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州之称始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由郎州易名而来,属黔中道的经制州(正州)。大历五年(770年),泸州僚族(今仡佬族先民)首领罗荣占据播州,开始对播州这块土地实行世袭统治,播州成为唐代"羁靡州"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年),僚族杨氏先祖杨端自四川南部入播州,建立了杨氏在播州的统治,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世袭统治播州长达725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杨邦宪降元,置播州安抚司,开启了播州的土司统治。至元十八年(1281年)升宣慰使。明洪武五年(1372年)杨铿降明,受宣慰使职,播州宣慰司归四川布政使司管辖。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前后,杨应龙为对抗朝廷,大规模重修海龙屯。海龙屯在13世纪成为四川(明代早期属贵州)地区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于1596~1600年集中重建。播州宣慰司辖川、黔、湖广交界要地,势力强大,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军发动"平播之役",海龙屯毁于战火。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土司改土归流,播州一分为二,设遵义军民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  相似文献   

2.
海龙屯400余年孤寂的封存,最大量的定格了历史的余温与气息。海龙屯的各个细节,如同拼图碎片一样,经由文保工作者、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和家乡人的手,被珍而重之地拼合起来。对海龙屯土司文化的保护,贯穿始终。先后完成了遗产本体保护和展示、环境整治、专项法规建设、管理机构建设、资料档案建设、遗产监测、社会宣传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一起打包,作为"中国土司遗址"申报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其中,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是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的遗址,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  相似文献   

4.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囤村,南距遵义市老城区16公里,建于大娄山东支龙岩山的山巅。海龙屯是播州杨氏土司在其统治核心区域设立的山地防御城堡,与位于湘江西岸平原地带的播州宣慰司治所(今遵义老城区)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和军事中心。播州自唐乾符三年(876年)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终为杨氏世袭统治,元明时期(13~16世纪)播州土司辖境涉及今黔北、黔东南的广大地区,官至从三品宣慰使,是西南地区辖境广阔、地位显赫的大土司之一。播州居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其统治者杨氏为仡佬族。海龙屯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现存主要为明万历年间(1595~1600年左右)的遗存,主要包括城防设施(城墙5838米、城门9处、哨台6处、军营1处、操练场1处)、行政及生活设施("新王宫遗址"及"老王宫遗址"2处)、手工业设施(窑址3处、采石场1处)、交通设施(三十六步天梯、龙虎大道等)以及水井遗迹5处。  相似文献   

5.
400年前发生在当今黔北土地上的一场极惨烈的战争浩劫,使延传了725年的播州杨氏土司一朝覆亡,也使杨家的军事城堡海龙屯灰飞烟灭。然而,29世接力营造的基业,在仅仅百十四天的平播之役中,随着24万官军“殄灭”的结束,便彻底消失了,却又不能不留下一个历史的悲剧。海龙屯──这个奇迹和悲剧集于一体的实物见证,给现代的 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神秘和悬 念。 海龙屯于遵义西北约30 公里处,真乃天险:从与其相 望的定军山(养马城)看去,只 见一峰突起于千万峰之中,四 壁陡绝削立俱临深沟溪涧,其 顶则平缓宽敞,仅有仄经一线…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中国的土司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该处文物遗址从原来的国家级升格为国际级(能够申请世界遗产的中国遗址,无一不是国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名录中的  相似文献   

7.
从2014年2月初起至7月底,海龙屯先后完成了对铜柱关、铁柱关、西关、万安关和部分城墙及海潮寺的文物本体修缮和加固工程。同时设立环境整治小组,完成遗产区、缓冲区内的移民搬迁安置、土地征收工作;电力电讯,道路绿化和环境绿化、拆除谢家坝废弃水库、白沙河清理、管理用房工作站改造、垃圾清理、民居修缮改造等工作,基本实现了对海龙屯文化遗产环境范围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黄圆 《贵阳文史》2013,(4):54-57
很多时候,某个地方,某个物件,某个画面,某段旋律,就将一段情绪定格,无论怎样的挣扎,都会泪流满面。每次到遵义的海龙屯,都是和朋友,那种可以闹可以笑,可以相对无言也可以彻夜长谈的朋友。时间轻轻浅浅的流逝,朋友就如花儿凋零或是散落,唯有那些一起经历的故事,一直一直在心底,温暖依旧。十多年前知道了被誉为"唯一中国中世纪军事城堡遗存"的海龙屯,机缘凑巧于初春的早上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陈飞 《世界遗产》2014,(9):114-119
<正>作为土司遗存的典型代表,2013年初,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组成的"土司遗址",被确定为2015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目前申遗文本已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即将接受国际专家的现场考察评估。  相似文献   

10.
正海龙囤是杨氏治下播州最负盛名的"土司"遗址,始建于宋宝祐五年(1257),而毁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播州之役。但海龙囤被攻毁之后,囤上人群的活动并未就此终止。结合遗迹与遗物,以万历二十八年(1600)海龙囤被明军攻陷而终结土司统治为标志,可将海龙囤的历史划分为南宋时期、万历时期与万历之后三个时期。由于土司制度在元代才正式确立,所以三期可分别与前土司时代、土司时代和后土司时代对应。后土司时代的  相似文献   

