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的消防组织由属于官府的巡城官兵与属于民间的“水会”两大系统组成,行政、军事与消防的一体化管理是清代消防组织的特点。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清代的消防组织在管理与培训等方面已经具有现代科学化的某些内容。而纵观由太平桶到火烛车再到水龙所形成的救火工具发展的三部曲,我们也不难看到人们在与火灾进行斗争中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换沙锅一天,阿格登巴听说有个老财要路过他放牧的地方,就撮了一大堆沙子,把干柴架在沙子上,生起大火,烧了一沙锅水。阿格登巴刚把锅里的水烧开,老财骑着大骡子走来了。阿格登巴连忙把柴火远远丢开,只剩下一堆爆热的沙子。那沙锅放在爆热的沙子上,开水仍旧沸腾翻滚。老财走到跟前一看,觉得奇怪,问阿格登巴道:“阿格登巴,怎么沙锅下面没火,水会沸腾呢?”阿格登巴慢条斯理地答道:“老爷,这有什么奇  相似文献   

3.
眼中的水     
水是柔美的女神,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人的时候,山中的小溪很安静。溪水轻轻地流着,在薄薄的雾气中,偶尔撞击到露出水面的秃耳朵的石头,轻轻扬起,优雅地缓缓落下。捧上一手的水,让她亲吻我的面颊,柔软而温暖,宛如母亲的手臂。我爱水。我爱看溪水细流的风景画,我爱看阳光下湛蓝美丽的大海,我爱看汩汩的泉水。在我的眼中,水总是柔美的,因为我爱水。“水是狡诈的魔鬼”,他反驳。常温下,水是流动的液体,本来就让人难以把握。更何况水会一时  相似文献   

4.
引  言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今堀诚二开始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史。他不是从权力一方来把握历史,也不是从革命运动的政治斗争史立场来分析中国,而是始终以人们的日常世界作为研讨对象来研究北平市民的“水会”,试图描绘出当时的北平社会。这在当时是划时代的实证研究。①今堀所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本质是什么”。但是,战后的日本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仍多聚集于中国政治史领域,对于同社会史相关联的城市史,却长期忽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其标志是创立上海史研究会(1990年)和天津地方史研究会(1992年)。从此,日本…  相似文献   

5.
世上有一种力量,虽然它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却可以撞击人们的心灵,给人一种震撼,让人的心灵感受到和谐与舒适,让人们感叹它的神奇和美丽。是啊,世间的美就具有这样无形但巨大的力量。当你登上黄山之巅,坚韧的劲松和缥缈的流云让你感叹不已;当你来到九寨沟,那五光十色的水会让你流连忘返;当你来到黄河边,那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会震撼你的心灵……这时,心灵就会和世界清澈地相映,美就这样产生了!这种力量无处不在。秦淮河,曾被无数的文人墨客赞颂,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多么美好的意境啊!不可否认,秦淮河曾一度是死气沉沉,失去光彩…  相似文献   

6.
水——造就外滩的激情“中国文化是一种陆地文化,我们的祖先对水有一种惧怕的情感,认为水会威胁人的生命,这和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有关。相对而言,西方有航海传统,比中国人容易亲水一些。水对城市的意义在于:它能比较容易地塑造出一个有主题的城市环境。没有水的城市建筑布局都会比较延续,缺乏变化;而水给城市一个新的空间感觉。水在城市中的位置比较边缘,水边产生了新的商业形态,使城市功能更趋近生活,让人会觉得城市生活的时间段都被拉长了…… “水的特定价值,必定会造就与水相关的“外滩热”。现在看到上海、广州等城市江边的房地产打着“无敌江景”的厂告,房价都比较贵,这就说明了水边建筑的商业价值。这些人群往往得风气之先,甚至走在流行之前,他们的生活方式受到城市主流人士的效仿,对城  相似文献   

