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营口市坚持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倾斜的原则,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乡村的文明风尚,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刘景华 《神州》2014,(18):219-220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动力。农村文化相对落后,从表面上看,农民生活单调,质量不高;从本质上看,农村文化落后,畸形了农民的观念,禁锢了农民的思想。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民的思想活跃起来,把农民的动力发挥出来,倾力建设新农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黄洪剑 《神州》2014,(2):26+28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更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其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并最终对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就其所设想和实施的具体内容而言,是一种旨在全面改造传统农村的模式探索,其内容包括对农村政治、农业经济和农民素质的现代性改造。当然,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实际成效来说,乡村建设运动存在着不少缺陷,更不能成为乡村建设派所期望的解决近代中国问题的根本之路。但是,它改造农村的一些思想认识和具体做法,既把改造农村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又企图寻找一条改造农村的有效途径,在农村政治改造方面力图实行民主自治制度,在农业经济改造方面试图推行具有企业化和市场化性质的股份合作体制,在农民素质改造方面企图培养初具现代文化科技知识的“新农民”,从而显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意义的农村建设模式,这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乡镇图书馆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农村经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清媛 《神州》2013,(4):44-44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部署,并高度评价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明确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党之所以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到如此高的战略地位,建设新乡村文化,继承甚至是重新发明优良的传统,构建和谐、健康的乡村文化,是推动新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刘成骥 《神州》2012,(17):12+14-12,14
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一个任重而道远、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近年来我国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有不少问题阻碍着文化建设的进展。笔者从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载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荣 《神州》2012,(9):8-9
随着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在加快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富裕,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只有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开创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9.
李虹秋 《神州》2013,(32):24-24
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的全面展开,农村地区正在经历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这对国家来讲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最大限度的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促进农村增产增收,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农民积极参与。群众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以其特有的魅力,不断的改变着传统的观念,对于塑造现代农民、改善农村精神面貌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于群众文化在新农村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冉冉  李吉文 《神州》2013,(11):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也到了关键时期,出现了诸如投入资金少、居民整体素质差、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要坚持以物质投入为基础,以精神建设为重心,以制度变革为保障,力图形成新型、和谐的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11.
覃庆华 《黑龙江史志》2013,(15):195-196
在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我国,农民在我国人口中仍旧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要想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就需要加强我国的"主力军"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迫在眉睫。而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图书馆建设是最恰当不过的方法。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可以带动当地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加强的当地文化氛围的营造,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打下坚固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甘秋梅 《沧桑》2013,(2):111-113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实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需要,也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需要。而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严重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进行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3.
董丽丽 《神州》2013,(36):11-11
农民问题始终是令人关注的重大社会话题。多少年来,它一直是党政部门以及专家学者们思考和探索的重点之一。农村文化作为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也受到文化工作者的关注,各地也进行了实践。今天,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大背景下,农民的文化需求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那么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梁璟 《旅游纵览》2023,(11):163-165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来源,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然而,乡村文化建设受限于地域、内涵、平台、人才等现实因素,且尚未实现与旅游业发展相融,不利于整体规划和综合开发。文章将分析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概括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境及对旅游产业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因地制宜开发文化资源、加强以村民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意见领袖、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格局等基于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5.
吕常武 《神州》2012,(25):17-18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搞好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从意义上来说,搞好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活跃新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发挥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甚至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为中国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增强,文化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农家书屋"这枝文化奇葩正如雨后春笋,在广大农村盛开,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农村新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指导和多方位的支持,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村新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黄金鹏 《神州》2013,(10):20
近年来,随着我县"文化大县"建设的深入推进,一系列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实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形式多样、活动丰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对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以四川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需要。本文以四川为例分析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设施落后、人才缺乏、活动单调、经费无保障,认识不足、投入不大、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是: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丰富农民文化活动等。  相似文献   

19.
黄福元 《神州》2013,(4):43-43
乡村文化的发展变化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乡村文化景观则呈阶段性发展:没有先进生产工具的原始氏族公社社会实施“共耕制”或称“耦耕制”,以道德主义为支撑的“周礼”是维持社会秩序和纪律的制度文化。铁器的出现实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财富的生产和积累依然困难,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小农经济模式使部落家族文化产生并延续千年,在传统乡村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有效的解决了乡民温饱问题,社会经济的逐步繁荣,深刻地改变着乡村的基本生活格局,落后的家族文化内部机制从根本上逐渐消解,代之以现代乡村文化。2l世纪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市场机制逐渐活跃,社会联系加强,社会流动扩大,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新农村文化建设正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向着生态、和谐的理想文化模式逐步演变。  相似文献   

20.
张育齐 《神州》2014,(15):288-288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点核心组成部分,其新农村文化建设显得极为重要。如今,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发展,从当今的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现状来看,新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这些存在的瓶颈问题严重的制约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顺利发展。那么,对于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我们一定要理清思路,想尽办法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根源入手,对其存在的问题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顺利发展,才能跟上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脚步。对此,本文探讨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