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最早,公元前四千纪前后,西亚两河流域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公元前两千纪前后,中国西部地区已铸造了大量青铜工具及小件青铜生活用具[一];公元前一八○年前后,中原地区的夏代二里头先民已铸造了容器、乐器、兵器、工具等青铜器,标志着中国步入青铜时代。此后商周先民铸造、使用大批精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湘鄂两省区内出土的商周青铜工具,对宁乡出土青铜斧的功用、定名作了考察,并就殷商西周时期江汉洞庭地区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问题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区战国墓葬所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风格的容器与兵器。此外 ,在这些墓葬中普遍随葬青铜工具的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四川地区的战国墓葬中一般均有青铜工具出土。 (详见表一 ) ① 即使不出青铜工具 ,也会出土一些铁质工具。如大邑五龙乡土坑墓就出土有铁斧、铁环首刀等 ② 。四川地区战国墓中出土的青铜工具 ,不仅数量多、分布广 ,而且种类丰富。现根据已有资料 ,对战国时期四川地区青铜工具的型式演变、年代分期、功用及相关问题谈一点初步认识 ,以求正于各位同仁。一、青铜工具的型式四川地区的战国墓中出土的青铜工具主要…  相似文献   

4.
许多年来,殷墟发掘除出土相当数量的青铜礼器外,青铜工具也发现有数百件。这些青铜工具大都出土于手工业作坊遗址和墓葬。二者在种类、器形组合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墓葬出土的青铜工具更具有特点。本文通过对殷墟墓葬青铜工具的综合考察,旨在对殷墟青铜工具神圣化趋势作一简要的探讨,以探求其特殊功用和价值。一、殷墟青铜生产工具概况青铜工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中。1965年,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一铜片①。甘肃东乡回族自治区林家的马家窑文化类型遗址中、甘肃永登蒋家坪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址中,均发现过青铜…  相似文献   

5.
巴蜀符号主要发现在东周时期巴蜀青铜兵器、青铜工具和青铜印章上面。依据不同载体,分析了巴蜀符号的特征与演变。不同功能的器物上的巴蜀符号类型差异明显,当时的人们在使用这些符号的时候是有明确的区分,说明它们的性质、功能应该有所区别。青铜兵器上巴蜀符号可能与古蜀的古老传说和信仰密切相关,当时的人们相信其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增强兵器的神奇威力。印章上的符号可能象征吉祥的喻意,活人佩戴有护身符的性质,随葬于墓中有护佑死者的作用。青铜工具上的符号最大可能是代表所有者或生产者标识性徽记。  相似文献   

6.
骨器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关注的课题。本文梳理近十年以来中国骨器研究的新成果,并着重对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骨器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在新石器时代,无论是地域还是年代上,骨器制作的程序和方法均比较相似,片切割和磨制为主要加工手段,"因材作器"是这个时期骨器生产的显著特征。青铜锯的应用是青铜时代制骨手工业的技术性革命,极大地提高了骨器制作的效率,并对当时的生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二里头遗址制骨所使用的铜质工具很可能是铜刀,而非铜锯。中国最早使用青铜锯的年代很可能不在夏代,而在商代早期,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锯的使用和城市化的发展,为青铜时代制骨作坊的规模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7.
兵器和兵器工具是青铜时代中两类非常重要的青铜器,体现了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科技的发展水平。余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含有8.20%的Sn元素,表明青铜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同时,这些大多数经过了热处理、热锻处理的青铜器,可以减少或者消除8相,或者形成小晶粒,都能够改变青铜的组织结构,有效地提高青铜合金的塑性。总而言之,余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兵器和工具中较多地使用了铸造热处理技术以及热锻冷加工技术,可以提高青铜器的塑性,这些表明重庆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已经掌握了利用热处理、机械加工技术提高青铜合金性能的技术,反映出该地在青铜器制作方面已经具备了高超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所配备的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出土的三块宝石的化学及矿物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两块宝石为金柄剑镶嵌宝石,其化学组成为绿松石,另一块宝石并非来自铁剑镶嵌物,具有正长石和钙长石的衍射谱图特征;绿松石加工制作过程曾使用了青铜工具进行表面打磨处理,说明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青铜打磨工具。  相似文献   

