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先秦儒家生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现军  郝燕飞 《沧桑》2008,(5):128-129
建设生态文明,一方面我们要不断促进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研究和总结先哲给我们遗留下的宝贵理论财富。先秦儒家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增强构建生态文明的自觉意识,提高构建生态文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闵绪国  龙钰 《攀登》2010,29(2):76-79,85
儒家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仁爱万物为核心价值,主张以时禁发,强调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形成了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生态伦理体现了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的和谐,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奎杰 《沧桑》2008,(5):130-131
儒家德育思想,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以"成圣成贤"为最高目标,以"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为基本道德规范,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认为人性可塑,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后天的教化而得到完善。积极研究儒家传统德育思想,挖掘儒家传统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对于优化我国德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以古史传说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先秦古史的思想学说。经过逐世层累,一些传说被当成历史事实,儒家的相关主张也对秦汉以来的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剥开儒化古史,可窥见先秦古史的本来面目;透过儒化古史,先秦儒家的思想特质亦可得以展现。剖析古史儒化现象既可寓儒学思想研究于古史之中,也可为我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研究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处理好与其他文明形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曾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主流的儒家政治文明的关系。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勇 《江淮文史》2021,(1):137-150
前不久的亚东图书馆遗珍展中,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等手稿原迹得以向公众展示,不禁让人回想百年前那场科学与人生观的论争. 科学之兴 中国文化人历来不懈追求新知,如果用儒家的理念说,就是"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人并不盲目拒斥外来文明,不论是秦汉之前本土异质文明的整合,还是秦汉之后域外文明的引进,中国对未...  相似文献   

7.
《攀登》2016,(2)
法治建设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这是近代以来法律移植的基本经验。我们应该走出法治精神与儒家法文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继承儒家法文化中的"和谐观",以之调节现代法制中的不足;同时,对传统中的礼法不分、强调等级、忽视程序等非"正义性"因素保持警惕,并因势利导地加以改造,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体现当代中国社会的和谐与正义。  相似文献   

8.
吴静 《攀登》2020,39(4):73-79
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发展的规律性共识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与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儒家生态智慧关怀和尊重天地万物的思想意识,是将所有的生命与物种普遍纳入道德关怀之内。这种关怀是提升生命体悟和道德修养的境界,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人性与道德层面的价值支撑。在对"天人关系"的体认中,儒家生态智慧以"天人和谐"为价值旨归,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理念,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这种生态观念表现为对待自然始终保持着一种"仁爱"之情,其"道德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同自然界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基本一致。同时,把自然的欣欣向荣视为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繁荣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9.
赵璐 《丝绸之路》2012,(16):85-87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仁、义、礼、智、信具有高度概括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形式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本文对仁、义、礼、智、信在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的意义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其散文体现出中西合璧、雅致闲适的文化品位,既渗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儒家伦理观念,自然、随缘的道家之风。又透出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和价值观,自由文明的绅士风。粱实秋用幽默谐谑的笔调将生活琐事和人情世故构筑出独特的艺术境界,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史上闲适派的主力作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学系教授艾恺,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作了有关“文革“的讲座,会议室里挤满了听众。主持人介绍,艾恺是著名的汉学家,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当笔者追问,为什么要研究梁漱溟时?艾恺表示,主要  相似文献   

12.
儒家的领导思想是诸子百家中对中国古代领导和管理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它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修身正己的从政道德、以民为本的思想、举贤用贤之道、中庸忠恕之道等,都在促进社会文明公正方面起过积极作用。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伦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安邦治国的领导思想占有突出地位。本文从治国、为政、用人、克己和处事等方面探析了孔子的领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大土苗族自然崇拜的生态效应与文化内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大土苗族自然崇拜传统文化的形成、由来及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自然崇拜在当地社区森林生态系统维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效应。并从道家、儒家、佛教的生态伦理道德,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角度.对其自然崇拜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的问题就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问题。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面、充分、深刻的探寻和研究。本文主要是对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旨在揭示这一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儒家德性思想的血缘根基葛晨虹众所周知,血缘关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历史起点,血缘氏族的彻底解体与历史性地保存,使东西方走向了不同的文明之路。而这一历史性的分界,终使"血缘关系"成为了中国特有的思想文化的逻辑起点。中国固有的这一同步于历史的逻辑起点,造就了...  相似文献   

16.
渤海国在黑龙江流域的历史长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渤海国以唐制为基本模式,构建政治管理体制;在与汉族人的广泛接触中,不断吸纳儒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定期选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并将大量的文献典籍带到渤海国内,中原文化在渤海王国得到广泛传播,推进着渤海国的文明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正梁启超1920年欧游回国以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评价。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伦理和政治关系的研究,是其中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一、孔子学说以人格养成为目标梁启超对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以很高的评价。说:"中国文明实可谓以孔子为代表",如无孔子,"则吾史殆黯然无色。"认为中国人两千年来能凝为一体,"维持其不敝,实赖孔子为无形之枢轴"。[1]梁启超认为,孔子之伟大乃在其人格。他以孔子与世  相似文献   

18.
周典恩 《福建史志》2004,(5):40-41,54
儒家传统天下观认为:中原是文明的中心.华夏文化处于独尊之位,华夏民族优于周边蛮夷之族。持有此种观点的封建士大夫们坚信:“自古帝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治天下者。”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国封建王朝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怀着对西周的向往,孔子创立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学说。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最早成型,是在西周。然而,迄今有关西周的历史文字记载甚少,出土实物寥寥,历史就是这样将一个伟大的王朝付与黄沙厚土……,二00四年,周公庙遗址连现二十二座墓葬,大批带有刻辞的甲骨,一千五百米长的西周城墙壁,规格之高,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二00五年,两座高规格大墓已经开启,天机乍现,一个延续五百余年的王朝尘封千年的秘密即将开启——  相似文献   

20.
李芳 《丝绸之路》2009,(10):108-110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在新加坡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独立后的新加坡,坚持在“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高度重视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儒学源头的中国,很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正确处理儒家思想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丰富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