佛名称为“凌云寺灵山大像”。凌云寺创自开元年间(见王渔洋《蜀道驿程记》)。到贞元年间,大佛名称中有“凌云寺”当属正常。称灵山当是因凌云山此时名“灵山”。那么,凌云山为什么叫“灵山”呢?这有两种可能: 一是因蜀王鳖灵。《太平寰宇记·卷86》载:“仙穴山在(阆中)县东北十里。《周地图记》云:“灵山峰多杂树,昔蜀王鳖灵登此,因名灵山。”《舆地纪胜·卷185》载:“灵山,一名仙穴,在阆中之东十余里,宋江上有古丛帝开明氏鳖灵庙存焉。”均说明阆中县灵山是因鳖灵得名。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处于青衣江、岷江交汇处,此地恰好也与鳖灵有密切关系。《水经注·卷33·江  相似文献   

11.
《宋史》卷283《丁谓传》载: 景德四年,契丹犯河北,真宗幸澶渊,以谓知郓州兼齐、濮等州安抚使,提举转举兵马巡检事。(点校本9567页) 按:景德四年,误。《宋史》卷7《真宗二》载景德元年冬十月庚寅,“命张齐贤兼淄、青、潍安抚使,丁谓兼郓、齐、濮安抚使”。真宗幸澶渊,是为景德元年,故上文“景德四年”应改为“景德六年”。  相似文献   

12.
《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本文所引《元史》均为该版本)卷97《食货五》中有如下记载:“其咸宁、长安录事司三处未散者,依已散州县,一体斟酌,认纳乾课,与运司已散食盐引价同。”此处标点有误,理由如下:据《元史》卷60《地理三》载,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所领之奉元路“领司一、县十一、州五。州领十五县”。奉元路所“领司一”即此段文后随即提到的“录事司”。此段文后详列奉元路亲领的十一个县,其中包括“咸宁,下。长安,下”。《元史·地理志》纂修之时,遵循“各路录事司与路所亲领之县与府、州之隶路者,低于路一字”的原则。可见,录事司…  相似文献   

13.
骆伟 《广东史志》2000,(3):37-49
一、说明 《南越志》,南朝宋沈怀远撰,作者为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西)人。怀远初为始兴王璿征北长流参军,因坐事徒广州,后官武康令。《南越志》就是他在广州时所撰。《隋书·经籍志》记载为:《南越志》八卷,沈氏撰;《旧唐书·经籍志》:《南越志》五卷,沈怀远撰;《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著录为:《南越志》七卷,宋武康令吴兴沈怀远撰;阮元《东通志》:《南越志》五卷,宋沈怀远撰,佚。史称:“此五岭诸书之最在前者也。”“此志载三代至晋疆域事迹。”该书内容丰富,涉及岭南地域沿革、地方山川名由、民间传说、风俗习惯以及珍稀物产,尤以动、植物为最,可供学者研究岭南史地、民俗、生物等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河南夏邑县何时改为今名,说法有二,一谓始改于金。成书于明景泰七年官修地方总志《寰宇通志》卷八三夏邑县条载: 在州东百二十里。战国时下邑地,汉置县曰下邑。……金始改夏邑县。元及国朝皆因之。稍后,《明一统志》卷二七、嘉靖二十七年《夏邑县志》卷一《沿革》、雍正八年《河南通志》卷三及《读史方舆纪要》卷五○等均从其说。《河南通志》还载:“金始改县曰夏邑,以华夏更名。”二谓明洪武初始改今名。《明史·地理志》记夏邑县:“元曰下邑。洪武初更名”。清代官修地方总志《大清一统志》、乾隆十八年《归德府志》均从其说。《归德府志》的纂修者在夏邑县条下加按语:“今考下邑,始见《史记·高祖本纪》。……至更为名夏邑,乃自洪武年始。”所谓金始改今名,元、明因之,其说虽见于官修方志,但经不起查核。其一,《金史·地理志》不载改夏邑县今名事。金代该县为归德府所辖,志中载县名为下邑。其二,元代该县仍名下邑。见《元史·地理志》归德府条。元归德府教谕李希(?)  相似文献   