9.
杭州萧山老虎洞东周遗址出土两件青铜工具,工具出土时已碎裂为数段,锈蚀状态严重。针对两件青铜工具的研究,主要从微观领域来探讨青铜工具的工艺技术及腐蚀特点,并通过建立电化学反应模型,运用电极电位差的理论,来试析电极电位对金相组织腐蚀的影响。同时提出在青铜修复时,可利用电极电位的原理来补配修复材料,以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青海的青铜斧和青铜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的青铜斧和青铜钺刘宝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学上对青铜斧的解释是:在农业和手工业中经常使用的砍伐工具,在西周时代又称为。有圆刃和平刃两种。对钺的解释是:古代兵器。青铜制,圆刃或平刃,安装木柄,持以砍斫。盛行于商及西周(见《辞海》历史分册,...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21,(4):4-34+1+98
为配合基本建设,2016年5~7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安阳县辛店村西南发掘了一处大型商代晚期铸铜遗址,清理了一批商代晚期房基、道路、灰坑、窖穴、烘范窑、铸铜遗迹及一大批商代晚期墓葬,出土了大量的商代铸铜使用的陶范、陶工具及青铜礼器、青铜兵器、青铜工具、漆器、玉石器、陶器等。遗址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直线距离约10公里。此遗址是近年来安阳商代晚期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为研究殷墟的整体布局和中国古代冶铸技术发展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2.
王勇 《收藏家》2009,(8):51-55
中国虽然不是最早发明青铜的地区,却是将青铜工艺和青铜艺术推向巅峰的国度。在古埃及和美素不达米亚以及后来整个的欧洲,除了铸铜的工具、兵器之外,青铜被用于艺术的例子主要是法老遗像之类的雕塑,而中华民族于人类青铜文明最大的贡献至少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青铜器是铜和锡的合金,它比起红铜来,熔点低、硬度大。这种银、锡合金,颜色发青绿、故称“青铜”。青铜器在我国始于何时尚不清楚,但古代有大禹治水,铸九鼎的传说,因而推断青铜器出现于约公元前ZI世纪。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以数量多,器类丰富,造型典雅,纹饰精美,铭文奇异,工艺精湛,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生产和运用发展到了高峰时期,其主要类型有生产工具、武器、礼器、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等。战国后,随着铁器的制造和使用,青铜器运用和制造逐渐衰退,大多限于特殊器物及工艺观赏方面,但…  相似文献   

14.
郑祎 《宁夏史志》2009,(5):29-31
从20世纪70年代虱奉世纪初,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青铜兵器、车马饰件、动物纹装饰品等为主要特征的北方系青铜器,陆续在彭阳境内被发现,分布相对稠密,且独具特色。从而使这一小区域成为研究“北方青铜器”的有机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彭阳县境内共发现、发掘和清理的各型青铜文化墓葬50座,文化分布点30处,出土文物2500件。  相似文献   

15.
蔡明 《收藏家》2010,(8):38-42
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时代,历经夏代,至商周进入青铜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与西亚、中亚将青铜主要用于铸造工具和兵器不同,中国的青铜器主要为用于礼器的青铜容器。  相似文献   

16.
对湖北省大冶市香炉山遗址采集的20个炉渣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检测,发现了炼制锑青铜、锡铅青铜、生铁的炉渣。重点对锡铅青铜的冶炼流程进行了推断,认为该遗址首先使用伴生有铅镍砷等元素的铜矿石进行还原冶炼,再添加锡料生产以锡铅为主要合金元素并含有镍砷的青铜,先后排出不含锡和含锡的两种高铁型炉渣。香炉山遗址出现的青铜生产证据,预示着大冶地区可能存在着相当规模的有别于中原的早期青铜产业,对探讨鄂东南地区早期冶金技术与当地文明的演进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铜文化应当说是在夏代已经形成了。据文献记载夏代曾铸九鼎,三代奉为传国之宝。在中原龙山文化遗址内也曾发现了青铜器和冶铜工具,例如在临汝煤山、郑州牛砦遗址中就发现有贴附青铜渣的坩埚碎片。登封王城岗遗址四期(龙山晚期)窖穴中出土了一片青铜容器残片。特别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充实了对夏代青铜文化的认识。遗址内出土青铜器数十件。工具有锛、凿刀、锥、鱼钩,兵器有戈、戚、镞,容器有爵、斝  相似文献   

18.
简论商代青铜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后,全国各主要商代遗址相继出土了一批青铜生产工具,其中以青铜刀的形制变化最多,数量引入注目,约占出土青铜工具总数的三分之一。本文以目前发表的有关商代青铜刀的资料为依据,对其进行初步分型、分期,探讨青钔刀在商代社会生活中的用途,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9.
铜器时代在生产力水平方面与前一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后一时代(铁器时代)最大的不同点是铜工具(主要是青铜工具)的使用,因而铜工具的数量和质量就成为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仅就先秦手工工具中铜锥和铜钻的出土情况作概括介绍,并就其形制演变及功用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商代青铜面具的起源、文化内涵、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青铜面具起源于石器时代,青铜面具的源地在北方,青铜面具的使用与巫术有关,墓葬中的青铜面具反映了死者的身份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