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梁琴琴 《神州》2012,(32):91-91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人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全盘西化”的程度,这种现象让很多人开始担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会不断流失并逐渐边缘化。在多元文化的时代下,作为农业院校,应有重点地加强学生们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农业文化的传播和宣导,因为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农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仅为历代亿万人民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也为全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本文首先介绍了从农业院校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并发现和归纳了目前农业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以便让大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绪贻 《史学月刊》2001,(3):103-109
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后,面对美国的严重农业危机、农民悲惨处境和反抗浪潮,实行了以<农业调整法>为主要内容,以国家干预为重要手段,以控制农产品产量为目标的农业政策.罗斯福政府的农业"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这种制度进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改革虽然只是一种农业资本主义的结构改革,而非革命性的改革,更未促成一场社会革命,但它保护和促进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使美国的农业和工业一样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3.
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以来,伴随着农业的资本主义化,美国农业出现了两次技术革命。中国的近代农业始于19世纪90年代,中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引进工作,在初期主要通过翻译刻印西方农书、延聘外国教员和派遣留学生等途径来引进和吸取外国的先进农学知识,同时也引进了不少近代农业科技的物质和技术成果,如农机具、育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近代中国从美国引进的作物优良品种、先进农业技术以及全新的农业科研教育模式,可谓一枝独秀、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文章着重分析了阜南县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阜南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春馥 《风景名胜》2021,(8):0227-0227,0229
人才是千行百业兴旺发达、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动“三农”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国,要依赖术业专攻、德才兼拥的高质量大批量的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与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与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千方百计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创新教育、教学对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的需要、办学育人之本分、同质同类高校争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对高等农业院校《禽生产学》农村社会实践基地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对策的探研,提出“三拓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内战后,美国南部的农业经济走向衰落,农民经济上处于贫困,由于战前财富的主要来源于出口的棉花,战后依旧大规模的投入棉花生产,导致生产过剩。而战时的北部贸易封锁,棉花生产得不到有力的销售,人们经济积累减少,买不起必需品,国内市场萎缩,人民购买力不足,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自足,仍需要进口,更不要说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大规模生产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本文就美国国内市场对南部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作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绿色农业视角下青海特色农业发展路径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守琴 《攀登》2011,30(4):90-92
绿色农业是二十一世纪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青海独特的地域环境和资源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也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对青海特色农业绿色化发展条件的分析,指出了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实施路径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旅游代际特征与盈利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德刚 《旅游科学》2013,27(1):76-83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新型业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深度、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农业旅游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影响着效益增值的幅度。本文通过对世界农业旅游发展历程的梳理,以主导功能、产业融合深度、盈利模式为依据对其进行了代际划分,总结出农业旅游的发展迄今大致经历了三代演进历程——即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并对其各自的代际特征进行了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夏鑫  高晶 《神州》2012,(34):44
农业院校作为一个专业化特色较强的高校群体,其毕业生在职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彰显出不足的态势,如何转变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其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需要的命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多学科融合角度出发,集中分析了当前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多学科融合教育的方法,提高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人类最先开创的产业,源远流长。云南的自然条件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农业资源非常丰富。远在170万年以前,就有古猿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等地。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云南在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农业。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使用的农具和耕作方式较能代表农业的发展水平。云南农业的发展过程大体上是:刀耕——锄耕——犁耕——牛耕——机耕。也有把这一过程简化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中后期,广东农业跨人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阶段,走在全国农业发展的前列。随着农业生产的显著发展,农业内部的社会分工亦在不断发展,其中不仅种植业发展很快,而且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部门也出现了新景象:有的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在扩大发展,有的虽然仍属于农民从事种植业之外的副业,但已成为广东农业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和商业不断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农民扩大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东北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建的第一所普通高校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中 ,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学校创立和发展的历程 ,对农业科学教育的贡献 ,积淀的风格和特色 ,遭受的挫折和磨难 ,以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等 ,在新中国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农业院校中具有典型性 ,可以说是新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缩影。一、大志宏图、蓬勃发展时期1 94 8年 ,东北地区即将全境解放 ,广大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 ,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1 94 8年 8月 ,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鉴于客观形势发展对农业技术干部的需…  相似文献   

13.
在1961~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业的基础地位凸现出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重视。在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较差的山西,省委对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进行了积极扶持和鼓励,科学技术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本试图对此做一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人类上万年历史中的农业制度变迁,分析这一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者认为,世界人口在本世纪中叶将达90亿人,从现在起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与粮食产量是应对世界人口增长的当务之急.进化主义生物学家贾热德·戴蒙德认为农业的发明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过大的负面结果,是人类史上最大的失误.作者对此进行了反驳,并指出,不仅历史上的农业发明和农业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的重大发展,并且20世纪以遗传学和基因技术为基础的农业发展将是人类解决自身生存困境的最佳和惟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60年代,山西省委在树立了大寨这一农业先进典型后,又提出“一带二”的口号。通过“一带二”,不仅在全省普及了大寨精神及其基本经验,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而且较好地克服了大寨发展农业中的某些缺点,端正了山西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促进山西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孟海泉 《世界历史》2003,61(1):16-22
农业阶梯理论以土地所有权的有无和程度为衡量标准 ,意在揭示人们从租佃农向自耕农的奋斗历程。本文在考察了内战以后美国南部种植园地区租佃农经济地位的变动状况之后得出结论 :南部不但不存在“农业阶梯” ,反而存在一种“反阶梯”趋势 ,这种趋势根源于南部自身的社会经济 ,而其根本推动力是大西洋经济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卢占宽 《丝绸之路》2010,(14):30-32
1961~1965年是我国经济调整时期,甘肃农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也出现了种种不利因素。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些不利因素对农业的消极影响,并从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生态保护角度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未来甘肃农业的长远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在讨论英国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时,不得不提敞田制。敞田制自诞生后在英国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敞田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英国敞田制的衰败对农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敞田制的衰败对农业劳动力的发展、耕地的变化和农业政策的推广,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农业发展越来越适应社会要求,从而促进了英国社会全方位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信息化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分析3G发展现状及3G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应用3G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3G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立新 《史学月刊》2007,(7):110-116
在国际学术界,印度的绿色革命成了多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国际学术界对印度绿色革命的研究通常采取反思的方式,即在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联系当中去考察印度的绿色革命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研究路径、问题和观点,指出农业转型研究构成了国外学术界相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面向。但是,他们没有把农业转型当作农业现代化的方式来看待。笔者认为,这是他们在考察印度农业转型时存在的根本问题,而从这样一种新的观点出发去考察印度的农业转型还是一件尚待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