15.
乐山大佛景区凌云山集风峰处,崖窟内有一尊大肚弥勒佛摩崖石刻造像,俗称大肚罗汉,凿于明代。据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版《嘉定州志》卷二《凌云山》载:“有兜率宫,弥勒石像甚古。”即指上述大肚弥勒摩崖石刻造像。他与我国各地寺庙的左手持布袋,右手拿佛珠的赤脚大肚弥勒佛的外貌特征不同。这尊石窟造像凿于距地表高1.68米的崖壁上,石窟系方形、穹窿顶形制,面阔3.25米,进深5.75米,通高3.2米。造像坐于石窟中央,前距窟口3.25米,左距窟壁0.7米,右距窟壁0.8米,后距崖壁0.6米。面对岷、雅、沫三…  相似文献   

16.
黎平历史上有修志的优良传统。其单偏者不计,成体志书,始明万历年间知府事闽县袁表撰《黎乘》九卷三十三篇,今存其叙。次宋应举撰《黎五合志》八卷,胡宗虞撰《黎平志》八卷,胡定之撰《黎五志》十卷俱佚。次清康照二十九年知府泾阳傅和鼎撰《重修黎五合志》十二卷,今存其引。继严圣箴撰《重修黎五合志》十二卷,乾隆二十年黄道芳撰《重修黎五合志》十六卷,同时石礼嘉撰《黎平府志》六卷,洪汇撰《黎郡全志》十六卷,嘉庆二十三年沈乐善撰《续辑府志》十二  相似文献   

17.
标峰塔位于江西省石城县观下乡温坊村,琴江河东岸的牛形山上,距县城3公里。据《石城县志》载:“大明天启元年(1621)知县陈良谏倡建,崇祯二年(1629)知县徐九行落成,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作过修缮。”“距今有375年历史;塔身由青砖砌成,七级六面,高30余米。墙中有夹洞,叠级绕内壁盘旋而上,层层有塔门,可登临远眺。十年浩劫期间标峰塔被人为拆毁,今塔基条石犹在,塔砖被运往一公里外花果山建养猪场,砖上铭刻“天启元年造”。1994年元月4日,笔者对标峰塔基础进行了现场测量勘察。牛形山顶上的地质为紫色泥页岩层,塔基为六…  相似文献   

18.
水西双塔一为大观塔(图一),一为绍兴塔(图二),均座落在皖南泾县城西两公里水西山。 大观塔始建于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宁国府志》、《泾县志》的记载和现有塔 上的题记刻石,都证明了这一点。塔共七层八面,底层直径11米,壁厚3.1米,每面均有砖  相似文献   

19.
崇宁四年开封府襄邑县建州名辅州 (1)《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京畿路》:“崇宁四年,京畿路复置转运使及提点刑狱。先是,改开封府界为京畿路,是年,又於京畿四面置四辅郡:颍昌府为南辅,郑州为西辅,州为北辅,建拱州於开封襄邑县为东辅,并属京畿。” 按:“拱州”应作“辅州”。“拱州”乃后改之名。考李攸《宋朝事实》卷十八《京东东路》条云:“拱州,祟宁四年以开封府襄邑县建州,各辅州,以为东辅,又改今名。”又考欧阳忞《地广地》卷七云:“东辅拱州,……皇朝属开封应天府。崇宁四年,建为辅州,以为东辅,又改为拱州,治襄邑县。今县六。”据此,作“辅州”是,“拱州”乃后来改之名,《宋史》记误明矣。(页2106) 崇宁三年升曹州为兴仁府 (2)《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京东路》:“兴仁府,辅,济阴郡,彰信军节度。本曹州。建中靖国元年,改赐军额曰兴仁。崇宁元年,升曹州为兴仁府,复还旧节。” 按:曹州升为兴仁府乃在祟宁三年,非元年。《宋朝事实》卷十八云:“兴仁府,建中靖国元年改周彰信军为郡,后陞府。”《皇宋十朝纲要》卷十五云“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改曹州彰德军为兴仁军”前者不云升府时间,后者“彰信”误作“彰德。”今考《宋会要辑稿·方域》五之一:“兴仁府,旧曹州,督府彰信军。建中  相似文献   

20.
<正> 《新元史》卷四八《地理志》脱思麻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条下云:“本为元帅府,至元三年以西安州来属。五年,又以岷州来属。大德十一年升为宣慰司,以礼店文州万户府隶之。领州三:西安州,宋故州,属秦凤路,至元三年来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