7.
追月的云     
风,吹散我疏淡的薄衾。只剩下灵魂的虚白,找不到皈依。寻你,寻你,顾不得夏日暴雨的侵袭,顾不得冬季严寒的洗礼。千里,万里,为了你笑靥的神秘。天涯,海角,都留下我迷惘的足迹。月啊,如水一般清浅的流光,逝去一如千年的叹息。寻你,寻你,我的面容不再皎洁而美丽,我的泪随着飞鸟飘摇而去。千辛,万苦,我携着枯萎的玫瑰追逐,从未让脚步陷入冰雪的沉寂。也许,我银白的羽翼会变成泥泞,也许,我轻灵的身躯会化为土地。但,我的梦还停留在天堂的边际。我会幻想你纯洁的肤色,我会幻想你朦胧的笑影。然后,我微笑着告诉自己  相似文献   

8.
阿霞 《中国土族》2004,(1):29-29
三川呵,我的故乡。大尼嗄扎尔呵②,我的期盼。丹阳城记载着远古的华彩,临津渡述说着历史的荣光。巴依尔呀巴依尔,我的杏花灼灼的三川呵,深情的土地铺锦绣。三川呵,我的故乡,大尼嗄扎尔呵,我的期盼。依道拉歌唱着美好的生活,纳顿舞奏响了丰收的喜讯。巴依尔呀巴依尔,我的吉祥飘飘的三川呵,美丽的天空飞彩霞。三川呵,我的故乡,大尼嗄扎尔呵,我的期盼。核桃树覆盖着宁静的庄廓,苹果园传扬着阿姑的歌声。巴依尔呀巴依尔,我的祝福盈盈的三川呵,善良的人们奔小康。注:①巴依尔:土语音译,意为高兴。②大尼嗄扎尔:土语,意为我们的故乡。扬起三川人的…  相似文献   

9.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用毛泽东词起笔,籍以颂扬山的雄壮,山的巍峨,山的挺秀,山的磅礴,山的峻峭,山的庄严。  相似文献   

10.
蓝天。白云。湖水。草地。油菜花。随处可见的,悠闲的马儿,牦牛。车速极快,在耳畔回响着的,只有呼呼的风声,静寂。风里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和马儿的嘶鸣。不忍错过这流动的美景,于是停车。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将自己抛进这片绿色和黄色交融的色彩里面。撩起袖子,将裸露的肌肤接触到空气,似乎也沾染上了这草原的氤氲湿气。我攥紧双手,对着天空用力挥舞……  相似文献   

11.
正雪落无声。甚至,无形。似有若无,只感觉润湿扑面,沁入心脾,定睛凝神,却无踪影,如雾,只在远处氤氲。似霰,早已融入呼吸。张掖平山湖的山,就在这样悄无声息的雪中,幻化成了气势磅礴的丹霞。绵延千里,浩瀚无边。这丹霞,这红色的群山,一定是有历史,有故事的。沧桑的容颜,风蚀掉了鲜活的肌肤,留下骨肉和灵魂,似亿万年的时间堆积、压缩。每一座峰都是突兀的,都是等待的姿势,每一块岩石都浸透了风霜雨雪,厚重,苍凉,浓郁。深深浅浅的赭红色,不是华丽  相似文献   

12.
成长,终究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随着四季的流转,流年的消逝,成长的痛楚愈加明显,快乐也随之突现。秋我生在秋天,是刚刚有点萧索意味的初秋。都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万物开始凋零,开始走向衰落。其实与其说是凋零,倒不如说是另一场生命礼花的绽放。每每都是在秋天,开始了一年的征程。9月,永远都是个起点。最初的时候,都是踌躇满志的。过不了多久,属于我的生日就要来到。年复一年,生日,成为成长的标志。感叹时间的流逝,我站在十五岁的尾巴上忽然之间有了泪流满面的  相似文献   

