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12月,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在通县物资回收公司征集到一件残铜簋,残缺约五分之一,腹内铭文也部分残缺。以后在通县城关收购站协助下,找到了这件铜簋的一些残片,使全器得以复原。现此器已经北京市美术公司修复,藏于首都博物馆筹备处(图版陆:2;图一)。复原后的铜簋通高21、腹深13、口径22、腹径26厘米,缺盖。兽首形双耳,耳下附珥。圈足下附三足。口沿饰窃曲纹八组,腹饰瓦纹六周,圈足饰垂鳞纹,足上端饰兽首,足根作三瓣卷曲兽足形。腹内铭文五行  相似文献   

2.
1966年,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收集到一件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前凉时的文物。这件器物系铜铸,呈竹筒状,下有三马蹄形短足,外饰金错龙虎纹,中有三小圆耳。通高11.7厘米(足高2.1厘米),口径7.9厘米。盖已佚(图版叁:1)。器底有金错铭文四十七字: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博物馆历史陈列室,陈列出一件很有历史价值的西周早期铜尊,(见图版:5)根据其铭文内容,定名为“保尊”,它是西周成王(姬诵)时期的遗物。这件器物是1948年在洛阳市区发现的,器物体呈圆式,侈口、侈足,腹部铸制饕餮兽面纹和云雷纹。器高24.5,口径18.5、腹围42.5厘米,体重2.3公斤,该器圈足内壁部位铸铭文八行四十六字,铭文是:  相似文献   

4.
王作姜氏簋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王作姜氏铜簋,通高24.3、口径20厘米。重5.2公斤。簋器体弇口,有盖。盖沿方折,带圈形捉手。器身两兽首形耳,兽首伏贴,下有方形垂珥。圈足下附三兽首小足,足尖呈爪形。盖缘和器口下均饰带目窃曲纹,盖顶和器腹饰瓦棱纹,圈足饰斜角窃曲纹(彩版柒:2;图一)。器底和盖内有相同的铭文2行6字“王乍(作)姜氏(阝尊)(尊)(?)。”(图二) 这件工作姜氏簋,为西周王室之器。它的形制、纹饰和铭文,均与1974年初陕西周至  相似文献   

5.
江西收集的西汉铜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江西省博物馆在九江地区收集了一件鎸铭为"铜钾"的青铜器,具体出土地点不明。该器通体呈扁形,椭圆形口,方形圈足,两肩有铺首衔环,尽管通身素朴无纹,但体态匀称,造型雅致。通高34.5、口径10.3、纵腹径15.5、横腹径37.6、圈足直径19.1、横径10.5厘米(图一)。可贵的是在圈足外部的一面镌有一行铭文:"于兰家铜钾一容四斗三升重廿斤八两"(图二)。"于兰家"为汉代王侯贵族的家号。"铜钾"是器物名。"四斗三升重廿斤八两"为  相似文献   

6.
王子午鼎     
王子午鼎,春秋时期一件重要的青铜礼器。1978年河南省浙川县下寺2号楚墓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鼎通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重100.2公斤。侈口、束腰、平底、蹄足,口沿上斜立两只外撇的长方竖耳,腹部周围攀附六条龙形怪兽,器表满饰半浮雕的夔龙纹、窃曲纹和云纹。器盖微弧,盖上有钮,钮外饰窃曲纹两周。出土时鼎内盛牛骨多块,盖上置铜匕一件。鼎盖与腹均铸铭文。盖铭一行四字,“倗作脀(鼎升)”;器铭十四行八十四字,大意说王子午铸鼎以祭先祖文王和进行盟祀,并  相似文献   

7.
<正>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铜鼎,器身与盖均刻有铭文,据鼎铭可称其为大利铜鼎。此鼎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石桥乡,口径14.5、通高17.8厘米,重1722克。盖、器子母口扣合,双附耳,腹部有一周凸棱,三蹄足,盖上有三环纽。器盖铭文为"大利",器腹铭文为"大利七斤三□"(图一)。"大利"为当时的流行吉语,器铭末尾缺释之字当是汉代"铢""两"之类  相似文献   

8.
侯毅 《文物》2006,(12)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商周青铜器中,多件器物带有铭文或族徽。其中一件利鼎腹部有铭文69字,从铭文可知其制作年代为西周晚期,即夷厉时期,作器者利是西周王室的贵族。此鼎铭文是研究西周晚期礼仪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另一件铜盘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属典型的晋国铜器。  相似文献   

9.
1979年9月,我店收进铜方壶一件,发现壶内颈部有铭文:"惟王二月初吉壬戌虞侯政作宝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图一、二)。壶重8.4公斤。通高40.5厘米。方口,口径横宽17.1、纵宽12.5、口平面边厚0.5厘米。颈左右有双耳作默首,高6.3、长6厘  相似文献   

10.
(一)梁其鼎 1940年岐山县东北乡任家村(今改属扶风县)出土窖藏梁其器组及善夫吉父器组共一百多件,其中梁其鼎后来被岐山民主人士傅鸿德先生购得收藏,建国初交献岐山县人民政府,转存县文化馆(笔者时任馆长),1954年调存陕西省博物馆.此器通高43.1、口径44、腹围130厘米.口沿下饰重环纹一周,下加弦纹一道.腹内壁有铭文6行48字,兹录释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87年2月,襄汾县博物馆在侦破盗墓案过程中,获得雁衔鱼铜釭灯、釉陶盘柱羊灯、三碗陶吊灯各1件。经调查,三件器物出自不同的汉墓。介绍如下。雁衔鱼铜釭灯雁身长33、器通高55厘米。铜铸,通体彩绘。雁体肥硕,直立,双足健壮,趾间有蹼。彩绘羽翮翎毛。背部开口,接一带柄灯盘。盘径10厘米。盘周镟有凹槽。雁颈修长,回首张喙,口衔一鱼。鱼扭头翘尾,彩绘鱼鳞。鱼身即为灯罩。  相似文献   