11.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14,(24):20-23
<正>江东六十四屯屯数考"江东六十四屯"因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沙俄制造"江东六十四屯惨案"而闻名中外。江东六十四屯地区系指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今俄境,俄称结雅河)以南,至孙吴县霍尔莫律屯对岸的大片土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被沙俄霸占前,因中国满、汉、达斡尔等民族在这里居住时有过64个屯子,作为地理概念故称"江东六十四屯"。其实,惨案发生时具体数字已超过64个。江东六十四屯地区中国居民所住的  相似文献   

12.
海龙囤遗址是一处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宋明时期土司山城遗址.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遗址地势险要,环囤有墙.尚存关隘9道."老王宫"和"新王宫"是囤顶最大的两组建筑群.2012年4月~2013年1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考古机构在此进行了以"新王宫"为重心的海龙囤史上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探明"新王宫"是一组带有衙署性质的明代建筑群。发掘成果荣鹰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本刊选登发掘领队李飞的三篇发掘手记——一个个性化的视角解读海龙囤.  相似文献   

13.
<正>其二:視山川險阻分地置將:自洮、岷至階、成,關師古主之,屯通川;文、龍至威、茂,劉錡主之,屯巴西(頁11651)。這段文字敍述盧法原在川陜宣撫副使任内諸將的屯駐情況。考之《宋史·地理志五》,通川縣屬川東地區的達州,顯然不可能是負責守衛川陜西北地區"自洮、岷至階、成"(按即"關外"之地)的關師古屯兵之地,此處記載有誤。考《要録》卷七一紹興三年十二月條所載:時宣撫處置副使王似、盧法原同在閬中,乃分陜、蜀之地,責守於諸  相似文献   

14.
正梁朝沈约《宋书》载:"温麻令,晋武帝太康四年以温麻船屯立"1,表明温麻县设治在温麻船屯址,并以温麻船屯名名县。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连江"条载:"本汉县地,晋分立温麻县,唐武德六年移于连江之北改为连江县。"2又据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曰:"按有温麻县在今霞浦县,西晋置。"3可见温麻县原治在霞浦,唐武德六年(623年)移治连江,改名连江县。而宋梁克  相似文献   

15.
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对缓冲区的界定与管理主要涵盖历史功能、景观特征、风险防范与发展引导等角度。世界遗产海龙屯的保护管理实践表明,外围山体、水系、场地、空间、聚落等环境要素在军事防御、交通、山地景观、环境特征等方面与海龙屯具有重要关联;特定区域的城乡建设、旅游等发展需求可能对遗产的整体保护与管理工作造成潜在影响。这些要素的分布是缓冲区划定及管理的出发点。管理策略与保护管理需求的差异相关,缓冲区分类可更具针对性地开展综合管控及发展引导。缓冲区的设置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手段,也是深入认知遗产价值与要素的一种方式。清晰的缓冲区及其管理要素辨析可为遗产监测和长期保护管理提供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一仲秋,秋雨细洒,沾衣欲湿。出遵义,朝西北,往高坪,上空的云,灰色黯淡,一动不动。来到龙岩山东麓,海龙屯遗址终于在阴云中依稀显露。孤峰耸峙,地势险要。《明史》称其"飞鸟腾猿不能逾者"。这个曾经的反叛者的军事大本营,这个曾经的称雄一隅的神秘王国,多少还有一层面纱。  相似文献   

17.
容雪 《考古》2014,(12)
正《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湖北省文物局、三峡大学、唐崖土司城遗址管理处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本,正文共456页,约72.3万字,定价198元。唐崖土司城址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土司遗存的典型代表,其与湖南老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遗址共同组成的"中国土司遗址",并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国201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该书是2014年5月31日至6月1日,湖北省文物局等主办的"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内容涉及唐  相似文献   

18.
西晋太康四年,在东吴建立的温麻船屯地置县,以船屯名温麻县。由于史书没有记载"温麻"名称由来,时过境迁,后人对温麻船屯以及温麻县取名产生疑惑。直至今天,史学界没有明确说法,而在当地出现了许多猜测。本文在笔者查阅大量古籍和相关资料基础上,结合当地现实生产生活和实地考察,试着解开"温麻"取名之惑。  相似文献   

19.
从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考古队已在海龙囤巅驻扎了700余个日日夜夜。这座建在险峻山巅的土司城堡,有着西南地区传统城市廓、核、轴、架、群等基本格局要素。三年的考古发掘成果包括:对海龙囤全囤的城墙、关隘进行调查、试掘和测绘,基本厘清了海龙囤"新王宫"的格局、年代和性质;基本解决了建囤所需的砖、瓦、木、石的来源问题;对囤上道路交通系统进行了有效梳理。发掘揭示,海龙囤遗址是中国西南目前所知的规模最大、规格较高、保存较为完整、延续时间较长的羁縻·土司制度的实物遗存,它是一处集关堡山城与土司衙署于一身,融保卫国家利益与维护土司家族利益于一体的羁縻·土司遗址。  相似文献   

20.
<正>40岁以上的哈尔滨人都知道,哈尔滨过去的"屯子"多,什么牛房屯、沙曼屯、拉林屯、新发屯、王兆屯、小北屯、懒汉屯、靠山屯、老五屯、张老道屯……,其中顾乡屯算是哈尔滨最大的屯子。除了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