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吐峪沟石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地处火焰山东段吐峪沟大峡谷南端。洞窟群以分布在峡谷东西两侧断崖窟群及周边零星的地面建筑为代表,是新疆东部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群。吐峪沟石窟是佛教石窟艺术由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关键节点,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处十分重要的佛教遗址点。为配合丝绸之路(新疆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和"大遗址"抢险加固维修工程,在国家文物  相似文献   

2.
正位于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拥有世界上石窟群体组合最为独特的石窟寺。其石窟建筑构造最为复杂,石窟数量最多,总数为1万个左右,多数是与佛教没有关系的百姓住家石窟,其中与佛教相关的石窟主要开凿于3-9世纪,主要包括巴米扬主崖石窟、弗拉迪石窟(Fuladi山谷的Kalai Ghamai、Qoul-i Akram)、卡克拉克石窟(Kakrak)、焦古拉(Shar-i Ghulghulah)四部分。巴米扬主崖石窟全长1300多米,尤其是东西两个大佛立像非常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3.
考古在西藏     
1950年代以前,西方的传教士、探险家、佛教徒、官员以及热衷于“东方学”的各种人等津津乐遭于描述西藏的风俗习惯以及地理学、社会学及宗教研究。新中国的考古学家则试图从考古的角度去认识西藏,以卡若遗址、古格石窟群、东嘎·皮央壁画、琼结藏王陵等为标志的一系列史前石器遗址、早期金属时代墓葬、石构遗迹、岩画以及佛教时期的石窟、寺院、壁画、造像等文物遗存的发现,使西藏的文明史在渐渐清晰地被复原。  相似文献   

4.
库车系汉代西域龟兹国故地,县城的前身为汉代龟兹国国都--延城,至今城垣遗址犹存,是丝绸之路西域境内最繁华的都市。库车,突厥语义为"十字路口",即通衢之路。佛教自公元二世纪传入龟兹,并由此向东传递。历史上的龟兹曾是政教合一的国度,时至今日,在库车境内尚保留大量的佛教遗迹,其规模、数量之大在国内是罕见的,这些佛教遗存是研究丝绸之路佛教兴衰的见证。库车的佛教遗存分布得很奇特,其主要的佛教石窟和佛寺依山傍水而筑,渭干河(古称西川水)、库车河(东川水)两岸崖壁上,佛教石窟鳞次栉比,而历史上河水环绕的古延城内竟有佛寺百余座。给人的感觉,这个往昔的佛国境地,可以用"两川一城"来概括。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县治肇始之地,甘谷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现存文化遗址众多,类型丰富。在审美特征方面,以显龙洞石窟为代表的甘谷石窟表现出含蓄美、意蕴美和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汇之美。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2014,(15):54-59
甘肃新增五处世界文化遗产中,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是“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分布的以佛教石窟为主要历史功能的宗教遗迹遗存的代表;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是“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分布的以长距离贸易交通活动保障为主要历史功能的交通及防御遗迹类考古遗址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位于丝绸之路中段的河西走廊成了佛教东传和东西方文化密切对话并相互碰撞的前沿。作为佛教文化重要载体,石窟寺在河西大地上分布广泛,为宣传佛教文化和东西文化的交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石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壁画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为配合云冈石窟窟顶防水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云冈石窟研究院、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组成云冈考古队,于2010年5月18日至10月30日,发掘了云冈石窟窟顶西区北魏佛教寺院建筑遗址。一遗址概况遗址位于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云冈石窟窟顶西部,东距大同市约15公里,南距十里河约1公里,西北距吴官屯煤矿约1500米,东距明城堡约70米(图一)。以石窟位置定位,遗址东  相似文献   

9.
正12月4日,由宫治昭教授带领的日本佛教艺术研究专家团在第二届文艺复兴高峰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佛教艺术的当代复兴"的专场主旨演讲。讲演内容包括日本阿富汗佛教艺术研究学术史梳理,巴米扬石窟调查研究史、年代学、壁画"克隆再生"技术,以及犍陀罗造像的年代学研究。11月17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呼吁各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敦促国际社会进一步凝聚援阿共识,在政治、经济、安全领域向阿富汗提供援助。中国人民大学艺术院和文艺复兴研究院对联合国的呼  相似文献   

