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九二年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国家科委和地方科委联合组团一行五人,就韩国“技术立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考察。考察期间,我们与韩国官方和民间的科技界、教育界、工业界进行了比较广泛地接触,先后听取了接待单位——科技基金会的综合情况介绍,实地参观、考察了三星综合技术研究院、三星电子公司、国立汉城大学以及大德科学城的电子通讯、计量、化学、原子能研究所和科学技术院,拜会了国家科技部。这次考察,总的印象是,韩国之所以实现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的佼佼者,关键就在于真正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真正受益于科学技术,走的是一条技术立国、技术富国、技术强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关于国家发展道路的问题在知识界引起了几次大的辩论,其中"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的争论是这一时期大辩论的重要论题之一。围绕这一论题的论争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农工立国基础争论的发端,30年代以现代化为指向的农工立国争论的展开,40年代趋向综合视角的农工立国争论的尾声。  相似文献   

3.
邓国,是位于汉水以北、南阳盆地南部的一个具有一定经济文化水平的古国。立国的确切年代,虽无可稽考,但从盂爵铭文及文献记载,它在西周初年确已立国。盂爵铭文是西周爵铭中最长的,四行二十一字:“唯王初(卉本)于成周,王令盂宁邓伯、宾贝,用作父室尊彝。”从铭文可知是成王时器。郭沫若  相似文献   

4.
二次大战以来,日本发展国内经济一直采取“贸易立国”的战略,而且在短期内一跃而上,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但近年来日本开始逐步改变这一战略,转向“海外投资立国”,为此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海外扩大投资。海外投资的缘起日本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逐步建起了独具特色的“整套的自给型的工业结构”。同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5.
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建德人”就劳动、生活在浙江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到了新石器时代,浙江经历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等几个年代上基本衔接的发展阶段.浙江于越立国之前自然和社会环境,为浙江地方文化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当时的文化形式主要有浙江先民口头创作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6.
从黄帝立国到西周末年的历史纪年初探王玉珠,刘春阳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确切历史记载的年代算起,至今已有2800多年了。但是在从黄帝立国到西周共和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当时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是靠人...  相似文献   

7.
牛达生 《考古与文物》2001,(3):88-92,96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它立国西陲,与两宋辽金抗衡,从1038年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灭亡长达190年,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西夏立国的时间虽比辽短,但比北宋、南宋、金都长达数十年。但在24史中,西夏仅以“传”附于宋、辽、金三史内,而无西夏史,使我们对西夏的了解和认识受到很大限制,研究西夏曾被称为“绝学”。  相似文献   

8.
《世说敬胤注》所保留晋元帝君臣谋划建国路线的佚史为重描东晋建国史提供关键线索,由其可知在“以天下无主,便宜登大位”的“中兴”路线和“修桓、文之事”的割据路线外,东晋立国前夕元帝曾谋划过“建小晋于大晋之中”的“创革”路线。唐修《晋书·元帝纪》部分内容明显由此条敬胤注改写而来。通过逐一比勘诸家晋史,可确定敬胤注为虞预《晋书》佚文,文字改易很可能发生在晋末徐广《晋纪》修纂过程中,并为唐修《晋书》所沿袭。以此为基础,可重新勾勒出东晋立国路线在“中兴——创革——中兴”间转换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9.
偃师商城是商汤立国后所建首都 ,亦即古文献所说西亳偃师 ,上世纪 80年代偃师商城遗址的发掘为之提供了佐证 ,《吕氏春秋·慎大》篇也为汤建西亳提供了远早于《汉书·地理志》的证据。从殷墟卜辞及古文献记载的资料看 ,郑州商城遗址的郑亳只是商汤建国之前的“韦阝薄”,是商代陪都兼军事重镇 ,至仲丁时代始迁居此地为都  相似文献   

10.
太伯、仲雍“奔荆蛮”的地望为今江苏江阴,具体地点为花山和佘城,佘城为太伯所筑,并可能是吴最初的立国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北魏迁移民活动为视角,结合北魏立国初期积极接纳汉文化这一历史背景,探讨以平城地区为中心的“平城体”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同时,“平城体”魏碑发展中影响最大的河北地区及南朝“投化客”也是文章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史博览》2013,(1):54-55
美国立国精神体现于《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声明,人民具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如何设计制度以保证这种权利?  相似文献   

13.
殷墟与河洹     
商自汤称王立国,累迁其都。至盘庚定都于殷,始不再迁。殷,即今河南安阳之小屯。自十九世纪末叶甲骨文字的出土以及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的科学考古发掘,这一点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然而,其中并不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有的学者曾对甲骨刻辞中的“大邑商”和“天邑商”是否就是指的小屯殷墟表示过怀疑。更有甚者,有的学者对小屯是否就是殷墟也不能无疑。为了澄清不必要的怀疑和误解,就有必要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索和论证。首先对商代“邑”的概念需要进行一番探讨。《说文》:“邑,国也。从□。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就“邑”字的形  相似文献   

14.
俄国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对新生的苏维埃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并大力支持俄国白党发动反革命国内战争,扬言要把布尔什维克“扼杀在摇篮中”。当时苏俄立国伊始,未及巩  相似文献   

15.
张波 《郑和研究》2009,(3):42-44
明初,在战乱结束,经济萧条,民心动荡的背景下,明太祖朱元璋对内提出“天下始定,整顿秩序,民财力俱困,要在休养安息”的立国方针;对外采用“远迩相安无事”,才能君臣百姓“共享太平之福”。由此制订了安边保境与各国建立友好宗藩关系稳定边防的对外方针。  相似文献   

16.
牧野之地,周武王一战立国,开创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宏图伟业。纵观牧野之战的前因后果,还是那个古老的道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宋代“衣服变古”及其时代特征——兼论“服妖”现象的社会意义刘复生中国古代传统地把服饰看作是“礼仪”的一部分。同前代一样,宋朝在立国之初就建立了服饰制度,三百余年间,尚文尚质,服饰“或因时王而为之损益”①。服饰的具体制作或有不同,但服制维护上下等级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封建官僚制度发展到宋代,日益完备和成熟,行政运作开始呈现出日趋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特点,条制悉备,文法繁密,因而出现了“不任官而任吏,不任人而任法”,“举天下一听于法”的现象。而这一切制度建设中,都始终贯穿着一个“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的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晚唐五代祸乱的重演,以期维持赵宋统治的长治久安。宦官制度做为宋代官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了赵宋王朝的这一立国精神。过去人们因为宋代无宦官之祸,对宋代宦官问题很少研究,对宋代何以无宦官之祸,更是多半从其他方面去泛泛解释,而很少从…  相似文献   

19.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濒于崩溃、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改革的产物。这种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政纲,是和美国早期的立国理想——一种“历史悠久的、没有受到官僚主义污染的、由自我管理的个人组成的大体无政府的社会”相违  相似文献   

20.
成玉玲 《史学月刊》2007,(7):123-125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作为古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而作为一项重要国家经济政策至迟在秦汉就得以确立。小农经济作为立国的经济基础,尤受重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仅是汉代集权统治的社会基础,也是其政权巩固的重要基石。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