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大山男,1932年11月生,辽宁省辽中县人。195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在省博物馆从事古生物、旧石器考古和古地理研究工作,至今三十余年。现任副研究馆员。主要社会兼职;九三学社黑龙江省省直机关支社组委,省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古生物学会和  相似文献   

2.
藏族地区的行政区划中国境内的藏族分布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现今藏族居住区划分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的十个藏族自治州和两个自治县。陈庆英、冯智发表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一期上的文章认为这种行政区划的形成,有其地理、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3.
<正>地方志编纂主要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来进行编纂的。就区而言,有行政区划,有地理区划,还有经济区划。就行政区域而言,有介于中央与省之间的大行政区,如华北、东北、西北、中南、华东、西南区;有省级行政区(省和自治区);有相当于市级的行署区,即通常所说的地区,不过实行市管县以后现在大多已撤地变市,如我省仅保留大兴安岭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区,是指市内的行政区域单位,一般一个市管若干个区。碾子山区,齐齐哈尔  相似文献   

4.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该地区还是16个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地理国情监测是指综合运用测绘、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从地理空间角度对地形、水系、交通、地表覆盖等要素进行动态监控、观测和统计分析,反映和评价地理要素现状及其变化情况的活动,其遥感影像和地表覆盖数据可用于遗产地保护区划范围内用地变化情况的监测。大运河(浙江段)的实践表明,地表覆盖数据精度高、覆盖广,可以对遗产保护区划内的建设活动和水域变化情况实现全面、准确的掌握,提高遗产监测效率,结合人工巡查核实,能够形成高效的定期监测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历史时期汉藏人文地理分界线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曾有三次较大的变动。文章论述了三次汉藏人文地理分界线的形成、摆动与稳定及其环境意义。认为,雪山(祁连山)—黄河分界线是唐蕃依据地理条件最有利原则下的一种势力范围划分;六盘山—陇山分界线是地理条件决定下的唐蕃分界线;唐蕃以后汉藏人文地理分界线的缓慢西移并最终稳定在河洮岷一线,汉藏民族的经济理性行为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辽史·地理志》所言“兵事隶/属”指州、军、城在军事上隶属相应军事机构;仅言“隶/属”者,指民政、军事皆由军事机构管理。《辽史·地理志》其他未载明“兵事”隶属关系的州、军、城隶属于五京留守或留守兼任之军事机构长官。《辽史·地理志》提及的军事机构,可分为高级与中级两个层级。二者辖区加上节镇,共同构成辽朝三级军事区划。高级军事区划“军事路”共九处,包括“五京路”和西北路、西南面、东北路、辽西路,覆盖辽朝全境;中级军事区划位于高级军事区划内,往往为高级军事机构分支机构或因事而置,且时常调整;低级军事区划即节镇辖区。辽朝军事路与五京道、财赋路划分并不完全一致,军事路的设置受到五京道影响,物资则依靠财赋路提供。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包括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省(区)的一部分。面积二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民族以藏族为主,还有汉、回、土、蒙古、撤技、门巴、哈巴等十多种。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仅青海和西藏二省(区)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1%,而西藏藏族人口比例高达95.5%。青藏高原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地广人稀的地理区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海拔5000米以上的面积超过青藏高原总面积的20%,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世界屋脊”。这里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大…  相似文献   

9.
一、生态环境对史前文化的影响中国地理形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根据地形高度的变化,自西向东可以分为三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北、以东,地形下降到2000~1000米以下,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及云贵高原东缘一  相似文献   

10.
西汉行政区划中的“犬牙相制”现象吴宏岐论及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者往往要对元明清时期行政区划中各行省间的“犬牙相制”(或称“犬牙相入”)现象多注笔墨。实则这种区划措施由来已久,至迟在秦汉就已肇其端倪。张修桂先生在有关论文中曾指出过一个实证:“由于秦始皇...  相似文献   

11.
说《史记·货殖列传》中经济小区的数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关于中国历史地理论述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经济地理学的开山之作。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理专论中,司马迁依据从战国至西汉初的自然与人文状况,对全国经济地理进行了细致的分区研究。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采用了两级区划方案,一级...  相似文献   

