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丽丽 《旅游纵览》2022,(19):81-84
风景名胜区拥有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地区落实国家文化传承和自然生态保护政策的重要抓手。文章从风景名胜区概念出发,分析重庆市大足石刻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现存问题,从规划、设计、建设、宣传和管理方面提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宏观策略,以期对大足石刻风景区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未来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对国内其他风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日前,国务院颁布了第五批2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2月11日,国家建设部对新颁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举行了授牌仪式。至此,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数已达177处。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集中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瑰宝和自然的山水景观精粹,是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重要原生地和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的建立和发展,顺应了当今世界保护环境、保护文化传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体系,涉及很多保护地类型,也涉及很多法律法规,这是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必要基础。比如风景名胜区依托《风景名胜区条例》,文保单位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和古典园林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等。  相似文献   

4.
张阳生  姚春丽 《人文地理》2005,20(2):114-118
针对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一特大型风景名胜区的生态及社会经济地位和作用,综合分析了其社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社会调控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风景名胜区优化城镇及乡村居民点体系、加强经营管理、健全社会组织、分区分类实施居民社会调控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从而为特大型风景名胜区的居民社会调控以及景源保护与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探索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任福民 《人文地理》1997,12(1):77-79
本文从金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现状出发,通过系统分析该区的开发历史和自然与人文资源背景,提出建设其为中国道教名山和浙中旅游胜地的规划总体构思,并且提出实现这些远景建设目标的部分近期起步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2008,(9):22-23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钟灵毓秀的千山,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宗教文化,厚重的历史遗迹。保护珍贵的风景资源,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打造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千山人执著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对此,本刊记者于8月3日专访了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赵忠太。  相似文献   

7.
浅谈碛口古镇的价值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近年来,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碛口古镇,名声日益显赫。1999年6月,全国21位著名专家教授联名向山西省政府提出《关于开发碛口的建议》;1999年9月2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碛口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9月26日,碛口作为山西省首个旅游扶贫实验区启动;2003年9月11日,碛口镇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10月8日,碛口镇西湾村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9月25日,在山西临县召开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中国·碛口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年3月,山西省启动了碛口风景名胜区申报…  相似文献   

8.
中国悠久的历史为人类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遗产资源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覆盖约13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4%以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影响.珍稀的遗产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如何尽快解决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将综合介绍用于遗产旅游可持续管理的关键理念、技术和方法.以说明其在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泰山坐落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境内,它不仅自然风景雄伟壮丽,历史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数千年来无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到泰山或祭祀、或游览、或研究,给泰山风景名胜区留下了丰富的风景资源。本文以泰山风景名胜区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对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做出初步整理分类。同时,依据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泰山风景区三条游览线风景资源现状做出相应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风景区的历史,就是一部山水风景的保护利用发展史,中国早在农耕文明的前期,就产生并形成了天下名山体系,名山从普通经济开发对象中被分离出来、保护起来,作为人们对大自然崇拜、祭祀、游览、审美、创作体验和探索自然奥秘等精神文化活动的胜地。这与中国当代的风景名胜区制度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1.
崆峒山道教文化综合体是针对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深度开发提出的一种经营模式,以道教文化内涵为核心,基于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将旅游休闲作为主导,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文章重点阐述了这种新模式的策划构想,力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且能够结合现实分析现状,以发展的眼光利用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的优势资源,策划出文化旅游的体验模式,提倡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文化精神与旅游业的塑造融合,以扩大崆峒山道教名山的知名度和旅游业界影响力为目的,力求策划构想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世界遗产具有很高的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由于自然力对世界遗产的长期破坏和20世纪的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一项旨在保护全人类共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世界遗产公约》应运而生。世纪之交,中国的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正面临着无节制的旅游开发行为的巨大威胁。本文以泰山索道工程为例,提出运用最低安全标准(SMS)界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两者之间的度。文章指出,遗产价值的挖掘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深入下去,功能分区是处理当前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连晨曦 《黑龙江史志》2013,(17):261-262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保护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经历了以房地产开发方案为主的改造过程、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的整体修缮保护以及创建社区博物馆的发展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保护历程的考察,从三种不同的开发保护方案中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日前,广州市召开2012年度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市长陈建华要求城建部门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他指出,城市弥足珍贵的是城市记忆。城建部门要珍惜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城市历史文化的守望者和建设者。在城市开发建设当中,要把"有效保护、深入挖掘、合理利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保护好城市脉络和肌理,进行保护性建设,避免大拆大建的破坏性建设。  相似文献   

15.
西湖景观是自然与人的联合工程 杭州西湖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全国24处国家第一批风景名胜区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西湖依旧在要不要申报.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中国风景名胜区设立25周年和国务院《风景名胜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自1982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来,至今已有187处。25年来,我国风景名胜区完成了由粗放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转变,实现了风景资源由保洁管护向科学化系统保护的转变,建立了国家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和监测机制,实践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风景名胜区不仅对发展我国旅游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及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了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核心问题。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威信县,需着眼发展,有必要对威信县历史文化资源现状进行了解,并对资源开发进行探讨研究。本文藉此,希望对威信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2009,(8):34-34
记者从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第四届二次理事会会议上获悉,为了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认识和参与,风景名胜区行业将通过行业联手、区域联动,充分整合宣传资源,全力打造统一的行业品牌,提升风景名胜区行业的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19.
张琪 《风景名胜》2008,(12):38-39
中国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大会11月18日在安微黄山市举行。本次大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和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国家相关部委的代表,全国部分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园文局的领  相似文献   

20.
龚正 《旅游科学》2007,21(2):73-78
新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实质价值表现为注重风景名胜资源永续利用的长远利益和景区内的和谐秩序,形式价值表现为立法的全面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条例》颁布施行后的积极影响包括:进一步加强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有助于制止景区破坏性建设和"商业化、人工化、城市化"的趋向,进一步完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明确其职责,促使风景名胜区法制建设的完善.本文结合普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