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民国时期华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山 《近代史研究》2002,18(4):290-314
华侨华人研究在20世纪曾4次引起学术界的兴趣,这均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有密切关系。20世纪初,由于英国在南非引进契约华工开采金矿及美、澳等国的排华运动,华工的待遇、引进华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旅居海外的1100万华侨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以一腔热血投身祖国神圣的抗战事业,特别是对鏖战在华北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将士,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支援。他们与祖国人民一道,共同谱写了一曲海内外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抗日御侮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3.
福建是我国最主要的侨乡之一.福建籍的中医界华侨在抗战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组织侨团.广泛联络侨胞.开展赠诊、义卖等活动,募集捐款、药品等大批物资.支援祖国抗日。荷属东印度(今印尼)泗水中医公会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遗憾的是有关抗日战争的著作或文章中均未提及.以至他们的功绩渐被湮没。不久前.笔者发现一份60多年前的珍贵史料,翔实记载了当年他们支援祖国抗战的一系列行动。现值抗战64周年之际.特将他们的事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回顾六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华侨华人研究,可以看出明显的阶段性。 “文革”前,中国学术界以华侨史研究为主,形式上是以单篇论文为主,著作极少。研究地域基本为东南亚华侨和美国华侨,研究内容集中在华工血泪史、美国排华史、华侨创业史等方面,而且理论上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有明显的误区和局限。“文革”中,华侨华人研究受到严重冲击,相关研究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5.
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研究成果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研究成果点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任贵祥近十多年来,史学界对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仅有关研究著作即有5部,论文至少有百余篇。对这么多成果作出全面系统的评价是很困难的,下面仅就3个问题加以简单的评论。(一)对胡文虎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6.
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利用其特殊的影响力。声讨叛逆。呼吁团结,发动民众,支援抗战,使海外千万华侨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雄狮劲旅,为祖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佛教研究逐渐兴起。1980年代至今,中国佛教研究更呈日益蓬勃之势,在此过程中,金代佛教也逐渐进入学术界的视野。目前已经出版的金史著作,以宋辽夏金为研究对象的专题性著作以及一些佛教史著作都对金代佛教有所论及。但总体来看,  相似文献   

8.
1931-1945年日本侵华时期,南洋华侨精英以辛亥革命为资源、以双十国庆为契机,广泛开展救国宣传和社会动员,发表政见和救国主张,在激发侨胞爱国情怀、增强侨众凝聚力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此过程既强化了辛亥记忆,传承了革命精神,也使辛亥遗产成为华侨参与抗战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新马华侨华人妇女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国内外对新马华侨华人妇女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评述 ,指出这些研究在华人女性人口、妓女问题和劳工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在华人妇女在婚姻与家庭中的作用、妇女的社会参与和社团组织、妇女对经济的贡献、移出地和移入地妇女关系的互动、妇女史料的挖掘等方面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0.
麦群忠 《文史春秋》2006,(11):47-49
抗日战争期间,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以下简称南侨机工)胸怀崇高的爱国情愫,在抗战中为挽救中华民族,吃苦流汗,血洒滇缅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47年11月30日,马来西亚雪兰莪华侨筹赈会为了表彰和纪念华侨机工们的爱国精神,特地在吉隆坡广东义山亭为殉难机工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学大师的胡适与许多著名的海外汉学家交往密切。研读他们交往的点点滴滴,不难发现,胡适海外汉学观演变的逻辑规律。笔者将其归为大体否定、部分认同、理性存疑、感性挑剔四个阶段。尽管胡适的海外汉学观是发展变化的,但他对海外汉学家的评衡始终以国学研究的校勘考证为主要方法。本文拟借搜罗的史料对此发展理路作一详尽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13.

The Pacific Theater: Island Representations of World War II. Edited by Geofffrey M. White and Lamont Lindstrom. Pacific Islands Monograph Series No. 8, Center for Pacific Islands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9. xiv, 433 pp. maps, photos, notes, bibliogs, indexes, US$34.00. Co‐published at Melbourne,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90. A$44.95.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国民政府的吸引和爱国热情的激发之下,东南亚广大华侨积极回国投资支援大后方建设,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对东南亚华侨在"大后方"投资的情况作了基本概述,对其投资的原因以及侨资企业的最后走向作了简单地探析,最后总结了其对"大后方"投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近百年来中国侨批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民国时期、1949—1979年和20世纪80年代后三个时期,回顾近百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国侨批业的研究。作者认为,已有的侨批业研究选题不够宽泛,具体领域的研究不平衡,研究理论有所欠缺。作者指出,未来的侨批业研究应从资料收集、研究领域和研究理论等方面着手,拓宽和加深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早年旅美华侨的“落叶归根”多是通过各自乡邑的善堂进行的。善堂常资助乡侨在有生之年买棹归国,或将死者遗骨捡运回国。后者要经过埋葬遗体、捡拾遗骨和运送回国的细致过程和严密组织,有时还要做好代还债务等善后工作。本文以《旅美三邑总会馆史略》的记载为例,反映早年华侨社团在帮助华侨实现“落叶归根”愿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过程的烦难和时间的旷日持久。作者认为,实现“落叶归根”愿望过程的烦难和时间的旷日持久,应该是后来华侨逐渐选择“落地生根”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Troubled times often gives rise to great art that reflects those troubles. So too with political theory. The greatest work of twentieth century political theory, John Rawls's A theory of justice, was inspired in various respects by extreme soci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y, racialized slavery and racial segreg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rguably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 of political theory since Rawls—Michael Walzer's Just and unjust wars—a sustained and historically informed reflection on the morality of interstate armed conflict—was written in the midst of the Vietnam War. It should be no surprise, then, that the bellicose period of the past 20 years should give rise to a robust new literature in political theory on the morality of armed conflict. It has been of uneven quality, and to some extent episodic, responding to particular challenges—the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asymmetric warfare and the permissibility of preventive or preemptive war—that have arisen as a result of specific events. In the past decade, however, a group of philosophers has begun to pose more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the reigning theory of the morality of armed conflict warfare—just war theory—as formulated by Walzer and others. Jeff McMahan's concise, inventive and tightly argued work Killing in war is without doubt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challenges to the reigning theory of the just war. This review article discusses McMahan's work, some of the critical attention it has received, and its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