12.
上一轮修志,综合性志书普遍设有建置区划或建置沿革篇(卷),一般列在门类之首。21世纪初,开始倡导编修续志时,有人认为建置、地理、风俗方言等事物在续志时限内变化不大,应予取消。经过争论和修志实践表明,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有的地方建置区划变化很大,理应记载;即使变化很小或没有变化,若缺了建置的内容,总感到志书不太完整.因为“建置区划”是方志的传统篇目,缺了这一基本元素,就不像是方志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三江源是中国乃至亚洲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特点最显著的地区。三江源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在千百年来牧业发展的夹缝中仍保留了相当的规模,大量珍稀物种留存至今。因此,这里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从这里发端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滋养了中国乃至东亚东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很小,可可西里大部分地区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及气候演变历史所孕育出来的独特生物多样性资源为国内外科学界所注目。大约5000万年前,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高原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秦岭,南自东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迄祁连山西段北麓,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  相似文献   

15.
回顾青藏高原的历史,在漫长的社会劳动实践中,雪域藏族先民们创造了自己特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如今,仍有几种传递方式被沿袭—— 一、民间信息传递 1、部落之间: 藏族先民各个部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一样,住在深山狭谷的先民,他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学会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用山垭豁呼传的方法传递信息,可以省  相似文献   

16.
沈约所撰《宋书·州郡志》,用以参考的何承天国史《州郡志》以元嘉二十年为下限,徐爰国史《州郡志》以大明八年为下限。但沈约又将地理志的下限与标准年代混为一谈。《宋书·州郡志》所载区划以徐志为蓝本调整而成;所载州郡户口数据本之徐志;州、郡之道里,除雍州、郢州为徐爰或沈约增补、修正外,大体以何志为准。故《宋书·州郡志》所示区划下限为刘宋昇明末,但并无标准年代;所示户口是大明八年前的数据;所示道里大体是元嘉二十年前的数据。区划、户口、道里的年份不相匹配,原因在于《宋书·州郡志》文本由徐志、何志叠加而来。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二轮修志工作在全省紧锣密鼓地展开,稳步推进,势头良好。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二轮修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本轮修志因区划调整所涉及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层态,地方特色彰显。如何处理好区划调整与记述范围是当务之急。第一轮修志提出了"不越境而书"的一个编纂原则,并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通例,基本界定了区划调整和记述范围的关系。"不越境而书",有两层含义:一是境内的事物,不管其行政隶属关系如何都应入志,中央、省、市属单位在本地的有关情况均应收入志书,以体现地情的完整性,资料的利用上,上级驻地单位宜略不宜详;  相似文献   

18.
河西通西域     
王蓬 《丝绸之路》2014,(5):12-13
一 也许,对长长的河西走廊来说,最重要的地理事件是约在3亿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这条夹在与蒙古高原之间长达1200余公里的世界上罕见的地理走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则为公元前121年,西汉青年将领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击败匈奴,不仅使河西走廊首次归于中原王朝版图,  相似文献   

19.
##正##前段时间看了很多关于西部的地理方面的书籍,我发现青海虽然只是一个省,但却集中了我国三大自然区(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的特点,同时它又是3个自然区的交会处。多年前我曾经去过青海湖、日月山、塔尔寺,现如今真的很想再去走走。也许就是在书页翻动的那一刻,青海的茶卡盐湖毫无预兆地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就莫名地有了挥之不去的"茶卡情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元代监司的诸多研究已经成果颇丰,但是在有关元代二十二个监司道的区划方面,虽已有不少局部的推进,却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元史·地理志》的重新解读,再结合元代相关的台宪、法律文书,对有元一代的监司道区划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元代西南夷地区的政区设置历来尚少定论,为了对此处的监察区设置情况作出判断,文中亦对此地行政建置作出了新的考订。本文同时指出,基于三台的监察区区划,元代的疆域可以被划作六大政治泛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