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重新出版的李瀚忱《破除迷信全书》,在“天后”条中,着重批评了郑和下西洋推行天后迷信。书中写道:“到明朝永乐年间,加封为天妃,并在京师立庙,以后晋封为天后,直到如今。仍称为天后宫。细写明初所以这样推崇这位隔世的女子,乃是当宋时既有此种邪说流传于社会,而成祖时又遣三保太监郑和乘船由南洋历印度,至非洲东岸,招抚海外诸国,……。当时郑和唯一的护身符就是这位隔朝的女子;每逢狂风陡起,他就拿出这位女子来,安慰士卒的心。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人物》杂志1988年第4期上方明《布哈林与布哈林案件》(简称方文)后,发现存在资料未经核实、表述不确切及史实失真的现象。若以讹传讹,将对国际共运史的研究和教学造成不良影响。试举五则如下: (一)方文说:“1924年联共(布)十三大……”,“列宁病重期间,联共(布)中央  相似文献   

3.
地方志要准确地记述各种数字范正秀,卢兆洛志书要较为完整而准确地记述某一事物的发展讨程,往往离不开数字,经济部类的篇章尤其是这样。因此,作为修志工作者,一定要对数字的记述子以足够的重视,做到“胸中有数”。但据笔者见闻所及,在新出版的志书中,数宇的差错是...  相似文献   

4.
编写国史(地方简史)是我省史志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工作。而编写地方简史必须写出地方特色,从而达到吸引读者,发挥它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为现实服务的功能,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敖带芽 《攀登》2014,(3):41-47
总结各地地方精神提炼活动,研究地方精神的表述结构、字数及内容,可以发现,地方精神是改革开放的缩影,是对时代发展特点的回应。地方精神提炼及修改过程中折射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思考,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在西藏为纪念首届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30周年.王大海在《中国藏学》1995年第三期上发表题为《民族区域自治在西藏》的文章。文章认为在坚持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团结、平等、进步的旗帜下,西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效地行使了西藏各族人民赋予的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取得巨大发展的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历经3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日益成熟,形成体系,并具备了显著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地方综合年鉴有无鲜明的地方特色,是衡量年鉴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地方特色的内容涉及地理、人文景观、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突出地方特色:1.通过调整框架结构凸显地域特色。2.通过大事记突出地域特色。3.概况点明地方特色。4.条目重写地方特色。5.年鉴封面设计要体现地方特色。6.彩页和插图凸显地方特色。7.突出时代主旋律,彰显时代特色、年度特点。8.充分展示"唯我独有"、与众不同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农辉锋 《神州》2012,(23):137-138,140
抗日战争之前,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上的基本思路是民族自决和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动中形成的,并且在陕甘宁边区政权的建设中得到了实践,这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终确立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王朝在巩固中原王朝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手段,实施对周边及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秦汉至唐宋中央王朝实行"羁縻之治",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当地世袭官吏,中央王朝实行间接统治。元代发展为土司制度。明代土司制度达到鼎盛期。清代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土司制衰落,至民国终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在广西范围内,从1951年设立龙胜各族自治区(县级),到1957年置省级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格局全面形成。  相似文献   

11.
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此后,广西境内的行政区划虽时有变动,但自治区一级的建置未改变。1978年起,将12月11日(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日)定为自治区成立纪念日。  相似文献   

12.
省地方志办公室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讲讲《温州年鉴》的地方特色,这让我颇费思量。在准备下笔之前,我不停地问自己,《温州年鉴》到底有些什么特色?为了避免讲过了,我翻看了手头各地已经出版的各种地方年鉴,还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选择一本地级市最新版本的年鉴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唐朝地方政府行政编制论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朝地方政府行政编制论要张创新国家行政机构臃肿是中国封建社会诸朝普遍现象。然而,当政治清明之时,也会出现例外。唐朝就是这样。《新唐书·百官志一》云:"其为法则精而密,其施于事则简而易行,所以然者,由职有常守,而位有常员也。方唐之盛时,其制如此。""职...  相似文献   

14.
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研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纪念中国共产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1997年5月1日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0周...  相似文献   

15.
张志武  安春颖 《神州》2012,(24):155
近年来,随着广播媒体的日益走红,记者连线报道也成为各家电台最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通过手机与直播间联通,第一时间为听众描述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既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现场感,又实现了新闻最快化的传播,凸显了广播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如今,记者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发展观。这些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贡献。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形式的创新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时俱进的"三个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荣雪莲 《神州》2013,(10):248
内蒙古的民族问题历史悠久,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都坚决反对民族压迫,提倡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让劳动人民充分发挥其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功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开了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先例,为日后其他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该制度实行六十多年来,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努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在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诚然,该制度中也存在政策体系不健全、民族骨干队伍较为薄弱等问题。文章在明确这一制度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监督机制、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力图为对这一论题的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最终实现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的正确结合而提出和制定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伟大的抗日战争,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这一结合,提出和确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初步实践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认识,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帝回主义的压迫,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民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李建辉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解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普遍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这一基本政策的实施,从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起到1995年,已有48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