10.
程云霞 《文博》2010,(3):65-67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条传播线路上一座座屹立千年的石窟,成为佛教传播的路标,清晰地显示了佛教在华传播发展的脉络。这些石窟中著名者主要有"龟兹模式"的代表新疆地区的克孜儿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榆林窟,甘肃永靖的炳灵寺,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宁夏固原的须弥山石窟等。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成熟与辉煌的体现。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中国化,在佛教石窟方面主要表现为:石窟形制的变化;造像题材的变化;造像形象的变化。佛教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考古新发现     
《旅游纵览》2008,(4):23-23
<正>(1)成都平原沱江流域首现4000年前"宝墩时期"遗址考古部门在成都市新都区发现一处距今4000多年的"宝墩时期"聚落遗址,遗址中的古蜀人人骨被认为具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文物世界》2004,(5):F005-F005
在天高气爽、景色宜人的金秋时节,让我们共同走进大同云冈石窟。 卓越无比的云冈石窟是举世罕见的与印度犍陀罗和阿富汗巴米扬佛教艺术齐名的东方艺术瑰宝,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的时代,也就是公元453年,依山而凿,东西绵延,全长1000余米。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多达51000多尊,规模宏大,气势雄浑,品种齐全,各具特色,可谓佛教造像的艺术长廊。 多年来,李治国先生带领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的一班人,乐于清苦,甘守寂寞,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出了一批可观的学术成果,令人十分钦佩。今天,…  相似文献   

13.
胡永庆 《华夏考古》2012,(2):108-121,163,164
六十年来,河南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发现与研究取得了重要收获。本文在城址与遗址、墓葬、佛教文物等几个方面概述了河南省该时期的重要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址布局,墓葬分区、分期的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早期石窟寺等遗迹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库车系汉代西域龟兹国故地,县城的前身为汉代龟兹国国都——延城,至今城垣遗址犹存,是丝绸之路西域境内最繁华的都市。库车,突厥语义为“十字路口”,即通衢之路。佛教自公元二世纪传人龟兹,并由此向东传递。历史上的龟兹曾是政教合一的国度,时至今日,在库车境内尚保留大量的佛教遗迹,其规模.数量之大在国内是罕见的,这些佛教遗存是研究丝绸之路佛教兴衰的见证。库车的佛教遗存分布得很奇特,其主要的佛教石窟和佛寺均依山傍水而筑,渭干河(古称西川水)、库车河(东川水)两岸崖壁上,佛教石窟鳞次栉比,而历史上河水环绕的古延城内竟有佛寺百余座。给人的感觉,这个往昔的佛国境地,可以用“两川一城”来概括。  相似文献   

15.
云冈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人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齐名的东方艺术瑰宝,以其石窟造像气势雄伟、雕刻精美、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1961年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世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石窟寺遗址以其数量多、内容丰富而驰名中外,但至今作为佛教圣地的西藏,过去一直没有关于石窟寺遗址的报道。笔者有幸于1984年赴西藏进行文物普查,在拉萨市药王山发现并勘察了一座名为“查拉路甫”的石窟寺遗址。从造像题材、内容、风格看其地域性、民族性则特别突出。因此,弄清查拉路甫石窟寺艺术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丝绸之路国际交通线和东、西文化交流的培育下。中国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地区成为5~6世纪佛教艺术流行的一个重要中心区域。这个地区佛教石窟的集中分布证实了佛教弘传的广泛性及其艺术深受西方影响的普遍性。然而外来影响也与当地传统产生互动,从而引起了创新和独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石窟寺,梵语称"僧伽蓝",是在洞窟之中陈示佛教雕刻、塑像或壁画,以此宣传和弘扬佛法的一种佛教寺院建筑。公元3世纪,佛教在西域落户,随着佛教的东传,我国最早的石窟寺也在西域诞生。最初的石窟寺现存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名为克孜尔石窟。继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我国盛极一时,石窟开凿也在这一时期经西域传到甘肃。  相似文献   

19.
兴龙寺位于甘肃省庄浪县通化镇中庄村,石窟始凿于明代、延续至民国,是一座以佛教为主的石窟寺。经考古调查发现有石窟8座,石龛2处,石窟造像16尊,壁画20平方米,残石造像3尊,石碑6通。在5号窟西壁上发现明代正德三年“兴龙寺”石刻题记。兴龙寺石窟所处位置在古丝绸之路鸡头道东段安化峡西口,是古丝绸之路要冲。  相似文献   

20.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进行发掘,清理了50多处洞窟和许多窟前遗迹,以及一处地面佛寺。新发现壁画面积约200平方米,还出土大量文书残片。吐峪沟石窟均是多层式的组群布局,新清理的两处礼拜窟应开凿于公元5世纪前后。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古代佛教石窟等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