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中国宗教园林的文化意义中国宗教园林是中国宗教文化与中国造园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自然风光和人工山水相结合的文化产品.虽然,由于地理、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的不同;由于民族、信仰、风俗等社会背景的区别,使中国宗教园林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貌,可是,作为一种独具特征的文化形态,中国宗教园林不仅表现了中国人的宗教精神、宗教观  相似文献   

2.
吴鹏程 《沧桑》2013,(2):133-135
寺庙建筑及其形式演变是一个地区宗教思想发展、宗教文化传承、社会文明积累的直接见证。寺庙的历史延续与传统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历史烟云跌宕起伏,千回百转,无论是其建造者还是修缮者他们当年所付出的艰辛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没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仅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个难以猝然解开的谜。  相似文献   

3.
西藏对人们有一种强烈的神奇感,那里的民族风情、深邃文化、宏伟寺庙、宗教仪规、洁白雪域、高山大湖等,都独具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旅游者。到西藏去,是我多年来的一个美妙梦想,最近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作为规范社会、经济、文化与教育等领域秩序,维护某一特定地域或组织人群权益的民间规约发展到鼎盛时期,举凡村规民约、宗族规约、会馆、公所暨行业类规约、寺庙宫观等宗教设施管理类规约,以及日常生活类规约,可谓是应有尽有,呈现出内容丰富、类型繁多、形式多样等特征。在"遵国法"即不违反国家法律的条件下,各类民间规约与国家法律一道,彼此渗透,互相配合,良性互动,共同发挥了维护明清时期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的功能,成为国家法律不可或缺的必要补充和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中国西藏》2010,(5):90-90
江西吉安的古文慧:想了解一下西藏的宗教信仰情况。 答:西藏信教群众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享有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充分自由。目前,在西藏各类宗教活动场所达1780处,僧尼4.6万多人。80年代以来,国家每年都拨出专项资金和黄金、白银等用于西藏寺庙维修、修复和保护,维修修复了干余座寺庙,以及拉萨大小清真寺、芒康的天主教堂和一批苯教寺庙,满足了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受到了信教群众的称颂。1980年恢复了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后又相继成立了7地市佛教协会,现有协会理事232人。  相似文献   

6.
北庙会历经千年发展渐成繁盛之势,寺庙遍及乡村城镇,"凡城乡有庙宇处无不有会"。近代社会变革带动了风俗文化的变迁,庙会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继承传统形式的前提下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地方史料为基础,分析了近代东北庙会文化的演变并指出:庙会由原来宗教、商业、娱乐并重的情况,转变为商业特色日益增强而宗教观念日趋淡薄。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华人和宗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人在宗教文化上主要依靠因素:一是祖先崇拜、慎重追远的宗教思想;另一是敬神拜佛的宗教观念。随着华人社区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是华人寺庙,后来是华人义山、墓园的普遍建立,这就成了早期华人联系接  相似文献   

8.
吕双 《民俗研究》2020,(3):79-88
明代宗教发展深受政治因素影响,但宗室对宗教的影响并未受到重视。山西晋王府自洪武时期就积极参与地方寺庙兴建,之后由于政局变动,其宗教参与陷入沉寂,但成化后再度复兴。朝廷的宗教管制及明中叶兴起的毁淫祠运动是晋王府重回地方宗教空间的重要契机。寺庙通过王府敕赐匾额免受地方滋扰,王府则由王府官、低爵位宗室、姻亲及其香火院的僧道来扩大影响。至嘉靖时,太原已形成具一定规模的宗教网络。也正是王府的参与,使地方私建寺庙被最大限度纳入国家体系。  相似文献   

9.
今甘肃岷县一带在历史上地处边僻之地,唐代汉传佛教就已传入,北宋时期兴建了广仁禅院,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兴盛,清代藏传佛教有所衰落,逐渐形成藏传、汉传佛教长期与当地民间宗教信仰共存的局面。近年,我们对岷县境内现存宗教寺庙进行了全面考察,搜集了这些寺庙主供神像和主体壁画方面的数据资料,为深入研究岷县宗教寺庙雕塑与壁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北庙会历经千年发展渐成繁盛之势,寺庙遍及乡村城镇,“凡城乡有庙宇处无不有会”。近代社会变革带动了风俗文化的变迁。庙会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继承传统形式的前提下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地方史料为基础,分析了近代东北庙会文化的演变并指出:庙会由原来宗教、商业、娱乐并重的情况,转变为商业特色日益增强而宗教观念日趋淡薄。  相似文献   

