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旧时夫妻把生育子嗣、延绵香火看得极其神圣。笔者的家乡重庆奉节县,旧时祈子的活动便很多。每年除了二月十九迎观音,四月八日求佛祖外,还有各处庙会举办的“童子会”,把求子闹剧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这些还嫌不够,又特添了一个“胡瓜节”。  相似文献   

2.
<正>旧时夫妻把生育子嗣、延绵香火看得极其神圣。笔者的家乡重庆奉节县,旧时祈子的活动便很多。每年除了二月十九迎观音,四月八日求佛  相似文献   

3.
抢童子是旧时川西地区的祈子习俗。祈子习俗在各地普遍存在,其共同内容都是祈求怀孕和怀孕后生育男孩,但在题材和仪式以及构成的要素等方面却不尽相同。“抢童子”这个习俗形态丰满,规模宏大,观赏性很强,有丰富的文化沉淀。《四川民俗大观》载道:  相似文献   

4.
吕林 《湖南文史》2012,(1):67-68
解放前的四川,城乡各处都有土地庙。即以笔者的家乡合川县城而言,差不多每条街都有一个。与当时的保甲制度相呼应,似乎土地菩萨就是神界的“保长”。  相似文献   

5.
祗芜村人不过八月十月的中秋节,而过八月廿日的“猪嘴菩萨”节。[编按]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2011,(6):22-27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首清代诗人蔡云写下的诗句,描述的就是当时花朝节的盛况。“花朝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目,在古人眼中,它甚至与元宵节、中秋节同等重要。2011年4月9日,这一沉寂多年的传统节日“花朝节”在杭州西溪湿地隆重举行。在经历了42天的祭花、看花、品花、赏花之后,2011首届中国杭州西溪·花朝节于5月20日圆满闭幕。  相似文献   

7.
<正>昆山收藏家曹渭清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一批珍贵照片,并高价收买。总揽这些景照,片相完整,取景独特,图像清晰,每张照片都标有"Qu in sa n"的字母。经请教外语教师得知,这是﹃昆山﹄的早期英语译文。遗憾的是,每张照没有标记何地何桥何江的具体情况,而且其中有些景色早已荡然无存,即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难以确定照片拍摄的具体位置,所以降低了这些照片的历史含量。即使美中不足,但也能从这些老照片中感受出昆山曾经的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8.
杜正贞 《民俗研究》2009,(2):109-119
祈梦风俗的出现,既继承了古老的梦占传统,又是北宋以后科举制度日益重要、竞争日益激烈的产物。杭州于祠祈梦风俗的流行,伴随着于谦从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被逐步神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于谦与“梦”之间的故事,也被一层层地附会到于谦的传说中。《于少保萃忠全传》和《西湖佳话》等小说的流传,在于祠祈梦风俗的流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士人、官员是这一习俗最早的发起人和最主要的参与者,但晚明以后,商人、市民的加入,也使于祠祈梦的习俗和故事更加普遍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获得昆山档案局和锦溪资深文史专家陆宜泰的一组反映昆山三四十年代农村风貌的照片,虽然图像有些模糊,但是,从中可以获得解放前昆山水乡田园的一些信息,弥足珍贵。昆山水面开阔,农田肥沃,为种植水稻、发展渔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分别欣赏一些时过境迁的老照片,可以从中了解昆山过去的农民和渔民的劳动方式和生活状态。这是两张老农驾驭水牛在水田劳作的照片。夏收后,在割完麦子或拔去油菜的田块中,先挑上基肥草泥,然后灌满水,浸润后,  相似文献   

10.
旧时成都人在日常生活以外,尚有许多民间的朝拜节庆活动,有趣的是,这些活动分布在一年的几乎每一个月当中,若按今日的观点看待,这中间既有迷信的;也有非迷信的,既有宗教的,也有非宗教的.总之应看作是旧成都的民间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对于人们的生活不乏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淼 《湖南文史》2012,(10):66-66
旧时的川西坝,除了过大年,就数“开水”最热闹了。每到清明节,都江堰内江岁修完工,照例要举行隆重的开水大典。开始放水春灌,简称“开水”,清代叫做“祀水”。  相似文献   

12.
旧时东北的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的各民族普遍有吸食烟草的习惯,由此形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烟文化.烟草从种到收有着一整套的劳作方法;从储存到吸食有许多程式化的程序和礼节.烟草是媒介,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在旧时东北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交流感情、增加情谊的社会功能;烟草被看成是"良药",具有驱寒和驱除蚊虫的功能;烟草是娱乐品,吸烟是人们闲来无事用以休闲的主要方式;烟和烟具是财产,拥有烟草烟具的多少和好坏是东北农家财富甚至地位的象征.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民族学的调查资料系统地阐述旧时流行于东北地区各个民族的烟文化.  相似文献   

13.
老家的颜色     
回老家,常听奶奶唠叨:解放前,颜色是黑的。黑的烟囱,黑的灶台,黑的树权,还有比乌鸦还黑的世道。穷苦百姓吃着黑苦,过大年了,顶多能吃到黑菜和黑窝窝。提起那黑色的记忆,奶奶总是忍不住落泪。  相似文献   

14.
青阳港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境内。是一条开凿于五代的水运通道,贯连吴淞江与娄江,长约十四里半,河面开阔,河底清浅,周边景色优美。该河港为历代数朝疏浚而成。唐天佑元年,吴越王钱谬“命都水庸田司督撩浅夫浚治新洋江”[《康熙昆山县志稿》,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48页],此新洋江即青阳港。  相似文献   

15.
漂泊的群山     
如果说湖南人热烈果敢,吴越人柔婉雅致,那么贵州人的特点是什么呢? 笔者家乡在解放前,距离市镇仅数百米的农户上街,竞有遭豺狗(狼)、毛狗(狐狸)袭击之虞!由此可以想象,未遭1959年大跃进毁林的贵州大部分地方,是怎样一幅榛榛莽莽、化外荒野的景象。  相似文献   

16.
中秋节打月饼,儿时曾在作坊里见过。诱人的饼香,噼噼啪啪的打击声十分吸引人。  相似文献   

17.
陶诗秀 《文史月刊》2009,(12):29-30
1967年,我在四川奉节县一所中学教书,因平日爱写些小文章,“文革”风暴一来,就被揪斗了。  相似文献   

18.
50多年前的许多日常用语和现在不同,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20世纪50年代初的广州,上课叫“上堂”,下课叫“落堂”。同学称为“书友”,拍拖的对象称为“拖友”。三年级叫“三年班”,橡皮叫“擦纸胶”,唱歌叫“歌咏”,学校仪仗队用的鼓叫“洋操鼓”,算术题的答案叫“得数”。后来,我读钱穆先生回忆录,钱穆先生也说“得数”,于是知道旧时这样的说法,并不限于百粤。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夕的贵州民营报纸,总体上是趋于进步的。他们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贪污腐化、祸国殃民的行径进行大胆揭露,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民必胜、共产党必胜的进步信念。在当时政治控制十分严格的形势下,这些进步报纸能够在刀丛下生存,靠的是办报人的坚强意志和灵活的处理方式。但最后这些报纸或因政治、或因经济步履维艰,最终停刊或倒闭,存在时间十分短暂。  相似文献   

20.
张向红 《神州民俗》2007,(10):64-66
当代社会语境下的中秋节,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空洞符号化。民众日益疏离和边缘化以丰收团圆为中心的节庆活动。文章通过对中秋节淡化的省思,恢复中秋节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激发其在民众生活世界的活力,强化民族认同感,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