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具",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具的统称,是特指民俗学物质文化的新学术概念.在现代社会学科意义上,民具概念的提出者与相关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当首推日本学者.但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里,这一概念的运用或许有所不同.我国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里,习惯用"民族民俗文物"来涵盖所谓"民具".近几年来,则开始使用"物质文化遗产"或"有形文化遗产".但这些概念及其范畴,既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
黄丽 《巴蜀史志》2005,(5):20-22
众所周知,任何专业学术理论研究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学术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遵循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所规范的思想认识定式。对于中国年鉴理论研究而言,明确相关原则.正确运用相关方法,是取得更佳理想研究成果。促进年鉴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国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史研究是整个史学领域中最年青的学科 ,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身是不会发展了 ,但国史研究却会随着国家历史本身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果说中国现代史从 1 91 9— 1 949年的话才 3 0年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已经 5 1年了。国史研究的重要性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承认。一、国史研究的对象国史研究的对象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 :从狭义讲 ,它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从广义讲 ,它应该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整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变迁。谈到国史研究的对象 ,…  相似文献   

4.
索引是揭示图书文献内容存在形式的一种方法与手段,达到指引读者以便捷的途径,准确、完整、快速地查阅到主观所需要资料的目的。编制索引关涉到目录学、文献学、图书学、分类学、检索学、逻辑学、编辑学、语言文字学、计算机语言学多种学科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的复杂劳动,也是摆在修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先秦年代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初探宋会群Onthebasisofthesummingupofthepresentconditionofthepre-Qinchronologicalstudiesandthecharacteristicsandlimita...  相似文献   

