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1976,(1)
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金田公社金田村,是太平天国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金田起义就是在这里发动的。金田村在桂平县的西北部,紧贴着紫荆山南麓,背枕犀牛岭,前临蔡村江,左倚紫水,右隔横龙江,是一座靠山环水的村落。紫荆山区山峦重叠,形势险要。而由金田村往南一直到大湟江口,却是一片纵长二十多里的平原。这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方志》2002,(6):48-52,39
道光二十七年 (1847年 )三月二十九日 清廷命两广总督耆英于广西操练劲旅二三千人。七月初十日 洪秀全由广东到达贵县赐谷村。七月十七日 洪秀全到达桂平紫荆山 ,与冯云山会合。七月二十三日 清廷以广西银价日涨 ,暂停广西钱局鼓铸。是月 洪秀全制定拜上帝会的各种仪式和《十款天条》。冯云山在紫荆山一带已发展拜上帝会信徒 2 0 0 0多人。九月十八日 洪秀全、冯云山率众捣毁象州甘王庙。十一月二十一日 桂平生员王作新捕捉冯云山解官。曾亚孙、卢六等拜上帝会信徒将冯云山截回。冬 雷再浩在湖南新宁与广西全州交界的黄坡峒率众起义…  相似文献   

3.
郑州宋代水磨遗迹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10月5日至20日,郑州市文物工作队在金水路东段、紫荆山偏西北约100余米的河南影剧院西侧,省民主党派办公楼工地发掘了一处宋代水力机械设施。遗存分为水槽、水道和水池三部分,作东西向排列,连为一体(图一)。还出土一部分遗物。现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4.
张光辉  赫志刚 《文物》2022,(1):35-42
官地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官地村东南800米处,地处紫荆山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北麓,西北距朔州市区27公里,北距马邑墓群33公里,东南距神武墓群2公里(图一)。2019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朔州市朔城区相关文物部门对此墓(编号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郑州出土的战国铜剑 1977年7月,在郑州紫荆山公园南墙外,东里路的北侧进行基建时,发掘了一座战国园形灰坑。灰坑深2.2、口径1.3、底径1.2米。出土有战国细把灰陶豆,敛口素面灰陶■,绳纹板瓦和筒瓦等,还出有一柄战国青铜剑。青铜剑较完整,剑身横剖面呈六  相似文献   

6.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是1953年首先在山东滕县岗上村发现的。三十多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已发现大量含彩陶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主要有山东兖州王因、邹县野店、泰安大汶口、蓬莱紫荆山、广饶付家及江苏邳县刘林、大墩子等。我们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彩陶花纹的演变,把大汶口文化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早期又分为前后两段。早期前段,生产力水平较低,陶器均手制,形制不甚规整,主要器物是觚形杯、钵形、釜形的鼎、小口罐、带把三足器等,陶色以红陶为主,灰黑陶较少。彩陶颜色主要有红、白、黑、褐诸色,花纹比较简单,主要是三角纹、横直线纹等。但数量不多,仅在王因、紫荆山等少数遗址中发现,偶尔见到的几件彩陶,多在器物上面施单彩,或施红彩,或施黑彩,未见多种色彩同绘一件器物之上的现象。器类方面也较单调,仅有尊  相似文献   

7.
《文物》1975,(7)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前夕,在桂平的白沙、紫荆山区、金田和平南的花洲等地,都曾开炉打铁,铸造武器,金田村铸造武器遗址就是其中的一处。金田铸造武器遗址宽约50、长70米。东边有一个干涸了的半月池。1973年10月中旬,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桂平县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陈列馆和桂平县文化馆,曾经组成工作组,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在0.30米多深的地下,发现大量的有明显烧灼痕迹的  相似文献   

8.
郑州商城房基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发现地点位于内城东北角的白家庄、外郭城西部的人民公园和内城北部的紫荆山铸铜作坊遗址内。目前发现的商城房基可以分为地面式、半地穴式和窖穴式三类。房基的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等。但最常见的形状是长方形,有的房基在建造过程中或建造之后有举行祭祀礼仪的习俗。此外,本文还对郑州商城小型房基发现较少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郑州商代城内宫殿遗址区第一次发掘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1955年秋,我们在郑州白家庄附近进行考古发掘时,揭露出一段商代二里岗期的夯土墙。1956年初,我们沿着这段夯土墙的走向进行考古钻探,得知上述夯土由白家庄西侧向南,与郑州老城东墙内的夯土相连;由白家庄向西穿过紫荆山到杜岭街北端折而向南,与郑州老城西墙内的夯土相接;郑州老城南墙内也发现同样的夯土墙。上述几段夯土墙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周长约7公里的纵长方形夯土建筑遗迹,这就是著名的郑州商  相似文献   

10.
白家莊位於鄭州市东北,距舊城約300公尺(插圖)。村的东部为一遼濶的平原,北臨金水,西部及南部为起伏不大的土崗。村莊的西边緊靠一座高約7公尺、長約150公尺、寬約4—17公尺由南至北的土崗(圖版一),崗西北約200公尺处有一道由东南至西北的土崗(即紫荆山),据当地老人說‘过去这兩崗相接,後因歷年起土挖沙,而从中打  相似文献   

