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10-12日,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本届(第二届)建博会以"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致力于积极传播国内外领先的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利用理念、充分展示先进的保护修复与利用技术、扩大建筑遗产保护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提升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利用的整体水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厉小捷、上海市文物局局长于秀芬、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等出席开幕式。宋新潮在致辞中提出,传承至今的建筑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源  相似文献   

2.
<正>8月28日至30日,首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该展览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共同主办,上海建为历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点意空间国际展览集团承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上海市文物局局长胡劲军等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博览会以"建筑不老、遗产永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中国科学文化的兴起、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和建筑遗产研究保护力量的壮大,以科学知识解读建筑遗产病害机理、以科学理念制定建筑遗产保护方案、以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实践,逐渐成为民国时期文物保护领域的亮点和特色,开启了中国建筑遗产科学保护之先河。对典型事例或样板工程进行回顾,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早期历史及其蕴含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9月17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委会、博物馆建筑与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共同承办的"博物馆建筑·新技术应用"学术论坛在成都世纪城会议中心举办。此次学术论坛是"第七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更好地促进博物馆界、建筑界、高新技术界在博物馆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来自全国博物馆界、建筑界、新技术界的130余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论坛,围绕"博物馆建筑与文化景观"、"博物馆职能与信息化"等主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11月15—16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湖北省文物局、黄石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文信时空文物保护中心(北京)有限公司、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黄石市文物局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黄石)高峰论坛"在湖北省黄石市举办,来自全国数十个省市文物部门、文博单位负责同志,相关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国内从事文  相似文献   

6.
2016年9月17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博协)区域博物馆专委会、博物馆建筑与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共同承办的"博物馆建筑·新技术应用"学术论坛在成都世纪城会议中心举办。此次学术论坛是"第七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更好地促进博物馆界、建筑界、高新技术界在博物馆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来自全国博物馆界、建筑界、新技术界的130余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论坛,围绕"博物馆建筑与文化景观"、"博物馆职能与信息化"等主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资讯     
<正>建筑不老,遗产永恒首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5(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于8月28—3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本次展会是我国首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以国际化、专业性为特色,意义重大。来自中国、美国及欧洲各国建筑遗产保护行业的众多实力雄厚、类型多元的单位参展。展会不仅有精彩的保护成果展览,更有前沿和高含金量的学术论坛,同时也展示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技术、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正>为更好地规范纸质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的组织建设、机构建设等工作,为全国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助力,2015年7月7日,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专家(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专家(学术)委员会在南京博物院召开。南京博物院王奇志副院长主持专家(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罗静副司长、纸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研究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原理事长陆寿麟研究员、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奚三彩研究员、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铁付德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22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开幕式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国家文物局科技司副司长罗静,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任张洪斌,重庆市文物局局长幸军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重庆市文物局主办,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会议以"新时期文物保护的理念、任务与方向"为主题,有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27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在成都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罗静、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遗产保护官员杜晓帆、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以及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的会员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庆典大会。  相似文献   

11.
<正>2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支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协办的"中英文化遗产高层论坛"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以及北京大学、英国遗产保护协会、牛津信托基金会的中英文博、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各界代表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主持,北京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众多外来建筑遗产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也有青岛、烟台、济南等地十多处外来建筑进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外来建筑遗产有着丰富的历史蕴意,以山东省为例,它能反映近代山东的开放过程和程度、中外文化交流程度和近代山东复杂的矛盾斗争历史。这些历史蕴意启示着对外来建筑遗产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也昭示着做好历史阐释的重要性,也要求我们对外来建筑遗产的展示要对历史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拟定于2014年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第八次学术年会。这次年会以"文物科技事业现状与展望"为主题,进行文物科技成果的展示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范围主要包括:1.文物保护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研究;2.可移动文物(出土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研究;3.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石窟寺等)的保护研究;4.文物保护工作的标准化及保护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5.近年来文物科技事业的成功经验与教训;6.未来文物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关键问题;参加会议者(包括观摩、学习者)请填写报名表并附论文摘要,于2014年6月1日前寄往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地址:北京市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内,联系人:刘榕,联系电话:010-85007412,E-mail:cactch  相似文献   

14.
无论在欧美还是在中国,已有大量高科技成果应用或将应用到建筑遗产的勘察与病害诊断、保护修复及后评估等领域。不同于经典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对我国近现代砖石建筑的保护必须兼顾功能使用,因而其保护修复技术手段既与文物保护一脉相承,亦独具特色。文章重点介绍了应用于砖石建筑保护修复的三大领域的前沿技术:病害勘察无损检测技术、清洁技术及保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从砖石建筑保护实践提升出的牺牲性保护、功能导向的修复技术组合等理念将丰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与山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山西博物院承办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拟定于2018年9月18日至2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本次年会以"科学保护文物弘扬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进行文物科技成果的展示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覆罩在文物之外、以改善其保存环境的文物保护建筑,是对文物本体干预小、具有可逆性和可识别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已有学者做过一些研究和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文物保护建筑根据其保护对象的不同,有遗址类和非遗址类保护建筑之分,后者还有独体类和连山类保护建筑之别。不同的保护对象,保护建筑的设计要求也有一些差异。根据文物保护建筑的共性,针对不同文物类型保护建筑的个性,总结先前保护建筑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这类建筑设计应该注意的事项,以便今后通过学术讨论,形成文物保护建筑的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17.
正3月22日,上海建为历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为历保")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文投")在上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业务、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管理、品牌宣传等方面全面开展合作。建为历保董事长郭伟民、中文投秘书长朱建程等参加了签约仪式,并分别在合作协议上签字。会上,郭伟民简要介绍了建为历保的基本情况。建为历保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文化遗产利用性策划、设计、施工及文化遗产物联网监测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保护保存我国优秀的建筑遗产与历史文化为工作重心,自成立起一直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文物保护体系中,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法律地位、保护原则与理念、管理体系和机制等各方面均与一般的文物保护单位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地文物保护管理规划(以下简称为"左江花山岩画保护管理规划"或"保护管理规划")是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基本框架下,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基本策略,对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利用等方面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的规划。规划的意义在于奠定左江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法律基础,并达到理顺保护框架、融合世界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两种保护管理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预防性保护作为一种先进保护理论,旨在通过最小干预的方式,最大限度保证建筑遗产价值真实完整地保留下来,近年逐渐成为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热点。为进一步梳理预防性保护理论演变和发展现状,深入探究了中国古代预防性保护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西方预防性科学理论的演变,梳理了预防性保护的定义、内涵,并基于预防性保护的框架,指出目前国内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包括传承不足,框架体系不完整,相关技术和机理研究不完善,政策和法律基础薄弱等。从文化、制度、技术、流程等层面,提出了"1个传承+1个认知+3个技术+4个数据库+5个保障"建议举措,借此构建系统完善的研究体系,为预防性保护研究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遗产》2016,(4):142
正5月28日,上海建为历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为历保")在上海举行了"首批专家授证仪式"暨"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国家文物局全国专家库成员蔡道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领域的20余位专家出席了授证仪式及座谈会。专家围绕文保所取成绩与面临挑战、互联网技术在文保领域的应用前景、文物内在价值挖掘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主题进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