6.
《世界遗产》2013,(4):68-69
《世界遗产》:非洲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公园,仅在坦桑尼亚就有16处.这些国家公园存在的作用与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Alan:坦桑尼亚第一任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即意识到野生动物是坦桑尼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961年9月,在一个关于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座谈会上,尼雷尔总统发表讲话,即《阿鲁沙宣言》:"野生动物的生存问题是我们所有非洲人严重关切的问题.这些栖息在野生环境中的野生动物,不仅是奇迹和灵感的重要来源,更是我们自然资源和未来生活与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商业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回顾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桑义明  肖玲 《人文地理》2003,18(6):67-71,76
归纳国外商业地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传统商业地理学分①人类生态学的模式,对商业中心及商圈(腹地)形态进行定性划分,②社会物理学派的模式,研究商圈的定量测定与比较,③中心地理论,建立商业中心及商圈的等级体系;现代商业地理学方法上把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商业地理研究中来,并且和中心地理论相结合。概括和归纳我国二十几年来商业地理的研究现状,对比国外。论述我国商业地理研究的趋向:①CBD及主要商业中心的规划研究,②商业地理学的人本化,③研究商业的连锁经营对商业地理发展的影响,④研究虚拟空间和虚拟商业,⑤研究中外商业地理比较,⑥研究传统理论下商业地理细化研究和动态,⑦研究商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一是环境史专题实证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二是更加深入地探讨环境史研究的主旨关切及学科体系构建等问题;三是包括社会史、城市史、全球史和经济史等历史研究领域,生态转向的趋势愈发明显和突出;四是区域环境史继续受到重视,整体环境史建构也被提上议程。本期的“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包括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王利华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梅雪芹教授、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周琼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滕海键教授的四篇环境史专题文章。王利华教授的《“盲人摸象”的隐喻——浅议环境史的整体性》探讨了环境史研究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学科手段和实现“整体史”的学术目标这一令人困扰的问题;梅雪芹教授的《生态生产力标准——环境史研究中历史评价尺度的创新及其意义》从环境史角度讨论了历史评价尺度的转换和创新问题;周琼教授的《区域与整体:环境史研究的碎片化与整体性刍议》探讨了环境史研究碎片化与整体性的辩证关系;滕海键教授的《论经济史研究的生态取向》论述了经济史研究生态取向的内涵和趋势、价值和意义。这四篇文章聚焦于环境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各自提出了独到见解,希冀对促进环境史研究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索尔·弗里德兰德对20世纪纳粹大屠杀的历史研究在书写实践和理论反思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救赎性反犹主义是纳粹大屠杀得以发生的主要思想根源。在理论反思层面,他一方面利用深层记忆概念突出受害者个体记忆的创伤属性,另一方面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修通"来突破深层记忆在表达和书写方面的局限。在叙事形式上,他创造性地将受害者第一视角的个体记忆融入第三视角的历史叙事中,从而提供一种更立体也更全面的大屠杀史。这些理论思考和实践虽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和视野局限,但充分体现了弗里德兰德将跨学科视角及方法引入纳粹大屠杀史研究的引领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跨文化研究就已出现,爱德华·泰勒和刘易斯·摩根等人类学家收集研究多个文化的资料,探究人类社会文化模式及其演化。20世纪30年代起,乔治·默多克等学者采用民族志的方法对人类600多个文化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卷帙浩繁的跨文化资料,为60年代以后广泛展开的跨文化研究打下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研究进入新阶段。全球化突显了文化和宗教差异、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推动学者们开辟跨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本文重点评述晚近跨文化研究的几个新领域:对"他者"的研究,对宗教的跨文化研究,对科技知识跨文化扩散的研究,对商品、物种、人员和思想跨区域交流的影响的研究,等等。论文认为跨文化研究从作为一种方法或范式——比较探究多个文化中的同类问题或现象,到重点研究跨越文化边界的交流、互动和影响,适应了当代历史意识和学术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近三十年的清史学界,随着一个个新鲜话题的讨论,研究理论与方法也因之不断地被引向深入。撷其要略,可析之为四:一是经济史领域经历了由"资本主义萌芽"到"现代化市场经济",再到"过密化"、"江南道路"、"江南早期工业化"诸研究范式的转换;二是社会史及文化史领域高举"新史学"的旗帜,在对普通民众进行"国家意识"的塑造上,又引进了"公共领域"、"国家与社会"等西方理论;三是"新清史"在族性认同理论的指导下,衍化出"超越中国的帝国模式"、"内陆亚洲"等概念和理论,引发学界对清代国家与民族认同以及边疆民族理论的聚焦;四是政治史研究经历了由对历史规律的追寻,到对政府行为、政治过程的关注,并将一切经济行为纳入政治史的视野,成为政治史在新世纪走出低谷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2.
王玉茹 《清史研究》2020,122(6):139-141
<正>社会经济现实和理论的发展都提出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经验总结的课题,清代是中国传统经济的集大成,同时又是向近代经济转变的起点,因此清代经济史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论和方法对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史理论与方法是每个经济史学人都面临的问题,长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13.
历时三年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第一阶段,终于在2009年12月宣布结束了。在三年的过程中,中日两国学者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以比较冷静的心态就两国关系的历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就其中部分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坦率的讨论,公布了研究报告。总的来看,学术界和舆论界对这一研究成果的反映还是冷静的,说明大多数人对学者进行的研究采取了信任和肯定的态度。可以说,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为推动新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文献的匮乏长期以来制约着传统历史地理学科的良性发展(1),加上历史地理文献往往归属在其他文献类别之下且零落、分散,研究者搜集历史地理资料的过程往往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2)。以竞争、创新为核心的新科研机制更使得传统历史地理学科受到严峻挑战(3)。近年来各国政府缩减人文学科研究经费,对研究的社会、经济意义作出诸多硬性规定,很多历史地理研究因不能产生显著的即时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时代性是古典文化史的考察重点。古典文化史注重精英文化而无视普通人的生活,强贴时代标签而忽略文化的多样性。新文化史扭转了这一局面。它顺应二战后人文社科领域"文化转向"的趋势,吸收了"自下而上"的社会史研究思想,借鉴人类学等其他学科成果,形成独特的研究范式——以文化及其意义为对象,开展跨学科研究,以讲故事的方式从事微观考察,从而拓展了史学研究领域,在欧美国家掀起了一场史学理论与方法的革新运动。然而新文化史也存在弊端,如探讨对象的不明晰、研究取向的碎片化、客观历史的否定性,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另外,新文化史传入中国后,与社会史相结合,被称为社会文化史,仍有待于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6.
关于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迄今关于中国(早期或古代)文明起源的考古学研究,大都围绕这样三个基本问题:文明是什么?文明是怎样形成的?文明为什么出现?翻开考古学文献,见到最多的是某种或某类考古遗存跟文明的关系、某一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张国硕 《南方文物》2022,(2):174-180
聚落、城市聚落、都邑聚落的区分与判定是聚落考古的重要课题,应采用相应的理论方法加以深入探讨。在考古实践中,制订聚落的认定标准、划分聚落等级、对聚落断代,是早期聚落研究的基础。城市聚落研究的焦点在于认定标准,研究的重点是对各类防御设施的辨析。早期都邑聚落具有独特的认定标准,研究过程中应注意都邑的建造顺序、延续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索引”旧称“通检”或“备检”,又可据英index音译为“引得”。索引是揭示图书献内容存在形式的一种方法与手段,达到指引读以便捷的途径,准确、完整、快速地查阅到主观所需要资料的目的。编制索引是图书学、献学、目录学、编辑学工作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图书献进行的全方位的再认识。在此基础上,以科学的分类体系和严密的逻辑关系对图书献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排列。  相似文献   

19.
目前,方志学研究进入了低谷.一是人们对方志学研究的热情降低了,研究方志学特别是对方志学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人数在不断地减少;二是方志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方志学范式至今尚未建立;三是在各级各类方志刊物上很难看到方志学理论研究的力作,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一些如何编志书之类的文章(尽管这是不可缺少的).这一方志现象产生的原因虽然是复杂的,但我们在方志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比较单一,是基本原因之一.我认为,要改变方志理论研究的徘徊局面,使方志学汇人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潮流之中,开展跨学科研究是一条可行的路子.由于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泛的课题,一篇短文不可能解决其中的所有问题,本文仅对方志学研究如何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包括借用、引进、移植其他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应掌握的原则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图们江地区物流长期预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运用路线比较模型与重力模型,对通过图们江地区的港口与相关路线的物流状况(2000~2020)进行了预测与研究,深入探讨了影响图们江地区物流的主要障碍因素,对不同障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图们江地区物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