11.
拜上帝会是研究太平天国早期历史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者公认拜上帝会是金田起义的核心力量,是发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工具。但拜上帝会是洪秀全创立的,还是冯云山创立的,有不同意见。王庆成先生在《“拜上帝会”释论,一文中,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得出了冯云山于广西桂平紫荆山区首创拜上帝会的结论。这一结论是令人信服的,我完全赞同。但冯云山如何创立拜上帝会,为什么说他创立了拜上帝会,拜上帝会与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及西方基督教的关系和区别等问题,论述不详。本文希图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郑州二里岗的考古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次年——一九五○年秋,韩维周先生于郑州建筑工程区发现了类似殷代的陶片和遗址之后,河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便紧接着在郑州郊区各地不断地会同着郑州市文教局进行详细的调查,截止目前为止,郑州遗址之被发现者,大致有以下五个区域。第一,是从南门起经南关外公路两旁,向(?)直达二里岗车站一带。第二、是城东五里之凤凰台村的所在地方。第三,是城北的紫荆山地带。第四,是城西北彭公祠到胡公祠一带即人民公园的区域。第五,是城西小陈庄的沿铁路一带。上述五个地区内的具体  相似文献   

13.
东周时期,郑国建都新郑,同时把郑州作为重镇之一,在商代故城上重修城池。因此,解放以来在郑州商代城址区域内出土郑国陶文甚多。 1954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在距商城东约200米的白家庄地段内进行考古发掘,首次发现陶文。1956年,刘文奂同志在行政区金水河南岸、省合作总社工地上发现了第二批陶文。随后郑州市博物馆、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商城工作站在黄河医院、东里路等处又多次发掘出大批陶文。从出土情况看,陶文分布地点主要在郑州春秋故城北城墙外的商代宫殿区范围内,今东里路东段、白家庄、顺河路、紫荆山公  相似文献   

14.
桂平地域文化主要受岭南文化影响,民间惯有迎花神的习俗,每年都举办春节祈福?花神庙会。农历二月十九、农历六月十九、农历九月十九都是观音诞,桂平西山龙华寺、洗石庵都会组织纪念活动和表演,并能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前来祈福。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是桂平西山最神圣、最壮观的一项佛事活动。桂平西山,相距北回归线标志公园仅8公里,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称"南天第一秀山",被誉为"北回归线—翡翠"。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东南部桂平市区内,以城郊1公里处的西山名胜为主体,包括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太平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紫荆山壮村瑶寨风情,天南福地洞  相似文献   

15.
自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紫荆山区金田村爆发以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一百一十周年了。太平天国革命者所担负起我们民族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到今天,1961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不仅早已胜利完成;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綫、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进入了持续跃进的第四年。中国人民这种为争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胜利而奋勇前进的精神,乃是对于一百一十年前爆发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太平天国革命的最好纪念。太平天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到底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如所周知,认识一个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需要阐明它的真正历史地位;同样,也只有说明太平天国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在中国农民革命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中期,在郑州南关外和紫荆山北两地,先后发现商代铸铜作坊基址,当时,对这两座铸铜基址的年代,大体上确定属商代二里岗期。1989年,这两座铸铜基址的发掘报告《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铸铜基址》(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表。《报告》判断:“南关外铸铜基址的使用时间是从商代二里岗下层开始,一直延续到商代二里岗期上层。”“紫刑山北铸铜基址的使用时代,就属于商代二里岗期上层”。这一年代判断,虽然比前较为具体,但若用新的分期来衡量,仍显得笼统。本文根据《报告》提供的资料,拟对这两座铸铜作坊的兴建和使用年代及相关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郑州商代铸铜基址的兴建和使用年  相似文献   

17.
由姜堰市方志档案,文化旅游等部门专家学者撰写的《姜堰三水文化丛书》第一辑《人文三水》正式出版。姜堰因水而生,长江,淮河,东海三水在姜堰汇聚,故称“三水”。《人文三水》主要介绍三水由来,阐释三水文化内涵,提炼三水精神,共收录姜堰天目山先民扼水建城。  相似文献   

18.
正《明史》载:"南有潏水,亦曰泬水,合涝水,俱北流入渭。"~((1))涝水与潏水相合的记载亦见于《大明一统志》:"涝水,出鄠县南山涝谷,合渼陂,水流至长安县界入潏水。"~((2))按,嘉靖《陕西通志》载潏水自南山下分为二流:一水西北流合镐水为交河,西注丰水,一水为引入西安城的通济渠;~((3))万历《陕西通志》载潏水"西北流,经昆明池入渭"~((4))。潏水与涝水相距较远,无法相合,《明史》《大明一统志》此两条记载皆误。关于潏水与涝水的流向,  相似文献   

19.
史志新书     
《人文三水》出版由姜堰市方志档案、文化旅游等部门专家学者撰写的《姜堰三水文化丛书》第一辑《人文三水》正式出版。姜堰因水而生,长江、淮河、东海三水在姜堰汇聚,故称"三水"。《人文三水》主要介绍三水由来,阐释三水文化内涵,提炼三水精神,共收录姜堰天目山先民扼水建城、南宋岳飞溱湖大败金兵、姜仁惠父子率民筑堰、溱潼会船水上竞技、  相似文献   

20.
水一支穿过神禾原人工河道与御宿川大河 (唐称福水 ,后称氵高水 )交汇 ,称交水 ,西入沣。古本《水经注》如此记载 ,今本《水经注》无。《长安志》引《水经注》时 ,将二水交汇为交水句与交水段割裂 ,作为福水源头 ,曰“福水即交水也”,曲解了《水经注》的原义 ,在学术上造成混乱。后世以氵高水为交水者 ,其源盖出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