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龙鼎是目前发现的商末周初形体最大的圆形青铜鼎。该鼎通高1.03米,耳高22厘米,腹深43厘米,足高36.5厘米,体积仅次于陕西淳化县出土的蹄足鼎(高122厘米),但年代要早于淳化鼎。子龙鼎立耳外撇,大口,折沿,深腹,下腹微鼓,圜底,三足粗壮呈蹄足型。上腹部饰三组  相似文献   

2.
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光耀青史的华夏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产物,堪称中华青铜之最。该方鼎厚重典雅,气势恢宏,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关于其重量,世上流行的数字是875公斤,但据近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会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对其进行标准计量测试的结果是,该鼎实重832.84公斤。这件世界头号大鼎系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此处距以墓室规模宏大、殉葬奴隶之多而闻名的武官村大墓西南隅约80米。因鼎大得可以作马槽,当地村民便称之为“马槽鼎”…  相似文献   

3.
叙永县出土铜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4月5日,叙永县普占乡大树村村民陈怀清在春耕整田中发现一面铜鼓。这面出土的铜鼓由青铜铸造,鼓面直径53厘米,鼓高29厘米,鼓壁厚约0.2至0.3厘米,重11.5公斤;鼓面中央为太阳图案,周围由象征神灵的图腾和装饰图案组成,图案清晰可见。从铜鼓的质地、造型、装饰图案看,铜鼓具有相当的价值,对进一步研究古代川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春节前后,一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青铜钱币秦半两及弓箭箭头,在象州县运江镇柳江河与罗秀河交汇处附近的河滩上,被当地群众挖掘出土。据初步统计,此次出土的古代青铜钱币秦半两共有10多枚,同时伴生出土古代青铜箭头400多枚。出土的秦半两钱币,直径在2.6—3.3厘米之间,厚度为0.2—0.4厘米。其中最大一枚直径3.32厘米、厚度0.3厘米、穿径0.88厘米、重量10.05克,轮廓完整,字迹清晰,品相良好。  相似文献   

5.
<正>鼎原本是一种烹饪器,后来发展为古代贵族社会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祭祀或宴享时用以盛放肉类。因此,鼎最能反映主人的身份和权力,成为"明尊卑、别上下"的实物标志,甚至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周代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用鼎制度,即依据贵族的等级,规定其所享用的鼎数,并以鼎为主体,配置其他食器。如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等等。一般情况下,大小不等的若干鼎并列使用,称为"列鼎"。大堡子山秦公陵出土的鼎甚多,也均大小不一,合乎周制。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垂鳞纹秦公鼎,高41厘米,  相似文献   

6.
商和西周的青铜器被奴隶主贵族们所独用,鼎是当时社会用以“别上下,明贵贱”的典型重器。新乡市博物馆收藏有不少商周时代的青铜鼎,现介绍于下: 1、饕餮纹鼎:二里岗期,河南省辉县出土。鼎高18.4、口径14.9厘米。方唇,折沿,立耳,深腹。颈下饰饕餮纹和联珠纹,空锥足(封二:1;图一:1,图二:1)。 2、水波纹鼎:商代,河南省辉县出土。鼎高38.2、口径33.5厘米。颈饰一周水波纹,鼓腹,空锥足,型制特殊(封二:2,图二:2)。  相似文献   

7.
论子龙大鼎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子龙大鼎,通耳高103厘米,口径80厘米,在商代的青铜圆鼎中是最大的。鼎不仅形体庞伟,而且铸作精细,保存良好,确系可与后母戊大方鼎比美的重器。这件大鼎仅有出土情况的记录,传说于一二次世界大战间流到日本,为一企业家据有,后转属收藏中国青铜器的千石唯司,很少有学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从夏代起开始进入文明时期与青铜时代。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是宗法制,反映在青铜器上则是礼器十分发达,成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显著特点。根据考古发现,从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夏族的日用炊食器主要就是陶鼎;因此,进入夏代以后,仿陶鼎而铸造的青铜鼎就成为夏代夏族最主要的礼器,成为贵族身份的代表。例如1987年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鼎。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诸如《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从此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商汤灭夏以后,中国古代青铜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到了商代晚期,青铜冶铸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6,(11)
正说起中国青铜器文化,用"器以藏礼"四字概括最恰当。礼器是我国古代祭祀、宴飨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具。我国青铜礼器铸造始于夏代。1973年,沉睡了4000多年的青铜爵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三期堆积层重见天日,这是我国第一件有明确出土地点的青铜礼器,它的破土而出为我们打开了古代青铜礼器铸造研究的大门(图1),让我们看到了夏代青铜礼器的身影,以后陆续出土了酒器爵、角、斝(图2)、盉和食器鼎。青铜礼器在夏  相似文献   

10.
秦陵第一鼎     
在秦俑博物馆综合陈列大楼前厅陈列的一件弥足珍贵的青铜大鼎,被誉为“秦陵第一鼎”.这件青铜鼎是1999年5月20日在秦始皇陵园东南方向约200米处位于内外城垣之间的一座陪葬坑内挖掘出土的,这一惊人的消息当时一下子震动了陕西考古界.1999年10月6日,伴随着秦兵马俑发现25周年,秦俑博物馆开馆20周年的纪念性综合陈列大楼正式对外开放,青铜大鼎正式与观众见面了.鼎重212公斤,通高60厘米,鼎口内敛,附耳鼓腹,下有三个蹄状足.两耳间宽94厘米,口径65.5厘米,腹部均匀排列着两列六组变形蟠螭纹,足部铸有兽面纹.气势磅礴恢宏,造型精美厚重,纹饰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纤细,是目前发现体量最大的  相似文献   

