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伯阳先生的《全明散曲》迄今为止是辑录明人散曲最多的集子.然而,明人文集浩如烟海,难免有所疏漏.在研究明代散曲时,我们发现其中对曲家的生卒年、身份、曲作的归属等问题有记述不明、错录现象,也在清人褚人获《堅瓠集》中发现了一些未被《全明散曲》收录的曲作.这里试对曲家李登、刘龙田、黄祖儒、黄戍儒、顾鼎臣的相关内容予以补正,把《堅瓠集》中的佚曲录于此.  相似文献   

2.
3.
吴澄是元代理学大家,有多种经学著作传世,其文集历元、明至清,代有刊刻,主要为百卷本和49卷本。本文详细梳理了吴澄文集自元至清的刊刻流传线索,指出各家书目对明初刻本著录不一的差异原因,并对现存刻本的存佚残缺篇目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四库全书》收录的百卷本,基本保留了明初刻本的原貌。  相似文献   

4.
魏佐国 《南方文物》2006,(3):145-149
朱明时期,江西地区的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不仅为江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水运业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兴盛与社会的和谐。明代江西水利建设的主要成就为何?其经费来源主要有哪些方面?其时水利建设实践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我  相似文献   

5.
王宁 《收藏家》2006,(12):8-12
铜镜在古代文明社会生活中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用品,每个时代铜镜都会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同一时代中,由于铜镜使用遍及各个社会阶层,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由于地位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所用的铜镜又会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本文将视角集中于江西历年出土的一批明代藩王使用的铜镜,展现明代藩王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充实明代铜镜的研究实物资料,对构建完整的中国古代铜镜史当具有非常的意义。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永保朱氏江山稳固,大封子孙于各地,形成了藩王拱卫、“夹辅皇室”的格局,明代各朝一直沿续了这种制度。江西地区主要有藩王…  相似文献   

6.
明代江西小说受地缘交通影响,小说作者大多分布于东部、北部等交通相对便利,与邻省福建、南京(南直隶)等地缘接近的府县内。江西籍小说作者向福建建阳、南京等地规律性群体流动,并与小说读者及相关群体共同作用于小说文本,小说文本因此呈现不同特质。  相似文献   

7.
明代是武当山最为鼎盛的时期,武当山志的编修也蔚为大观,构成一个完整的山志体系,形成一种奇特的山志文化。考察明代武当山志的异同得失,梳理明代武当山志的发展脉络,总结明代武当山志的编纂成就,以考镜源流,辨章学术,是武当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2002年9月至10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赣州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对位于赣粤高速公路信丰县小河镇光荣村卢富芫村的一处明代客家民居围Song高遗址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9.
韩佺 《南方文物》2010,(4):88-92,87
《明代江西宗藩墓葬玄宫制度浅论》一文在对明代江西蕃府成员墓葬的形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尝试探讨该地流行的玄宫制度及发生变化的原因,这是很有价值的学术课题,希望学界朋友能就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福建史志》2020,(6):26-30+71-72
元代泉州著名僧人释大圭《梦观集》,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元代僧人别集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四库全书》仅收录其诗五卷,将各体文、杂著删削净尽,以致后人仅知《梦观集》五卷而已。其实,释大圭自《梦观集》成书之后,元明清乃至民国多有锓板、传抄,为人所见重。今考知有元末明初刻本、明崇祯刻本、清《四库全书》本、陆心源抄本、龚显曾抄本、龚显曾活字本、文友堂藏旧抄本、傅增湘抄本,共计八种,而内容上则有二十四卷本、五卷本及不分卷本。本文试对以上各种版本及其流传情况,做一详尽考辨和细致梳理。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集在柳宗元辞世之后由刘禹锡编辑,北宋初穆修首次刊刻之后,版本繁复。本文重点选择柳集各类型刻本多种,考证其刊传及版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19日,抚州市临川区临川大道临桂花苑建筑工地发现古墓。抚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闻讯立即赶赴现场,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清理,共清理2座明代墓葬,分别编号为08·临·M1、M2,其中M1出土2件龙泉窑青釉瓷器和墓志一方。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谢应芳是生活于元明之际的著名文士,其别集《龟巢稿》在当时和后世均引起过极大反响。《龟巢稿》主要有清刻本两种及清抄本七种存世,可分为二十卷、十七卷本这两大版本系统。二十卷系统中,清谢兰生刻本、盛宣怀刻本均祖自明末清初季沧苇抄本;双鉴楼藏清抄本应是季抄本的变异本,与上述刻本在分卷和收录作品数量上略有出入。十七卷系统的清宋宾王家抄本、四库全书本等则皆只以抄本形式流传。不同版本系统不仅分卷差异显著,且篇目多寡亦判然有别。今对现存《龟巢稿》作版本志著录,并考辨内容异同。  相似文献   

14.
李昕 《文物春秋》2021,(1):81-93
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獬豸因具善辨曲直的象征属性被应用于古代执法者冠服之中。元代以前,獬豸造型多见于冠饰,明代始用于补服。通过对目前明墓中所出獬豸补服进行梳理,并结合文献资料,对獬豸补与狮子补、麒麟补形象进行了辨识,认为原考古报告中认定的4例“麒麟补”图案实际具备獬豸的基本特征,应为“獬豸补”。獬豸补服的穿用人群主要是各级执法官员及获得封赠的家属,同时,獬豸补子不仅应用于常服,在忠静服、赐服及礼服中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5.
正陈琏(1370-1454年),字廷器,别号琴轩,广东东莞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举人[1],历任:桂林府儒学教授、国子监助教、许州知州、滁州知州、扬州知府、四川按察使、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使兼国子监祭酒,以南京礼部左侍郎致仕。还数度出任乡试及会试考官。他"徳行淳懿,文词典重",是明代初期典型的文官。一生著述颇丰,其《琴轩集》还是岭南明代初期的重要文集。关于《琴轩集》,杨宝霖先生考称:"《琴轩  相似文献   

16.
李萍  彭舟 《南方文物》2002,(1):96-97
2001年12月28日至2002年1月28日,为期一个月的(江西明代王墓珍宝特展》(以下简称《特展》)在南昌展出取得了尽如人意的圆满成功。笔亲历了整个展览的策划、制作、宣传、运作过程,颇有感触。现将展览成功的原因作一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17.
《毛诗注疏》版本流变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诗注疏》为儒家经典之一,汇集了汉、唐两代学者为解读《毛诗》而作的重要注释。本文对它的版本流变作了全面的考察和清晰的梳理,并指出了后世学者在相关问题上的部分失误。  相似文献   

18.
邹建平  陈建平 《收藏家》2011,(11):27-36
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称,玉文化历经8000年而不衰。绵延8000年而不绝的玉文化,先后经历了几个承前启后、不可替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玉器制作和使用的第一个高峰期。作为当时社会中最高、精、尖技术集合体的玉器,不仅成为"事神致福"  相似文献   

19.
张菊玲 《满族研究》2006,(4):103-116
清末民初旗籍作家穆儒丐,在戏剧评论、小说创作、翻译文学等方面,均有过大量作品,如戏剧评论作品《伶史》、长篇小说《北京》、《福昭创业记》、翻译小说《哀史》(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等,曾在北京、东北地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身处风云变幻时代,思想、生活比较复杂,致使穆儒丐在近现代文坛属于另类作家,长期以来有关论述较少,本文拟从三个不同时期对穆儒丐的创作进行较为初步的评介。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柳集的初传、善敬堂本柳集等若干论题,或考证、或介绍种类型版本的刊传、特点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