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张之洞幕府相互倾轧,严复在两者之间艰难抉择。李鸿章及其幕府遭张謇等弹劾,严复始有投奔张之洞幕府的想法。在李鸿章幕府内部,又有“闽党”与“浙人”之争。在内部斗争形势变化,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严复著译以“立言”,剖析李鸿章幕府弊端及在战败中应承担的责任。严复发表《辟韩》,从君臣之义上对甲午战败进行反思,而张之洞命作《〈辟韩〉驳论》,严复与张之洞交恶。严复针对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提出中体有中用,西体有西用;还抨击张之洞师法日本之“新学”及对“西学”的偏见,谴责张之洞干预教育制度。严、张交恶既有派系之鸿沟,又有“西学”、“东学”之分歧。严复作为政治家在李鸿章幕府并无过人之处,与经世立业相比,严复在著述立言上的功绩较为引人瞩目,这与晚清倡导新学分不开。严复等在李鸿章幕府中倡导“学新”,形成有别于张之洞及其幕府倡导“东学”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2.
论及戊戌变法,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但一些大学历史教材受篇幅所限,对康氏的维新变法思想讲解尚不够全面、深入。笔者讲授这一问题时,在全面系统的总括其七次上书的内容和《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总体评价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3.
维新运动期间严复率先公开斥责包括清朝皇帝在内的历代专制君主为窃国大盗,指责"六经五子"也对国家的贫弱负有责任,并结合友人创办《国闻报》,积极鼓吹维新变法,特别是在戊戌政变后,该报仍然以《视死如归》为题报道谭嗣同被捕前大义凛然的态度,发表评论指斥朝政。严复在维新运动期间并不保守,更不代表所谓维新派中保守的一翼。  相似文献   

4.
郭铁桩 《沧桑》2008,(6):3-4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慈禧太后时往往习惯于认为:慈禧是顽固派,且是最大的顽固派,慈禧与光绪百日维新期间之争是维新守旧之争,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是守旧派与维新派之间派系之争、权力之争。这些观点值得商榷,慈禧不是顽固派,慈光百日维新期间之争不是维新守旧之争,而是变法方式、变法速度之争;慈禧发动戊戌政变,不仅仅是夺权,更重要的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朱丹 《神州》2013,(3):232-233
《知新报》创刊于1897年2月22日,是一份由维新派人士在澳门创办的报刊。它前后共出版四年的时间,是我国维新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它旨在宣传变法思想,开启民智,广泛记录了维新变法前后的大量社会史实。本文通过分析《知新报》对维新舆论的引导,透视维新时期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该报对晚清维新舆论的建构作用,并从中分析《知新报》对当代主流舆论建构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庚子事变后清廷宣布实行新政 ,要求内外臣工献计献策。在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倡导下 ,先有各省督抚联衔会奏的动议 ,后演变为由刘坤一领衔与张之洞一起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三折》由张之洞主稿 ,其主要思想来源仍是以《劝学篇》为中心的变法思想主张。《三折》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开展 ,同时 ,对于确立张之洞在新政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云峰 《沧桑》2011,(1):50-52
戊戌变法时期,各政治派别对待变法的态度不同,给变法的实施增加了难度,这要求变法主张者争取广大中间力量的支持,注意推进变法的策略。传统观点因张之洞与康、梁对变法进度不认同而认为张之洞是反对变法和反对维新派的。其实,张之洞是统治阶级中支持变法的中间力量,他与维新派的分歧在于变法策略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夏同龢为贵州历史上两个状元之一,其《状元策论答卷》与光绪帝当时维新变法的思想相近,从“求才”、“经武”、“绥远”、“理财”四个方面阐述了执政及变法之要,通篇洋溢着爱国、务实、变革、维新的思想,有较深刻的政治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九十年代,腐败的清王朝历遭外侮。丧权失地,中国频临世界列强瓜剖豆分的危机。一时间,救亡图存的呼声高昂,维新变法的思潮涌起,各种救国团体相继出现,数十种鼓吹变法的报刊流播全国。经过几年舆论准备,终于在1898年的复秋之际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历时103天,史称“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尽管维新运动被镇压,但维新志士们所表现的强烈爱国精神和勇敢无畏的高尚品格,是令人敬仰的。贵州也有一批维新运动的鼓吹者和参加者。其中就有黎汝谦,其几篇宣扬变法的文章,收入他的《夷牢溪庐文钞》中。值此“戊戌变…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17,(8)
<正>严复(1854~1921年),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先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学成归国后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会办、总办。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极力倡导维新变法;同年,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天演论》正式出版,宣扬"物竞天择"进步思想,是中国近代生存竞争思想的  相似文献   

