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阿富汗珍宝展相继在北京故宫、敦煌研究院展出,通过展览,人们一窥这一神秘国家的古代文明。阿富汗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性和文化内容综合性,一直是东西方学界关注的焦点,同时,这个国家的文化遗产的学术史也非常有研究价值。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前任馆长马苏迪,历经了阿富汗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全过程。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性和文化内容综合性,阿富汗一直是东西方学界关注的焦点,同时这个国家的文化遗产的学术史也非常有研究价  相似文献   

2.
正阿富汗珍宝展从2005年开始在世界巡展,像个旅行者一样历经几大洲的美术馆,2017年进入中国,展览后的下一站会是哪里,文物何时还乡?面对危机四伏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巡回展览的模式也许更能有效地宣传阿富汗的文化,更有效地保护阿富汗的古代文物。"浴火重光"的主题展览文物主要来自于阿富汗四个地区: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贝格拉姆、蒂拉丘地,包含231件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时间跨度四千余年,包含多个世界文明文化元素,充分诠释了称为文明十字路的阿富汗历史地理的文化特点。展览  相似文献   

3.
1989年夏.应“四国艺术节”的邀请。我率领以苗族青年为主组成的“中国贵州民族文化代表团”赴美步加华盛顿州建州100周年庆祝活动。应邀参加的还有日本、苏联和联邦德国。我与这个艺术节负责人唐·汉米尔顿认识是头一年的事。1988年夏天,我们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贵州酒文化展览”和“贵州蜡染文化展览”。一天,曾多次到过贵州的中国对外文物展览公司摄影师樊申炎女士。带汉米尔顿前来参观。看完展览,他口头邀请找去美国考察,筹备在美国举办贵州民族文化展览。我告诉他,过几天、配有民族歌舞表演的“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展览”’将…  相似文献   

4.
大维德是海外公认的20世纪最具宫廷欣赏趣味的中国陶瓷收藏家,他的收藏与他早期在故宫博物院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大维德对早期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展览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不仅是宋、元、明瓷器展览的赞助人,而且也是这个展览的实际策划者。作为故宫博物院顾问,他还直接参与了故宫其他一些重要文物展览的组织工作。在他的运作下,故宫文物于1935年第一次走出国门在伦敦展出。然而,由于大维德生前留下的文字稀少,国内相关研究也十分薄弱,致使他生平中这段与故宫相关的经历一直模糊不清。本文试图以故宫档案中的一手资料为依据,结合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大维德与故宫文物展览的关系进行考证,客观地解读当时的历史情境,以澄清有关大维德个案研究中一些以讹传讹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正>阿富汗珍宝展从2006年开始在世界巡展,像个旅行者一样历经几大洲,展览后的下一站会是哪里,文物何时还乡?面对危机四伏的阿富汗,巡回展览的模式也许更能有效地宣传阿富汗的文化,也是最有效的保存这批文物的方式之一。阿富汗文物珍宝展从2006年运到集美博物馆进行整理修复,之后开启世界巡展模式,在世界上各大博物馆进行巡回展览。2016年该展览登录亚洲,从日本九州、东京开始,之后辗转到达韩国,2017年3月份进入中国,继续其环球展览之旅。  相似文献   

6.
穆红丽 《收藏家》2008,(9):18-22
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由首都博物馆与湖南省博物馆共同承办,联合国内几十家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大型展览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相对与之前一些大型文物展,此次展览选取的169件国家级文物瑰宝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了历史上民族融合、碰撞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特别从艺术、宗教信仰方面,凸现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多元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玛尼石山     
如今,在西藏到处都能见到玛尼堆。记得七十年代末,当我看见当时还很新奇的玛尼堆,向西藏民俗学界的前辈雪康·土登尼玛先生请教此物作何用途?雪康先生略事思考了一下告诉我说:“是当路标用的。”显然他有他认为不便的地方,所以才做出这样的诠释。 说来也真巧,一九八四年文联组织我们考察全藏境内的玛尼石艺术,并于八五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有影响的展览。一九九一年上海人民美术  相似文献   

8.
<正>古老的丝绸之路将中国和阿富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使节,他在2000多年前就到了阿富汗,此后也有不少阿富汗智者和商人前往中国,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颇有助益,中国古籍也记载了古代阿富汗的灿烂文明。今天,中阿正在共建"一带一路",将使丝绸之路旧貌换新颜,使中阿成为命运共同体。阿富汗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将充分发挥,成为地区互联互通的枢纽之一,阿富汗人民也会获得更多福祉。丝绸之路既是知识和商贸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史学界,很难见到用激情探索历史的人。我之所以不想用学者一词称呼戈叔亚,是因为他研究历史的方式和历程与我们熟知的方式太不一样。不是在书斋里,也不是通过教科书,他是用双脚跋涉于历史的荒野中,用心与事件中的人和物,去交谈,去体验历史。这使得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缅印战区的了解,恐怕可以在任何一所军事学校当教官。  相似文献   