13.
我的邻居里,有个美国老头儿Steve。70多了,却挤在学生宿舍里。大约是学校买这栋楼的时候,他作为一个老住户有权选择留下。他告诉我,他早没有了亲人,我也从没看到过他有朋友拜访。不难想象,这样的老头儿,多少有些异常。我去过老头房间。一个大房间,满地的报纸。延绵不绝的报纸,见缝插针的报纸,布满灰尘的报纸。说实话,当时站在那里,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从前,苗家寨子里有一对勤劳勇敢的男女青年。男的叫童湃,女的叫娘哉。童湃和娘哉是同年同月同时生的。小伙子生得浓眉大眼,鼻直口方,相貌堂堂。童湃不但是一个鼎鼎有名的吹芦笙的好手,又是村中出色的打猎能手。他的箭法,百发百中;只要他举起手中的弩,不偏不斜,正中野兽的眼睛。娘哉这姑娘,聪明伶俐,相貌出众,是一个挑花绣朵,能歌善舞的苗家姑娘。据说,娘哉绣的花,一天要变十几个颜色,五光十色,扎实好看。  相似文献   

15.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这是题在沈园墙壁上的两首《钗头凤》词,它们是陆游、唐婉两人爱情悲剧的真实写照。其凄婉缠绵的爱情故事我们不一一细说,只从诗歌欣赏的角度来分析这两首词。  相似文献   

16.
经典文本分析的难度在于文本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而分析的对象是矛盾,矛盾不是显性的,而是潜隐于文本的有机统一之中的。这就要用"还原"的方法把矛盾"还原"出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是《诗经》中的第一首,今天的年轻人读起来,可能有一点隔膜。首先是文字上的隔膜,有些字就不认得,即便看了注解,查了字典,也体悟不到诗意,至于这个经典究竟经典在哪里,还是没有感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的时候,一个朋友和男友分手,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她问为什么,他说: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都是对的。全部理由,听上去多么残酷。他不爱她了。他觉得她不够好。她从来不是个合格的女朋友。他有另外一个她,而且更爱那个她。他从来没有爱过她……全部理由。虽然我不是当事人,听见这话时,还是心碎。整个世界,目力所及之处,全是理由。桌子不是桌子,是理由。书包不是书包,是理由。天空不是天空,是理由。整个世界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来对付,这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明十三陵陵区,埋葬着形形色色的男人和女人。有人死的轰轰烈烈。有人去的不明不白。一杯黄土。将一切画上句号。只是即便是画句号,也画得身不由己。 清明小长假,北京明十三陵景区游人如织。2013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晚,地处北郊的天寿山陵区更是如此。即使到了4月上旬,仍感受不到太多的春意。尤其当我置身于荒废已久的皇家陵园时,喧嚣褪尽,眼前只剩下颓垣断壁,萋萋荒草。那一刻,历史的厚重与苍凉,伴着不时袭来的北风,直教人寒意渐生。  相似文献   

19.
书画作伪,已有千年的历史,武夫鱼目,随处都是。书画鉴定,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书画的真伪、时代及艺术水平的高低,为文物博物馆工作和美术史的研究,打下有据的材料基础。许多人把书画鉴定看成十分玄妙、高不可攀的学问。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以日常生活为例。我们常在一起工作的同志,他随便写点什么,即使并未落款,一看笔迹,便知是谁写的。我们的熟人,虽然未见其人,只闻其声,便知他是何人。原因何在?主要是熟悉了此人写字的特点,发音的特点。古人书画,我们也能鉴定。正是此理。如果我们对于某个时代,某个书画家的作品看得比较多了,总  相似文献   

20.
不是旅游,不是目的。只是上路。四个人。一部车。2006年7月23日,我们从北京出发,9月29日,抵达湖北宜昌。历时69天,跨越8个省,行程2万里。途中,偶尔同事给我发短信,说正在等客户审片。而我抬起头,看到的是蓝天下连绵不断的丹霞地貌。这时候,真的会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身在何世。甚至,我是谁,也答不出。你会明白,生活的方式真的有很多种。存在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没办法选择,只能活着,但我们有权力选择自己的存在方式。真正的旅行者是那些为出门而出门的人,他们轻松愉快如同飘游的气球,然而他们绝不会偏离自已的目的地。也不知为什么,他们总是说:“上路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