12.
周至县文化馆和楼观台文管所,近年先后征集到几件西周青铜器,现介绍如下。作宝簋通高18、腹围63厘米。兽形双耳有珥,带盖(图一)。簋的口沿和盖上均饰鸟纹,簋的腹内和盖内均有铭文"作宝簋"三字(图二)。亚父丁簋通高14、腹围60厘米。口沿外侈无盖,兽形双耳(图三)。簋的口沿饰鸟纹,腹内有铭文"亚父丁"三字(图四)。  相似文献   

13.
庞怀靖 《考古与文物》2002,(5):49-50,55
1940年岐山县东北乡任家村(今改属扶风县)出土窖藏梁其器组及善夫吉父器组共一百多件,其中梁其鼎后来被岐山民主人士傅鸿德先生购得收藏,建国初交献岐山县人民政府,转存县文化馆(笔者时任馆长),1954年调存陕西省博物馆。此器通高43.1、口径44、腹围130厘米。口沿下饰重环纹一周,下加弦纹一道。腹内壁有铭文6行48字,兹录释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文博简讯     
《文物》1973,(11)
1972年,我馆征集了各类历史文物四百余件,其中有青铜器百余件(大部分为车马饰、生产工具和兵器),现选出西周青铜器三件介绍如下: 1.白夸父盨(图一):通高16、口长24、宽17、腹围86厘米。通体布满一层翠绿色铜锈,器口、盖口沿均饰有重环纹,两耳有螭首,盖有四足,可却立。从器形和纹饰看为西周晚期之物。盖底有铭文六字(图二):  相似文献   

15.
云南牟定出土一套铜编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11月,在牟定县新甸公社福土龙村后山坡上,距地面3米处发现铜编钟六件及铜鼓一件。铜编钟现藏牟定县文化馆。铜编钟六件,基本完好。横断面作椭圆形,唇口平,顶上有半环形钮。最大一件通高53、上宽24、口宽18.5厘米。其余依次递减,最小的一件通高43、上宽20、口宽14.5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安北郊枣园南岭发掘了一批汉墓.M1为西汉墓,出土文物数百件,其中8件铜器物口沿,应为漆器的铜釦,出于木棺椁之间,与铜钫、铜勺以及铜弩机等一起出土.这些遗物出上时为南北二组,每组4件,分大小各2件,小件均叠压于大件之上.出土的8件铜釦器沿依据大小、形制的不同和装饰纹样组合的区别,分为A、B、C、D、E、F、G、H共八型.现简介如下.一、器物分述A型1件( M1:55).通高1.1、直径11.5、宽1、壁厚0.2厘米,重135克.圆口沿,共分五面,满体金银纹饰.金银厚度为0.1厘米.卡槽内壁留有朽木,此器应为木胎.铜釦一周饰错金银纹饰,以涡纹为主饰,配以变形云纹,共分四组、八个单体,呈二方连续式排列.纹样繁缛,但错落有致(图一;封三,1).  相似文献   

17.
梁彦民 《文博》2008,(2):37-39
殷周青铜器中有一类形制奇特的器物,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古代用来调颜料的器物,称为调色器.如图1是1966年12月在岐山县贺家村西周墓葬中出土的调色器,通高15厘米[1].这是件方体的器物,空腔,中部有一圆孔上下贯通,四角各连一圆筒形器,圆筒下部为乳状实心足.器前连接一昂首兽头.器身左右各有一个半环状的耳,上部装饰着兽头.  相似文献   

18.
“富春大夫”甑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春大夫”甑跋王辉西安市文物中心藏一铜甑,器直口、深腹下收,平底,高圈足,底有平行透孔。腹两侧有铺首含环,上腹有两道凸棱弦纹,圈足上有凸棱一道。口径26、高11.7厘米。腹外有铭文两处,其中一条比另一条多4字。这件铜甑,已由王长启先生著文刊市(铭见...  相似文献   

19.
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中,铭“司(兔丂)母”者二十六器,计有方壶、圆斝、圆尊各一对,觚十一件、爵九件,铭文均为正书(图一,1、2、7)。另外,有大方尊二件,器底亦铭“司(兔丂)母”,但在“(兔丂)”旁多一“癸”字,铭文为反书(图一,6)。此二件方尊与前面二十六器当是一人之物,故妇好墓共有“司(兔丂)母”之器二十八件。在妇好墓不同铭文的铜器组中,“司(兔丂)母”组仅次于“妇好”组,足见此组铜器之重要.  相似文献   

20.
1970年,郑州西郊自来水厂平整球场时,发现一批窖藏铜造像和一件鎏金铜造像。其中有确切纪年和铭文的七件,无纪年的四件。造像中最大的高43、最小的7.5厘米。按纪年顺序分别予以介绍:1、永安二年造释迦像(图一)造像通高7.5、宽3厘米。高肉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