10.
已故的阿富汗历史学家穆罕默德·阿里在其遗著《阿富汗简明史》中,曾经指出:“阿富汗在中亚历史的各个时期中都处于显著地位。从以前的历史、丰富的考古遗迹以及它在发展人类的思想和文化中所起的作用看,它能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相媲美。它的文明至少要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确,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各国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阿富汗原始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孙敏 《华夏地理》2001,(3):126-127
在中国史学界,很难见到用激情探索历史的人.我之所以不想用学者一词称呼戈叔亚,是因为他研究历史的方式和历程与我们熟知的方式太不一样.不是在书斋里,也不是通过教科书,他是用双脚跋涉于历史的荒野中,用心与事件中的人和物,去交谈,去体验历史.这使得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缅印战区的了解,恐怕可以在任何一所军事学校当教官.  相似文献   

12.
王德刚 《民俗研究》2003,(3):172-177
近年来,由于旅游研究的需要,考察过亚洲、欧洲、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对各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有了一些了解,因专业的原因,特别关注当地的文化和艺术。在我的心目中,巴黎是一座最宏伟的、最牵动人心的艺术圣殿。  相似文献   

13.
苏联诗人叶甫图申科,于50年代脱颍而出,在赫鲁晓夫的文化“解冻”时期声誉鹊起,被称之为“苏共20大和22大的产儿”。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他虽也发表了一些媚世之作,但总观他30年来的创作,仍无愧是一位敢于面对社会与革命、正视历史与现实、勇于追求真理的诗人。近日有幸读到了他的一首题为《阿富汗蚂蚁》的短诗,现译抄于下: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1997,(5)
年初我已动笔写回忆彭真同志的文章。这是因为我第一次见到彭真是在1937年,到今年整整六十年。他是我入党后的第一位领导人。这些年一直没有去打搅,但常常想念他。文章刚起了个头,就因为别的工作丽中断了,没有写下去。4月下旬出差在外地,有一天忽然听到彭真同志以95岁高龄离开这个世界的广播,原来准备在他生前写的回忆文章,只好写成在他去世后的追思了。  相似文献   

15.
周祥 《中国钱币》2008,(2):77-78
王永生是我的好朋友,早在前些年,就看过他有关新疆货币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永生每有创见,其观点在钱币学界引起了相当的重视。2007年9月在宁夏银川参加“宁夏钱币与丝绸之路货币学术研讨会”期间,永生送给我他刚出版的《新疆历史货币—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的历史考察》一书。拜读之后,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8月15日,来到兰州,参加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的“历史的理论、观念与叙事”学术研讨会。有机会见到兰州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汪受宽先生。汪先生于1963年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大西北工作。1979年考上了兰州大学历史系张孟伦教授的史学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毕业留校工作。从讲授历史文选开始,进一步从事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1985年起,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与焦作师专牛永利老师从未曾谋面,但因他知道我曾到豫西北地区做过考察,也因他非常关注区域社会史研究,所以早有联系。我知道他非常热爱乡土历史与文化,不仅写过许多有关本地历史的考订文章,而且经常下乡访碑。2017年他编的《紫陵镇金石志》出版后便寄赠给我,该书收录了这个今天不到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368通碑,时历北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加以说明、辨讹,颇见功力。如今又编录完成更大范围内的《沁阳金石录》,篇幅是前书的三倍,后书中紫陵镇的部分比前书所收又有增加,此外同样在录文之外均有考释。  相似文献   

18.
涂光群 《炎黄春秋》2001,(10):58-61
新中国成立后,我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30年,虽为一普通干部,有幸也常能见到作协主席茅盾,聆听他的讲话;看到他为新中国文学事业所做的工作及他的处境;因工作而跟随我的领导去看望他,或有事被指派去他那儿跑跑腿。现记下我了解的茅公的点滴往事。  相似文献   

19.
小说《追风筝的人》有个如《百年孤独》一样的开头,"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12岁。"最后,阿米尔从阿富汗救回哈桑的儿子,带他放风筝,终于说出了那句山盟海誓一般的结局:For you,a thousand times over(为你,千千万万遍)。昨天合同法课上请学生讨论,婚姻是合同吗?桃园结义呢?《联合国人权宪章》  相似文献   

20.
2002年4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开会,研究党组成员的工作分工。我被分配分管文物工作。在调研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想法,即改变目前各博物馆的展览大多为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根据各地历史文化背景的特点和文物分布情况,应建设一些特色博物馆,这些特色馆各抓住一个主题,深入开掘,成为有一定文化深度和亮点的展览机构。诸多亮点,也就是将诸多特色博物馆构成一体系,把内蒙古整个文化历史的鲜明特点突出起来。后来把这个思想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文化厅主办的内部资料《内蒙古文化》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主办的《内蒙古工作》刊物上。在此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