11.
谢作拳  陈伟欢 《文献》2006,(4):121-128
温州博物馆藏有黄绍箕致父亲黄体芳的家书手迹四通,红色信笺,写于光绪年间.内容涉及维新变法等.此家书从未发表,《黄绍箕集》、《黄体芳集》亦未收录,对研究黄绍箕有重要的价值,对研究戊戌变法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戊戌变法中维新官僚之杰出代表,礼部尚书李端棻所涉及的滥保匪人罪及七月连续告假这两个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对其整个变法中历史功绩的评价。对此,我们曾在《关于李瑞棻在戊戌变法中的几个问题》①一文提出过初步意见,本文拟再从法律角度上进一步予以探讨,并以此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戊戌政变后,定李端棻滥保匪人罪之说,渊源于胡思敬。胡思敬其人。为当时之守旧人士,政变后不久,即撰写《戊戌履霜录》一书,对戊戌变法予以抨击,影响甚大。戊戌前夜及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一再谕饬各省督抚荐举通达时务之才以堪时用。戊戌政变后,…  相似文献   

13.
十二月十日(1.29),清政府在西安发布《变法上谕》,宣称“维新”。三月,设督办政务处,以庆亲王奕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筹划变通政制。六月,依各国要求,改总理各国衙门为外务部,列于六部之上。七月,令考试废八股,改用策议,并停止武试。七月二十五日(9.7)清政府与十一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八月二十四日,慈禧起程从西安回京。九月二十七日,李鸿章死。  相似文献   

14.
开制度局和开懋勤殿同为百日维新的核心问题,是维新与守旧两派政治斗争的焦点。在开制度局的斗争中,李端棻率先提出了开懋勤殿以议制度的主张;这一主张被维新派奉为百 日维新后期的奋斗目标。然而,对李端棻这一历史人物在变法中的地位与作用,至今大都只强调他在倡办学校、荐举人才方面的贡献,而对他在开懋勤殿等政治举措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却尚未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康有为与《时务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有为与《时务报》黄士芳《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影响最大的宣传变法的报纸。作为维新派的舆论工具,《时务报》的出版与维新志士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一点有目共睹,这些人的贡献也为后人所推崇。然而,作为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康有为究竟对《时务报》...  相似文献   

16.
维新变法之前一年,在张之洞、冯子材支持下,晚清廉州知府王乃宾改革教育旧制,兴新学,让平民子弟受教育,获御赐"急公兴学"牌坊。这一革除旧制、唤醒国民、培养人才的运动,造福一方,孕育地方求学助学传统。岁月悠悠往事鲜为人知之时,作者钩沉索隐,再现历史。  相似文献   

17.
开制度局和开懋勤殿的斗争贯穿百日维新始终,成为维新派和守旧派争夺国家权力的焦点。在维新派开制度局受挫,变法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维新官僚李端棻向光绪皇帝上《变法维新条陈当务之急折》,提出了以开懋勤殿为核心的四件关系变法全局的大事,对当时的变法斗争,特别是百日维新晚期维新派再次争取开懋勤殿的斗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的创教努力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向中 《史学月刊》2002,(10):52-57
一些主要研究把维新变法中康有为利用孔子、创立孔教的努力仅仅视作是他为推动变法所施用的一个方便法门,或说是实现变法目的的权宜手段,是新内容而旧形式。其实,创教本身也是康有为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除了希冀用孔子这个招牌掩护变法主张、减少变法的阻力外,出于对西方的误读——把宗教发达当成列强致胜的一个根基。他还希望通过宗教的振兴来富强国家。另外,他还乞灵通过和西方列强制定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教律来解决当时的教案问题。维新变法中康有为创立孔教的努力,目标没有实现。适得其反,变法中许多分歧不是来自维新变法本身,反而是围绕孔教问题引起许多无谓的斗争,徒然增加了变法的阻力和难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叙述了张之洞与陈宝箴自光绪十二年(1886)至二十四年的交谊,说明陈宝箴是张之洞志同道合的僚属和政治盟友,且在学术思想与政治思想上大体一致。张之洞对《湘学报》及湖南维新运动的干预,陈宝箴都予以支持和配合。两人共同上奏了废八股的科举改制奏摺,暗中有抵制康有为学说之意。陈宝箴上奏要求下旨康有为将《孔子改制考》自行毁板,并在变法最关键时刻提议召张之洞入京,主持朝政。由於御史黄均隆的不实弹章,慈禧太后误以为陈宝箴曾保举康有为而将之革职,张之洞根据陈宝箴的请求,保全了长沙试办的保卫局。  相似文献   

20.
严复是我国近代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他一生写了许多鼓吹维新变法,反对专制的战斗檄文。在《救亡决论》中他大声疾呼:“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无情地抨击顽固保守派。他精通英文,译著颇多,是我国近代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的第一人。所以,毛主席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论人民民主专政》) 严复,字又陵,又字几道。1854年1月(咸丰三年十二月),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父亲是一位贫穷的中医,母亲为普通人家的女儿。十四岁时父亲去世,一家四口人(还有两个妹妹),全靠母亲做针线活儿来维持生潘。“我生十四龄,阿父即见背(离开,指去世),家贫有质(典当)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