11.
老秦 《丝绸之路》2000,(2):40-43
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已出土公布了大量重要文物及遗址。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发掘出土了几座陪葬坑及石质甲胄、青铜鼎、彩绘俑等珍贵文物。这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对丰富秦陵内涵和研究中国古代陵墓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子午鼎     
王子午鼎,春秋时期一件重要的青铜礼器。1978年河南省浙川县下寺2号楚墓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鼎通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重100.2公斤。侈口、束腰、平底、蹄足,口沿上斜立两只外撇的长方竖耳,腹部周围攀附六条龙形怪兽,器表满饰半浮雕的夔龙纹、窃曲纹和云纹。器盖微弧,盖上有钮,钮外饰窃曲纹两周。出土时鼎内盛牛骨多块,盖上置铜匕一件。鼎盖与腹均铸铭文。盖铭一行四字,“倗作脀(鼎升)”;器铭十四行八十四字,大意说王子午铸鼎以祭先祖文王和进行盟祀,并  相似文献   

13.
1977年冬、1978年2月,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村发现和发掘了两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和一座车马坑,出土了包括青铜器在内的大批文物。其中,两件青铜鼎和两件青铜罍的形制、装饰纹饰具有早期青铜器特点,当为"古式"青铜器。车马坑内出土的部分青铜容器,可能与铭文中习见的"旅器"有关,表明这些祭器并非用于宗庙祭祀,而是"外用"之器。墓葬出土的青铜缶及青铜甗形盉为典型的"群舒"风格器物;此外,鲁东南地区出土的双耳兽首鼎形匜、青铜鼎耳装饰"点线纹"的作风也可能与"群舒"文化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1972年6月,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出土了一件青铜牦牛。与牦牛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铜马、一件铜骡,铜马、铜骡因锈蚀严重而未能保存下来。唯铜牦牛因质地厚实而几经磨难终于保存下来了。1980年铜牛被收藏于县博物馆。这件文物身长118厘米,前脊高61厘米,角长40厘米,重75公斤。  相似文献   

15.
1958年在宝鸡市郊区发现了一批青铜器,据了解,是古墓葬中出土的,计有: 铜镜一件。直径6.5、厚0.22厘米。出土时有厚绿锈。圆形,背面有橄榄形长钮。无纹饰,镜面平光,制作粗糙(图版玖:1、图六)。铜鼎四件。柱足分裆鼎,通耳高20.3、口径16厘米。方唇,直耳柱足,分裆。口沿下饰目雷纹一周,无铭文(图版玖:3、图四)。涡纹鼎,通高25.3、口径20.05厘米。方唇,直耳柱足,口下饰圆涡纹一周,其间饰夔纹(图版玖:4、图九)。饕餮纹鼎,通耳高25.6、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七月三十日,利川县凉雾区农民方宗田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发现一件造型精致、保存完整的古代巴人军用乐器——虎钮錞于。此件錞于用青铜铸成,高62厘米,腹径42厘米,重18公斤。顶部虎钮佇立,栩栩如生。经初步鉴定,此件錞于为战国早期巴人遗物,距今2000多年。此件錞于在利川出土为研究古代巴人在鄂西的活动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錞于出土后,方宗田同志主动向  相似文献   

17.
闫庆联 《收藏家》2006,(6):67-68
庚儿鼎出土于1961年。当时山西省侯马上马村东周墓群第十三号墓出土了两件大小、花纹、铭文几乎完全一致的青铜鼎。本文涉及的是其中之一。其口径40厘米,通高43厘米,大口、窄沿、深腹、圜底、直附耳、兽形蹄足。纹饰由两组蟠螭纹饰和一组三角纹内填单线钩纹构成。鼎腹内壁有铭文如下:“唯正月初吉丁亥徐王之子庚儿自飤緐用征用行用侖禾用鬻眉寿无疆??共计3行29字(见《考古》1963年第五期二二九页《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和二七零页张颌和张万钟两位老先生所著《庚儿鼎解》)。因此鼎记载了徐王庚为世子所作故称庚儿鼎。庚儿鼎对研究当时历…  相似文献   

18.
荣县出土宋代鼎形八卦铜镜邵彬1991年12月22日,荣县旭阳镇建设银行工地,在距地表1米处出土一面铜镜,镜呈鼎型,高20厘米,最宽处12.8厘米,厚0.7厘米,有双耳,两足,椭圆形颈口,上有八卦图案、太极图案和云雷纹饰(图),现已收藏入馆。八卦镜中内...  相似文献   

19.
1995年8月,山西省定襄县中霍村砖厂东周墓葬出土了一批青铜器。2000年6月,原忻州地区公安处收缴了3件铜器,经了解,这些铜器出土于中霍村的古代墓葬。现将3件铜器介绍如下。 鼎 1件。高19.8、两耳最大径22厘米。近球形,深腹。身子口,盖已失,附耳,圜底,矮  相似文献   

20.
一"神射第十二指挥第四都记"(图一)此印1972年在辽宁省凌源县北炉公社出土。青铜铸造。方形,长5.5、宽5.3、高1.5厘米。板状纽,纽高2.5、长3、宽1.1厘米。纽顶部有一"上"字。印面篆刻"神射第十二指挥第四都记"。印背有刻款:"端拱元年五月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