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舟 《中华遗产》2005,(5):15-16
在缔约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世界遗产到底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哪些项目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价值?世界遗产项目是否都要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价值?这些开始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中国的土司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该处文物遗址从原来的国家级升格为国际级(能够申请世界遗产的中国遗址,无一不是国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名录中的  相似文献   

3.
马肖静 《旅游纵览》2013,(3):112-113
在赤水,巨大的岩廊和洞穴更是丹霞之美中的"点睛之笔"。宏大的岩廊,让人产生无比的遐想;深邃的洞穴,有着吸引人窥视的神秘感。站在那丹霞石上,或许再多看一眼,就可以将最美丽的赤水丹霞尽收眼底。本文主要分析贵州赤水丹霞地貌世界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12月,北京的天气不算太好,我和周剑生先生约在望京的一家日式咖啡厅里。周剑生先生从1994年起利用业余时间自费游走世界,有体系地在全球500多处世界遗产地拍摄了优美的图片,总行程环地球30周,为世界遗产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此周剑生先生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的亲笔撰文和赞扬。  相似文献   

5.
大明宫是唐代“天朝”的国家形象,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帝国史的一个缩影,它的兴衰曾与欧亚大陆上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相始终。大明官的营造先后历时二个世纪,汇集了几代工匠的智慧,成为7~9世纪中国最雄伟的宫苑相环抱、水景相衬托的帝王宫殿群。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秦蜀古道遗存的保护,应用多种测绘技术手段到线性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工作。收集整理覆盖范围的卫星遥感影像,并通过固定翼无人机航拍、多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遗存空间信息数据;利用GIS技术构建秦蜀古道遗存虚拟地理信息空间,实现秦蜀古道遗存的三维可视化;最后,借助GIS软件开发,实现秦蜀古道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处理与查询功能,为秦蜀古道遗存的研究及保护规划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7.
童明康 《世界遗产》2012,(2):100-101
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谐其生的产物,从单一文化的代表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成果:从单点小规模遗产到跨区域跨国境巨尺度遗产;从古代遗产到现代遗产;从静态遗产到活态遗产。  相似文献   

8.
《世界遗产》2014,(1):165-167
《世界遗产公约》于1972年形成,1975年在拥有20个缔约国后开始生效,发展至今已有190个缔约国。41年来对于世界遗产的认知是一个逐渐深入和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华遗产》2007,(4):98-99
世界文化遗产10项 法隆寺地区的佛教古迹(1993).姬路城(1993),古京都的历史遗迹(京都.宇治和大津)(1994).白川乡与五茴山的合掌造村落(1995),广岛和平纪念碑(1996).严岛神社(1996)、古奈良的历史遗迹(1998).日光市的神社与寺庙(1999).琉球王国的王城遗址及相关遗迹(2000)、纪伊山地的圣地和朝圣路线(2004)  相似文献   

10.
潘运伟  杨明  刘海龙 《人文地理》2014,29(1):26-34,65
研究导致世界遗产"濒危"的威胁因素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与保护提供重要借鉴。对全球濒危世界遗产威胁因素定量统计发现:武装冲突、管理不力、工程建设是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共同面临的三大威胁;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濒危因素还包括城市发展压力、不合适的维修/重建等;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因素则还包括非法偷猎、捕捞,以及林业采伐、农业种植、放牧等农林生产活动等。中国世界遗产面临的首要威胁因素是旅游发展压力,管理问题、城市发展压力、水利工程建设等也较为突出。提出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建议:明确遗产旅游价值取向,加强高峰期游客管理,控制旅游设施建设规模;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探索世界遗产管理的新体系、新思路;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压力,积极预防极端自然灾害的破坏;严格控制世界自然遗产地内的道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郭旃 《世界遗产》2014,(1):12-14
《世界遗产公约》跨过了41周年。2013年,在柬埔寨结束的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之后,全世界的世界遗产总数已经达到981处,直逼1000大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95个成员国中,签署《公约》的成员国达到190个。拥有世界遗产的国家达到160个。不过,濒危世界遗产的数目也达到了创纪录的44处;另有2处遗产被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去除。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主要由文物古迹组成,这些文物古迹兼有世界遗产和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保护对象为代表的本国遗产的双重价值。两个价值体系本质相同,均是关注保护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世界遗产价值表述方式与我国不同,所关注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前者是从全球视角看待遗产要素,更加关注中国遗产对世界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而后者则采取国内视角,更加关注遗产对中国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贡献。这给作为世界遗产构成要素的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实践带来困惑。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不同之处的分析,对世界文化遗产及其构成要素的保护和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2014,(4):12-23
  相似文献   

14.
《世界》2004,(7):16-25
6月28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申遗”成功,引发了人们对“世界遗产”的新一轮关注。世界遗产,指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馈赠或文化遗存,其内涵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形式上必须通过严格的申报程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并最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世界遗产监测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纯净  罗佳明 《文博》2008,(4):47-52
对世界遗产监测工作是执行遗产保护公约战略目标和可信度建设的重要保障.国际遗产监测体系的建立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且一直不断进行着修改和完善,向建立一套科学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目标迈进.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际遗产监测体系发展的历史过程;然后着重介绍了国际相关组织对第一轮定期报告结束后的反思与总结情况,以及对下一轮定期报告的修改意见和拟定过程;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国际遗产监测经验对我国正在构建的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体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界遗产》2014,(8):46-46
澳大利亚共有19个地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地球上最古老的雨林和世界上三分之一左右的海洋保护区。澳大利亚的许多标志性旅游目的地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保护名录,如大堡礁和昆士兰的湿热带地区(包括黛恩树雨林);新南威尔士州的大蓝山地区;北部地区的卡塔丘塔国家公园;以及西澳大利亚州金伯利地区的普奴鲁鲁国家公园。其中,占地130万公顷的塔斯马尼亚荒原世界遗产区符合10项标准中的7项,超过其他任何世界遗产区。  相似文献   

18.
<正>对《世界遗产公约》的执行光荣地走过了42年的历程,关于世界遗产的法律政策、操作规则和价值体系等内容已然非常庞大与复杂。作为处于"中年期"的世界遗产事务,当下要考虑的就不只是从a、b、c开始的基本概念,而是关乎整体性和未来方向的诸多大视野的问题。关于世界遗产的国际前沿话题,相关国际组织、遗产保护机构等各方面,尤其是学术界,近年探讨热烈,亦成果丰硕。把握个中要旨,并在价值选择和前瞻性上与其同步,对缔约国在法律政策的制定及保护系统的形成十分必要,也能为各地方的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20.
正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下文简称《公约》)以来,至2012年7月,共有4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7处,世界自然遗产9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3处,世界遗产总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三位,它们不仅是中华大地自然瑰宝和中华民族绚烂文明的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