11.
清代北京旗人舍地现象研究——根据碑刻进行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萌 《清史研究》2003,14(1):36-47
本文依据碑刻拓片 ,对清代北京旗人将土地施舍给寺庙宫观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主要考察施舍地的来源、施主的身份 ,施舍地的对象、施舍地的影响 ,认为旗人舍地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 :促进了寺观大土地的发展 ,又造成旗地的流失。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由于工作关系,东奔西跑,顺便参观了一些寺庙——西藏最具特色的景观。走马观花,对宗教、寺庙文化没有深入地了解,但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西藏几乎所有的寺庙选址都十分讲究,妙不可言。记得在贡嘎县听当地人介绍,本地水灾频繁,当地百姓不胜其苦,唯有本地的一所寺庙不忧水患,虽然它所在位置并不高,但无论发多大的水都淹不到寺庙,真是风水宝地。其它的寺庙也大都是这样,所建之地或风景优美,或天然屏障,不但风景令人心旷神怡,且能抵御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3.
彭惠军  黄翅勤  罗文  王鹏 《旅游科学》2012,26(2):50-58,66
佛教寺庙旅游者类型研究是宗教旅游市场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本文选取湖南衡阳雁峰寺为实证景区,研究了佛教寺庙旅游者类型。通过观察法收集了204名寺庙旅游者样本数据,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寺庙旅游者可以分为5种类型,分别命名为虔诚香客、开光客、许愿香客、许愿游客和观光游客。本文分析了5种不同类型旅游者在寺庙内的旅游行为特征,并绘制了“佛教寺庙旅游者分类轴”。不同类型的寺庙旅游者分别位于该轴的不同位置,并可能沿着轴从行为特征的世俗端向神圣端转化。  相似文献   

14.
楼梯     
说到西藏的建筑,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西藏的宗教寺庙建筑,那些或气势恢宏,或小巧玲珑的寺庙建筑大都金壁辉煌,庄严、华丽,有的寺庙装饰可以说是奢华,极富民族特色。是西藏建筑的精华。但深印入  相似文献   

15.
河湟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西北边区的战略要地,明代尤重河湟防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基于特殊的历史与宗教背景,河湟地区的寺院得到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扶持,催生了大量防御特色鲜明的寺庙堡寨。寺庙堡寨的建筑年代多在明代,这与明统治者对河湟寺庙的政策性重视有关。寺庙堡寨是堡寨聚落在河湟地区的一个特殊子系类型,具有堡寨与寺庙两种建筑特征。其布局一般与汉传佛寺相似,同时拥有城门、城墙、壕沟、瓮城、马面等防御系统,部分寺堡还附有居民区及外围防御设施。寺庙堡寨既是宗教场所,又是明代卫所制度下的军事堡寨,在聚落功能、防御空间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皆与其他类型堡寨有所不同,是堡寨聚落群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16,(11)
正在西藏佛教历史上,曾经兴建了无以数计的寺庙,它们散布于西藏的高山峡谷、江河湖畔、城镇村落,犹如点点繁星,将荒漠无垠的高原装点得既多彩壮丽,又神圣庄严。以至过去凡是到过西藏的人都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寺庙比民居多,僧人比俗人多。每一座寺庙都蕴涵着一段悠久传奇的历史,寄托着藏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崇尚,闪耀着宗教与世俗、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明之光。而今,虽然其中的许多寺庙由于历史原因,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一些寺庙由于地  相似文献   

17.
雍和宫原本是雍正皇帝在亲王时期的王府,他登基后将雍和宫改为行宫。1735年雍正皇帝突然驾崩于圆明园,乾隆继位后,出于对蒙藏地区局势和子孙后代内外两个因素的考虑,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皇家寺庙。雍和宫的改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后共经历了48年,建成了南北六进院落的宏大寺庙规模。雍和宫建成后,积极发挥宗教作用,成为藏传佛教在京城的活动中心,是西藏、蒙古等地区高僧大德的向往之地。自清代至民国,雍和宫始终是沟通中央政府和蒙藏地区关系的纽带与桥梁。  相似文献   

18.
史雅婷 《沧桑》2013,(4):49-50
佛教,是存在于我国境内的外来宗教之一,在不断发展中融入了我国的文化元素。本文就寺庙的内涵、我国寺庙建筑的演变及所蕴含的文化进行介绍,以期对理论界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周筠 《纵横》1999,(12)
澳门寺庙经历了数百年,中华文明在澳门生根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色彩。 澳门寺庙的宗教划分 澳门的宗教信仰涵盖了道教、佛教和传统的民间信仰。 澳门最原始的民间传统信仰主要为对海神的崇拜。黑沙考古发现一件彩绘浪花圈足盘,盘足上镂有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文化传播依靠的无非是三种路线——"政治交流"、"贸易往来"、"宗教传播"。其中前两种或重名或重利,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比较接地气的就数"宗教传播"了。在精神生活异常匮乏的古代,巍峨的寺庙不仅是求神拜佛的场所,更是许多"流行范儿"的原生地。以"土豆"为例,这种今天风靡世界的"魔豆"在四百年前刚传入欧洲不久,就做了修道院高墙中的"囚徒"。原因是在关于《圣经》的浩浩典籍中只提到了可食的"茎状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